APP下载

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探究

2015-04-16姚彩群

散文百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主体文学

姚彩群

广西省百色市民族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探究

姚彩群

广西省百色市民族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交流,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能够影响我们的生活道路。文学欣赏是一种广泛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社会价值的发挥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欣赏来完成,而在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注重学生对作品分析、欣赏、价值判断的能力,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现阶段学校文学教育中学生文学欣赏的现状作以简要分析与探讨,并就文学欣赏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出一些对策。

学生;文学欣赏;主体性

文学欣赏是能动的感受、认识和再创造的活动,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些都是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是人们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发挥自身主动性的体现。每个欣赏者因社会阅历、知识水平等的不同,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会给出不同的理解,因此,注重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恰当把握欣赏作品的艺术形象,才能逐步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一、主体性在文学欣赏中的体现

首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欣赏者因主观条件的不同,审美也不同,甚至同一个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会有变化,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欣赏主体年龄、时代、思想、文化的不同也会导致主体欣赏活动差异性的产生。不同的欣赏主体受特定的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的影响制约,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认识、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最后,欣赏主体个性特征、欣赏趣味的不同,都会使得欣赏者带有一些偏爱的特点,不同的读者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质接受作品的影响。有时,欣赏主体会随心境、环境的变化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文学欣赏教学的现状

1.忽略学生德育美育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由于多种因素,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仍然还较差,很多学校的教育出现一面倒的现象。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美育的培养,剥夺学生的权利,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理解与运用趋于机械化,有悖于语文教学的本源。

2.教学欣赏形式机械化。

当前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的形式还比较表面化,格式化,而不是真正做到去发现文学的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由一系列的模式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到写作特点、中心思想的概括,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显得过于机械、呆板、单一,失去了对语言、内涵的反复品味,阻碍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真正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脱离,语文课堂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语言文学统一化。实际的语文教学将知识灌输为学习目标、内容较为狭隘、将机械的总结代替学生自身的感悟,学生的被动接受,逐渐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现象实则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丧失,教师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不能很好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没有真正的学会学习。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

语文教学中灌输法的教学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却也只是表面化的,实则还是对所教知识的主动吸收,并不是学生的真实内心表达。因此,教师需要端正态度,从根本上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和感受作品的内涵,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具体的,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支持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享受。

2.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氛围民主化。

广泛的兴趣是个性和谐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展开自由的交流,以此发表每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形成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的文学欣赏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师生之间民主互动,思想产生共鸣,学生各抒己见,在相互的讨论下,自身的思考和认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会如何去进行文学欣赏,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欣赏水平。

3.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要学会审视自己的不足,学会完善自身存在的细节问题,注重自身的人格;同时,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懈的追求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与学生一道求知求真;最后,教师要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文学欣赏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从态度上、观念上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引导、带领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见解,并予以支持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

[1]徐玲.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文学欣赏能力[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26):30-32.

[2]廖建忠.语文课堂应引你导学生自主性文学欣赏[J].课外阅读:中下,2012,(3):43-44.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主体文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