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研究

2015-04-13张悦

商场现代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

张悦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经济呈现出资本化扩张趋势。而伴随着经济资本化而来的资本化效应,对经济赶超和技术选择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国内出现了资产经济增长过快、产能过剩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而使得正处于赶超型经济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经济资本化情况下的投资与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资本形成、增长模式和技术进步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对我国资本化扩张效应与技术进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资本化扩张;赶超型经济;技术进步

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呈现出了赶超型的经济增长趋势,从而使中国经济水平引起了世界强国的关注。但是,在经济持续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我国的资源经济呈现出了快速资本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了失衡的现象,从而使得国内的经济呈现出了虚拟化的问题。所以,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做好经济资本化情况下的投资与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分析好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进行经济资本化偏移问题的控制,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经济资本化情况下的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积累。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技术的进步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国内的很多投资者对资本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投资意识很强,而技术的进步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力。所以,在经济资本化的情况下,投资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相互的促进作用。从微观经济的角度上来看,企业进行投资和技术选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的回报。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上来看,技术进步则会受到实物资产扩张带来的影响,进而使技术进步呈现出一定的资本性。就目前来看,实物资本扩张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进而使技术进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1.实物资本投资问题

在实物投资方面,经营资金主要两个方面构成,既生产性资金和实物资本化资金。其中,生产性资金指的是设备生产超额时的边际收益,实物资本化资金指的则是实物资本化扩张过程中的产权交易所产生的收益。所以,由于企业的设备等资产的产能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对实物资本进行预测、定价。因此,实物资本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2.技术创新资本投资问题

与实物资本相同,技术创新资金也包括了两部分内容,既技术资本化资金和技术垄断资金。其中,技术资本化資金来自于技术在转让的过程中或是在交易市场的价格得到提升的过程。但是,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并没有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来进行技术交易市场的监督。同时,国内也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从而无法为技术交易提供平台。所以,技术的资产化在我国是很难实现。而技术垄断资金就是技术创新导致的产出超过成本的价值。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进行技术创新的投资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创新的技术价值又无法被确定,所以技术创新资金的投资情况并不理想。

3.企业资本投资问题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的投资选择不同。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的资本是有限的,所以企业会做好投资问题的全面分析,进而进行投资的选择。就国内的情况来看,企业会利用相对应的资金公式和套利条件为依据,从而根据这两项指标进行投资的“资金”的价值的计算,从而进行投资的选择。比如,在技术资金明显大于实物资金的情况下,企业就会将资本投资在加大研发力度上,从而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相反的,如果企业计算出的结果是实物经营资金大于技术资金,企业就进行设备和仪器的购买,从而使企业的资本得到累积和增加。而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情况下,其技术也会发生相应的进步。

就目前来看,由于国内的经济环境是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化,所以实物资产溢价和重估的现象得以呈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会理性的进行实物投资的选择而并非是技术创新。而在这种选择下,我国的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虽然会得到改善,进而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但是却会对知识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行进行抑制。

二、我国的资本形成、增长模式和技术进步的性质研究

不同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条件会使国家的经济体呈现出不一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在快资本化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征有技术资本体现和资本积累驱动两种表现形式。

1.我国资本的形成性质研究

就拿企业来说,资本存量是企业在一定的时间点上的固定资产总量。所以,由于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固定资产总量不同,其资本存量也不相同。而国家的资本与企业资本的含义相同,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国家经济体的资本化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在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阶段,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就是资本存量的增加。所以,资本存量的增加则主要通过资本存量的差值来表现,既本时期的资本存量和上一期的资本存量的差值。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呈现出了资本化的发展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979年-2013年这33年里,我国的资本存量增速一直在持续升高,并呈现出了一定的经济增长规律。平均每11年,我国的固定资产存量就会呈现出前半段增速较低而后半段增速较高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向着资本化的方向发展。

2.我国经济增长的性质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的不仅有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国内的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而从他们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了19.7%,而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则为70.4%和9.9%。所以,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性质是以资本积累性增长和全要素性增长为经济增长模式的。而从产出弹性的角度来看,资本积累的弹性产出平均值为0.57,劳动产出的弹性平均值为0.42。所以,从这个角度也能够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是资本的积累。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也将由资本积累所占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总是由一种因素所主导的。具体来说,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资本积累的贡献可能要小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如在改革开放的每11年的区间里,前半段时间就是有全要素生产率来主导我国经济的增长,所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而在后半段,则由资本积累来主导我国经济的增长,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我国技术进步的性质研究

从本质上来看,技术进步的原因是设备和工艺的改进。而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方面来看,全面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就体现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同时,相较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率并不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33年期间,技术进步的增长率为3.0%,而技术效率的增长率只有0.9%。所以,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三、我国资本化扩张效应与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了资本化的扩张趋势。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我国的实物资本存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国的劳动力同样也有所增长。但是,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增长速度上来看,国内经济的增长率是与实物资本增长率保持一致的。而通过了经济的资本化发展,建筑、设备、土地等资本则被重新估值,从而成为了国内的私有资本。

1.资本化扩张效应引致的技术过程

在改革开放之初,80年代的农业发展和乡镇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开始向资本化转化。而经过了土地的重新分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进一的提升,所以,在这一阶段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90年代,我国开始致力于发展工业经济,从而利用兼并和重组等手段对企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了评估,进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资本化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以在实物资产的推动下,我国开始向经济资本化扩张的方向发展。进入了21世纪,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推动下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土地溢价和价值的重估,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自从加入國际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又发生了升值,从而导致了我国经济资本化的扩张。所以,从我国经济资本化的扩张顺序来看,从机械设备、建筑物到土地资源等固有资产的转化顺序与从企业家才能、商标资产到技术资产等不固定资产的转化顺序,成为了我国经济资本化的转化顺序。

2.资本化扩张的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

在我国经济资本化扩张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国内的经济呈现出了复兴的趋势。然而,经济的过度资本化,也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抑制效应。所以,想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使我国经济的资本化发展更加合理和有序,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的资本化扩张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一些低效、无效资本的形成,进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的虚拟化。一方面,我国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我国出现了资源匮乏的现象,还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国内的很多企业利用“上市”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却导致了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进而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再者,我国的房产及土地都出现了过于资本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社会问题得以突显,而相关产业的价格浮动过大,也对国内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想要使国内的经济资本化扩展更加持久,就要对经济资本化进行纠偏,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经济资本化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虚拟化的问题是值得我国政府关心的问题。所以,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政府要进行职能的转变,利用政策来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引导,减少对经济增长情况的干扰。同时,政府还要通过减少行政性垄断、制定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使国内的各个行业的发展保持稳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得到发挥和促进知识、技术的资本化发展,从而使国内社会进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飞.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借鉴[J].经济师,2012,02(01):10-11.

[2]周天一.技术进步路径与我国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

[3]柏铮妮.分析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01):18.

[4]贺卫,陈琦.赶超型政府行为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J].湖南财经经济学院学报,2012,04(28):20-29.

[5]郑永杰.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6]刘文革,周文召,仲深等.金融发展中的政府干预、资本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质量[J].经济学家,2014,03(01):64-73.

[7]樊少华.经济资本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传导路径[J].商业时代,2012,30(01):5-8.

[8]张磊.日本技术进步的国际渠道研究[D].辽宁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研究
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协同演进及金融中介效率
近十年来“李约瑟之谜”研究综述
钢领钢丝圈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胶辊胶圈的技术进步与使用管理中相关技术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