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辽宁医学院为例

2015-04-15王番宁李海军吴涛

关键词:公共事业学分制辽宁

王番宁,李海军,吴涛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辽宁医学院为例

王番宁,李海军,吴涛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学分制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基础广泛的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研究。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要正确处理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公共事业管理;学分制;师资;选修课

学分制是一种在尊重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学生提供选择的自主权利,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1]。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认同了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辽宁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改革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472所高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根据高考招生信息统计,2014年辽宁省共有22所本科院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院校及规模的增加,就业已经成为各个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专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辽宁医学院于2002年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医事法律和医疗保险两个专业方向,截止2014年7月底,共向社会输送了526名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就业率达到98%。医事法律和医疗保险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医学与法学、医学与保险学相交叉专业,专业特色鲜明。随着专业方向的发展与成熟,学年制弊端逐渐显现。为此,辽宁医学院于2012年开始在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坚持“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的原则,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精简学科基础课的数量和专业课的学时、增加选修课,建立校际学分互认机制和本科导师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致力于专业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经过两年实践,总体看来,学分制运行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必要性分析

1.学分制符合社会发展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要求。随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改革深入,社会对医事法律、医疗保险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医疗保险、医事法律专业方向人才规格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良好协调管理与人际沟通能力,即“广博专业基础知识+特色专业能力”。跨学科领域知识体系构建和特色管理能力培育更需要学生能动性培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高要求。学分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性,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具有弹性与灵活性,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更符合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2.学分制符合因材施教的人才成长规律。“张扬个性”是90后大学生性格特征,而学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个性化心理和其特长发展的需要,无法充分调动90后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90后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与以往不同,网络教学资源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生学习途径与方式发生相应转变,这也要求现代高等教学模式必须给予积极回应。学分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程,从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满足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广泛,但是缺乏明确就业集群,学生就业明显缺乏竞争力。辽宁医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特色卫生管理人才,同时培养方式也进行学分制调整,得到社会认可。实践证明,学分制实施尊重学生学习自由,强调学生自我设计与选择,弘扬个性,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学分制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在学年制模式下,学生与教师都处于“被动”状态之中。一方面,学生对课程知识选择缺乏主动权,学生获取课程知识主要取决于学校(教师)“供给”,导致学生对部分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出现逃课和旷课现象。另一方面,学年制教学计划由学校统一规定,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开设课程,教师只能被动接受教学任务,课程内容设计缺少灵活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无法调动教师授课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辽宁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实践而言,在学年制模式下,基础医学课时较多,学生对一些医学课程缺乏兴趣,考试课程门数较多,而且学生考研及考公务员与教学计划冲突,便出现“低年级挂科多,高年级逃课多”现象。而学分制采用“模块式”的教学计划,规范化教学体系,构建相对自由的选课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自己在校时间自主选课、选任课教师,这是对学生个性和自由的尊重。同时学分制下实行选课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学分制影响因素

1.师资不足问题。学分制改革难点在于师资力量。作为一所医学院校,辽宁医学院医学师资力量雄厚,而管理学、法学、保险学等文科类师资储备有限。尽管拥有医疗保险、医事法律、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但是教师总体数量不多,可开设选修课程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完全自由选课,也影响了学生选修学分的自由。

2.“选而不修”现象突出。选修课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实现了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与未来就业相结合。然而,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兴趣广泛,但普遍缺乏稳定性,缺少学业规划和学习目标,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习惯于被动接受课程“安排”。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僵化,并且缺乏自律性,直接表现为选修课程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学习成绩偏低。学生对待选修课态度直接影响任课教师积极性,多数选修课教师认为自己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教学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较差,选修课陷入“学生多轻视,老师不重视”的恶性循环圈,“选而不修”现象严重。

3.教学管理问题。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教学改革工程,其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教学管理配套措施。如,课程资源开发与考核方式、学分互认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本科导师制等相应配套措施。在学分制运行将近三年过程中,辽宁医学院制定了学分制管理规定、本科导师管理制度等具体管理制度,保障学分制改革稳步推进,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如学生自我学分管理问题,很多学生并不知晓学生计算方式,不能合理安排学习进程。

四、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学分制的建议

学分制虽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是并不存在“彻底的学分制”和统一的学分制模式[3]。作为医学院校,在单一封闭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下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改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1.建设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学分制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按照“充实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建设思路,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引进急缺专业人才,同时充分挖掘有限师资力量,鼓励现有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现有师资整体水平。其次,必须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学科与专业结构的平衡,推动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机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化。最后,重视实践教学师资培养。鉴于医事法律、医疗保险学科应用性较强,聘任一些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兼职教师,如健康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医疗纠纷专职律师等。

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鼓励专业教师开设课程。推行“巴士式”课程开设方式,同一课程分设在不同学期甚至不同周次,在增加开设课程的同时有利于学生选课的时间安排。其次,建立校际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课程共享机制。与不同学校之间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将一些本校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允许学生进行选修学习,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扩展学生兴趣。再次,精简学科基础课的数量和公共课学时,增设学科交叉类课程。最后,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开发实践教学课,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一是开展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学分互认制度是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学分互认制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互补,在弥补校内师资力量不足,扩展学生兴趣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学校要建立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把跨校、跨专业选课纳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跨校、院系选课,既解决课程不足困境,又丰富学生的选课资源。二是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学校要建立课程质量监控机制,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质量监控。完善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听课制度;落实教学效果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建立课程激励机制,建立新课程启动基金;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对教师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环节进行督查。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保障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性质课程教学有序进行,提高开设课程的教学效果。三是健全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在推进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健全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保障“教”与“学”、“教”与“管”的信息的通畅。一方面,采用合理、科学的信息采集方式和途径,如设立电子信箱、邮件、电话、BBS、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全面收集教学过程信息、教学效果信息、教学动态信息和教学改革信息;另一方面,建立有效信息反馈机制。学校及时对教学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形成教学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促使落实整改。四是完善本科导师制。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学校应为学生配置导师,导师要选择专业对口、有丰富教学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符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且在学习方法、未来规划以及生活方面给予学生帮助[4]。◆

[1]伊天光.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动力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11~14.

[2]教育部高教司编.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索明健.试分析高等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42~143.

[4]郑晋.试论学分制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2~124.

The Neces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redit System in Public Utility Management——Take Liaoning Medical College for Instance

Wang Fanning&Li Haijun&Wu Tao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121002)

Credit system can reflect student-centered philosophy.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is an emerging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which is disconnecting with social needs in talents cultivation.With an opportunity to the reform of credit system,this paper explored the neces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redit system reform in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we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public utilitiesmanagement,credit system,teachers,optional course

G647

A

1674-0416(2015)03-0085-03

[责任编辑:刘 芳]

2015-06-11

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基于学分制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ZD201204)和2012年度辽宁医学院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成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学分制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

王番宁,女,1978年生,陕西富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李海军,男,1978年生,辽宁建昌人,讲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学分制辽宁
辽宁之光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