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分析

2015-04-1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意愿农户

刘 宁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几年中国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增幅实现城镇化的扩张,每年近1 300万农村人口变成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意愿,也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较多。新型农村社区作为解决农村地区发展困境,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地推行,一些地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靠自身的行政权力强力推进,而不考虑农户的意愿,造成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本研究选取新型农村社区推进较好的5个省份,通过分析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高强[1]把新型农村社区定义为:在目前的农村地域中,以农民为主体的人们构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关联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张忠法[2]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介于城镇社区与传统农村村庄之间,集居住、生产、生活、休闲、购物、物业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新的空间行政单元。王霄[3]认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组成单位应该是自然村或者是行政村,其管辖区域可能会和现有的基层村委会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管辖区域可能会与现有的乡镇管辖区域重合;他特别指出: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应当关注作为基本组成单位的村民小组的诉求。

1.2 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如何建设

刘君[4]认为中国目前所要进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和传统农村具有明显区别的:新型农村社区有自己的社区文化、具有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以及有自己的社区基层组织。周元武等[5]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认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事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项需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长期工程。

1.3 研究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徐珊[6]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与行为,认为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行为应该从传统压力型体制下的“管治”行为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服务”行为转变,以重构乡村治理结构、促进社区发展;李小伟[7]认为必须变政府主导为引导,重新定位农村社区的功能,确定社区建设的内容,把握社区建设的内涵,走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卢璐等[8]分析了当前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方式与存在问题,认为应该变“政府主导”为“参与发展”来推进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农民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综上所述,目前大多数学者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研究多局限于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较少,仅有张颖举[9]从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意愿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研究从定量的角度对农户参与新农村社区的意愿进行分析,以中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较好的省份为例,通过建立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Logistic模型,分析中国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这对中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数据来源及研究假说

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对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5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比较好的省份的农户调研(2014-01-17—2014-02-23)。调研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调查对象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是否外出务工、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人均收入、是否有新建住房的需要);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态度(是否了解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在意新型农村社区地理位置、对政府行为的满意度)。为了研究这些因素对已经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户和持观望态度的农户的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愿影响程度,把样本分为已经入住的农户和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对2类对象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把总样本分为2部分进行回归,已入住农户的调查样本称为样本1,持观望态度农户的样本称为样本2。

2.2 研究假说

本研究将影响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外出务工、人均收入、是否有新建住房的需求、是否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地理位置、农户对政府行为满意程度等指标。将上述影响因素分为3种特征:

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是否外出、受教育程度。就性别来说,一般情况下,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男性假设其预期影响为正;而对于年龄来说,年轻人比年纪大的人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年轻人假设其预期影响为正;外出的人对重建自己住房顾虑较少,外出的人假设其预期影响为正。对于已经入住和持观望态度的农户来说这些因素对2者的预期影响基本一致。

调查对象的家庭特征:人均收入、建新房需要、已入住农户。人均收入关系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户的经济负担能力,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农户是否有盖新房的需要关系到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可能会影响到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农户人均收入对已经入住的农户和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影响基本一致,但是农户是否有盖新房的需求对2者的影响则并不完全一致,假设是否有盖新房需要这一因素对已经入住的农户影响较小,而对观望中的农户影响较大。

调查对象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关注程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了解、对政府行为是否满意、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了解以及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关系到农户是否愿意接受并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此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预期影响为正,这一因素对已经入住的农户影响较小,而对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影响则大。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关系到农户今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农户是否在意社区的地理位置会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预期产生负影响,同样这一影响因素对已经入驻的农户影响较小,而对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影响较大。

3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3.1 变量定义

将农户是否愿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被解释变量,Y=1为愿意,Y=0为不愿意;将影响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其他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具体定义如下:

表1 变量定义及预期作用方向Table 1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expected direction

3.2 数据描述性分析

在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为84.5%,女性比例为15.5%,男性比例高于女性;45% 的调查对象外出务工,比例低于不外出务工的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居中,其中12.5%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调研时间为寒假期间,一部分调查对象为放寒假在家的大学生;人均收入5 000元以下所占比例最大为59.5%;有27.5% 调查对象依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了解,说明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宣传工作依然存在漏洞;在对地理位置是否在意方面,有85.2% 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在意,说明了大部分农户在意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有新建住房需要和没有新建住房需要的农户各占一半;在对政府行为是否满意方面,有37.2% 的人对政府行为不满意,说明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调查对象中,已经入住的农户只占调查对象的不到2/5,这说明今后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3 模型建立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结果只有2种,即愿意和不愿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在此处不适用,故采用二元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为:

