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下的和谐生态课堂构建探究
——以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为例

2015-04-15张俊杰李少敏赵继海

关键词:英语专业主体因子

张俊杰,李少敏,赵继海

(1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2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朔州 036002)

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下的和谐生态课堂构建探究
——以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为例

张俊杰1,李少敏1,赵继海2

(1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2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朔州 036002)

教育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对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年级精读课堂这一微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校2年级精读课堂生态现状失衡。最后本文结合失衡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精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精读;课堂模式;生态课堂;有效性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英语教学正朝着“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以及教育环境‘生态化’的方向发展”[1]。受该理念的影响,2013年以来,本课题组把生态主义理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某高校目前英语专业2年级精读课堂的生态现状,来探讨和谐生态课堂的构建,努力实现精读有效教学。

二、课堂生态的内涵

课堂生态属于教育生态的微观层面。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沃勒就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开启了现代教育生态学的先河[2]。1975年多伊尔和庞德对“课堂生态”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课堂生态是指“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组成的网络”。[3]可见,课堂生态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大生态因子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因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子,他们构成了课堂生态的双主体,是人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课堂环境是指课堂生态的物理环境、结构环境和价值环境,他们之间存在多维复杂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和运转协调的课堂生态系统[4]。研究课堂生态,主要是研究这一微观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系统是否平衡。因此,在精读课堂中,我们要全面认识和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大因子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避免教学中的片面性,而且也会使我们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并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使课堂教学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山西某地方综合大学外国语学院2年级精读课堂教学的生态现状,探讨适合校本特色的精读课程教学思路,本研究将回答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该校英语专业2年级师生对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生态现状是怎样的?

(2)如果他们认为精读课堂生态系统失衡,那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守衡,以此来构建和谐生态课堂,促进英语专业精读的有效教学。

2.研究对象。考虑到2年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高中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大学英语教学基本适应,同时又处于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因此研究对象来自该校2012级英语专业2年级共8个班的310名学生及其5位相应的任课教师。有的教师同时承担两个自然班的精读教学任务。5位参与教师教学经验较丰富,教龄7至15年不等。

3.研究方法。本文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课堂生态现状研究更为深入。定量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定性研究主要是课堂观察和对部分师生的半结构式访谈。为保证本项研究的科学性,我们首先在30名学生中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他们对问卷的反馈意见,然后对问卷进行修改,以确保大型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310份,经过整理发现,其中有效问卷307份,在各班班主任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确保问卷是学生真实意思的表达,同时发放并收回教师有效调查问卷5份。访谈问题涉及师生对精读课堂生态现状的看法以及学生所期望的生态课堂,在征得10名学生和5名教师的同意后,本课题组成员对访谈进行了录音,随后将录音转换成文本用于分析。

4.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本课题组关注的精读课堂生态现状与通过对师生问卷、课堂观察及访谈的结果高度一致。师生认为目前本校英语专业2年级精读课堂生态处于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问卷结果显示:65%以上的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物理环境(声音、光线、颜色、温度、墙面装饰和教学设施等)不满意;95%的学生不喜欢目前教室座位的编排方式;87%以上的学生认为班级的总人数较多,而且比例较为失调,平均人数为44人,最少的班级有42人,最多的班级有46人,教师和学生期望中的班级人数为25人左右;78%的学生不喜欢学校将专业四、八级成绩与学位证挂钩。这些调查结果也通过访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例如:

“我们班教室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整个墙面全为白色,有些时候反射现象较为明显,很容易产生疲劳。”

“每节课都是一样的,教师基本都是站在讲台上,与大多数学生均保持较远的物理距离,这样不利于我们的互动交流。”(学生访谈记录)

“我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室密度较大,在增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教师有时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要求和情感要求,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访谈录)

以上结果表明,学生不喜欢在传统的课堂中进行学习,行列式座位的编排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利于教师开展多样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班级规模较大使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发言的机会明显减少。英语四、八级考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较为明显,其内在学习动力需要加强,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师生关系也需要进一步融洽,课堂心理环境也需进一步优化。

第二,课堂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关系失衡。在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中“你在课堂上所处的状态是下列哪种?学生选择“以听教师讲为主”的比例高达79%,可见超过一多半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听老师讲授的状态。从师生的课外交往情况来看,接近85.6%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跟自己课外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接近75.8%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了解不多。有46.8%的学生认为上精读课“既不紧张,也不感到轻松愉快”。

“有些时候我觉得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需求,在课堂只管自己讲课,而且都是讲一些课本内容,很少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在情感和心理的距离上较远。”

“我觉得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缺少足够、必要的交流,而且教师的提问方式也较单一,创新性问题很少提问。”(学生访谈录)

“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基础阶段,我认为讲授确实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如何讲很值得去思考,要把内容安排的详略得当。”(教师访谈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语言知识成为连接师生关系的唯一接口,教师在课堂内照本宣读,不太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师生之间缺少一种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知情脱离,放任型师生关系较为普遍,教学常常会陷入一种无生机的状态,久而久之,关系失衡,势必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手段与整体教学目标的失衡。调查发现,80.5%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不足,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有近75.6%的学生认为“内容深度不够,缺乏启发性”;有74.5%的学生反映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有68.5%的学生认为精读课教师过分强调了英语的工具性。

“教师在讲精读课文时,非常注重句子和篇章结构的理解,很少涉及有关主题的背景文化知识。”(学生访谈录)

“在教学中,我还是很看重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在多数情况下是要用到多媒体课件的,遗憾的是,本人不善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导致不够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我是觉得这种方式和手段比传统教学更具方便、更高效。”(教师访谈录)

以上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没有及时更新以贴近时代的发展,没有很好地把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目标已经转变为过专业四级了,随即课堂教学就变为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偏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很好的把精读课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对创新教学形式有待加强,创造文化信息差的意识比较淡薄。

四、构建和谐生态课堂的相应措施

各种迹象表明,目前该校英语专业2年级精读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失衡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可能会造成课堂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本课题组尝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获得课堂生态教学平衡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课堂系统的生态平衡,提高精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发挥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课堂生态环境。我们知道,课堂生态由许多生态因子(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所以我们要尽力减少各种限制因素的制约,尽可能的发挥其能动作用。

首先,我们可通过减少噪音干扰、美化英语教室等方法尽可能优化物理环境。虽然不能对教室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但学生可以让教室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在教室安装一些较为浅色的窗帘贴,在墙上可以贴一些英语贴画、挂图等,老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适当PPT课件,来调整教室内部感官色调,以体现教学环境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其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扩招学生的现象,尤其是地方院校更加明显,这势必会导致师生比例失衡。目前本校英语专业2年级师生平均比为44∶1,显然超出公认的课堂师生比范围10∶1-20∶1,明显的违背了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可见,大班教学环境已成为首要的限制因子。但作为课堂生态的主体因子学生和主导因子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要主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在大班授课中将按自由固定结对的模式把学生分组,小组内相互帮助,相互竞争,这样可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减少不安、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出的数量与质量,同时教师也可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个小组上,使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避免课堂产生死角,要有意识地把经常出现在后排且参与度较低的学生调到前排,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压力,调动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再次,教师和学生均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摈弃功利化思想,淡化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把教学的重点转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来,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在课堂上要建立良性的竞争合作机制,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共同提高。

2.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课堂主体互动、共生的关系。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双主因子,他们之间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成功的语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良好关系[5]。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还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目前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静坐听讲”或“师授生受”的传统教学模式[6],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多元共生。作为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威,成为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及学生心理的保健者;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面向全班,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等差异,确保每位学生平等参与;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观点等方面的交流”[7],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作为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生态位,成为求知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要“尊敬教师,理解教师”[8],要在教师的诱导下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文化修养和人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把课堂看成是自己“自主、合作、交流和探究的体验场”,“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9]。总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突显了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强调双主体发展的互动循环对课堂活动的构建作用,超越了教与学之间的单向流动,从而达成教与学之间的生态平衡,进一步改进精读课堂教学。

3.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精读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虽然好教材是英语有效教学的基础,但教学内容是动态生成的,它不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大纲,它们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任务设计,增补相关语言素材,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使精读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断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

五、结 论

综上所述,课堂生态对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该校2年级基础英语精读课堂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院2年级精读课堂出现了失衡。表现在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课堂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关系失衡;课堂教学内容、手段与整体教学目标的失衡。为消除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现象,我们应该做到发挥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课堂生态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课堂主体互动、共生的关系;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读课堂的失衡现状,使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守衡”,确保有效提高精读课堂的教学质量。◆

[1]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3~7.

[2]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55~60,79.

[3]黄远征,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M].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Jack.R.Theodore.SR.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赵攀.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41~142.

[6]曾欣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7]张俊杰.大学英语主体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10):67~69.

[8]单岩.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75~176.

[9]张啸.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Harmonious Ecological Classroom 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Taking English Majors Intensive Reading as Example

Zhang Junjie1&Li Shaoming1&Zhao Jihai2
(1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2 Shuozhou Normal College,Shuozhou Shanxi,036002)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cology provides a new way for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 of intensive reading for English majors.The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analyzes the class of intensive read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classroom observation,and teacher and student interview.The results of research have revealed that the imbalance of class ecology of intensive reading is obvious.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imbalance,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aiming at improving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intensive reading.

intensive reading,classmode,ecological class,effectiveness

H319

A

1674-0416(2015)03-0135-04

[责任编辑:王靖宇]

2015-04-20

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编号:XJY2013204)的研究成果。

张俊杰,男,1981年生,山西原平人,讲师,教育硕士;李少敏,女,1979年生,山西大同人,讲师,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主体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