式中:P为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率;Xi为影响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种因素;μ为随机扰动项。

4 结果分析及建议

4.1 结果分析

在调查对象个体特征的几个影响因素中,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值为负数,说明这2个变量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呈负的影响。这与假设的预期影响不符,原因可能为;首先,由于传统农村中男性在家庭承担比女性更大的责任,因此他们对于重新建设自己住房问题考虑的更多,在各方面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会比女性有更多的顾虑,会持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而接受教育越多,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在考虑问题时则更注重理性分析,会权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利弊,因此这2个影响因素会对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负的影响;年龄和是否外出务工这2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值为正数,说明这2个变量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为正,年龄这一影响因素与预期影响不符,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大的农民更容易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因此加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意愿就比较强;而外出务工的人由于在家时间相对少,对于重建自己的住房顾虑比较少,再加上外出务工的人一般要比在家务农的人有更多的积蓄,因此更容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是这些因素回归结果的Z值基于10%的显著水平小于1.9,因此其对于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都不显著,这一结果在样本1和样本2回归结果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这些因素对已经入住和观望中的农户的影响基本一致。

在调查对象的家庭特征中,人均收入和是否有新建住房需求这2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值为正,因此均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正影响,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不论采取那种模式,农户总要负担一部分费用,因此人均收入越高的农户其经济实力越能支撑其需求,而对于农户是否有新建住房需求来说,这种需求越强烈农户也越愿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是从结果来看,前者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没有后者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愿影响显著(在10%的显著水平下X5的Z值小于X8的Z值)。同时,从样本1回归结果和样本2回归结果来看,农户人均收入对于2类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是否有盖新房需要这一因素对2类农户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对观望中的农户的影响要大于对已经入住的农户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观望中的农户可能存在更大的改善住房需求,而已入住的农户改善住房的意愿则较小。

表2 回归结果(样本1)Table 2 Results of regression(Sample 1)

表3 回归结果(样本2)Table 3 Results of regression(Sample 2)

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关注程度的3个影响因素中,3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值均为正数,因此其对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均呈正影响,其中农户对新型社区了解程度越深,其参与的意愿也就越强烈,但是这一因素的的Z值小于1.9,其影响并不显著。社区地理位置和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的Z值大于1.9,这2个变量影响结果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的地理位置关系到农户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与农户利益息息相关,其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呈正影响;而农户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政府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与者和组织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建设的成败,农户对政府行为越满意其参与建设的意愿也就越强烈。对比2类不同的农户可以发现,农户是否了解新型社区、农户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均对已经入住的农户参与社区建设的意愿影响较小,而对观望中的农户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已经入住的农户选择余地已经较小,而观望中的农户还可以选择是否参与新社区建设。

4.2 建议

(1)对于已经入住的农户,要搞好后续的各种配套服务。一方面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例如: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机构的建设;另一方面社区附近的二、三产业要随之发展,有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已经入住的农户能够就近就业,安心、稳定地入住。

(2)对于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政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宣传力度,深入每家每户向农户解释清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利弊。新社区能够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提供一定的就业,得到更好的教育,耕地仍然保留等,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农户参与农村新社区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建设关系到农户以后的生产生活便利程度,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做出长远的科学规划,把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纳入到整个地区的城镇化规划中。尤其要考虑新社区附近产业的发展,将当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农村新型社区有机结合,探索出既能提供一定就业岗位,又能方便农户生活的新型农村社区。否则新型农村社区又成新型的“空心房”,农民在当地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还是不得不到外地打工,这样农村新型社区的就业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很难再吸引农民参与新社区的建设。

(4)合理界定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行为。农户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对其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政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合理界定自己行为,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坚决杜绝在政府的推动下农民“被上楼”的现象,做到“条件成熟一批,发展建设一批”,不能搞运动式的大拆大建,从而造成农民居无定所的现象。建设农村新社区既要考虑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又要兼顾农户的切身利益,尊重农民的意愿,给予农民更多的实惠,从而真正调动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1] 高 强.新农村公共服务新型社区平台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的建构模式分析[J].天府新论,2006(2):96-100.

[2] 张忠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兴未艾[N].中国信息报,2007-07-23.

[3] 王 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 刘 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 周元武,廖长林,熊 桉,等.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事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鄂州、襄阳、黄冈、仙桃四市调研报告[J].湖北社会科学,2013(7):56-61.

[6] 徐 珊.从实验到全覆盖: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7] 李小伟.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9):60-63.

[8] 卢 璐,许远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与方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2(3):60-64.

[9] 张颖举.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意愿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2):38-43.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意愿农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