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2015-04-13廖色青谭远霞罗慧燕李雪华

海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上肢肢体穴位

彭 英,廖色青,谭远霞,罗慧燕,李雪华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020)

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彭 英,廖色青,谭远霞,罗慧燕,李雪华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020)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对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脑卒中;肢体功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

脑卒中为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约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为探讨穴位贴敷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笔者对近年来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6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年龄43~71岁,平均(59.1±10.7)岁;病程20~87 d,平均(40.9±6.8)d;脑出血43例,脑梗死63例;高血压72例,糖尿病38例,冠心病2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入院后给予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和单纯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或挛缩,还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一般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做患侧;从肢体近端到肢体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急性期每天做2次,以后每天做1次,每次做3遍。在患者意识清楚后尽早开始自助被动运动。(2)上肢自助被动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利用健侧上肢进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多与被动活动交替进行,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双上肢伸展有利于降低患侧上肢痉挛。(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衣、穿鞋、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1~2次/d,30~40 min/次。每次训练的程度视病情而定。护理时要热心、耐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使其不良情绪消除或缓解,以使患者的就诊环境尽可能的愉快、舒适,就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具体特点向患者详细讲解护理的方法,明确护理目的,使患者明确与医护积极主动的配合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1)穴位贴敷用药:肉桂、附子、血竭、干姜、三七、丹参、川芎、当归等中药组成,以上中药各50 g,搅匀后打成粉末状,再用姜汁搅拌成膏状并搓成大小适中的药丸备用。(2)选取穴位:上肢穴位: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臑俞、臂臑等穴;下肢穴位:环跳、风市、浮兔、血海、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3)贴敷方法:将药丸放在所选穴位上,再用胶布外固定,2~4 h揭下,每天贴一次,孕妇及皮肤破溃处忌用。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3]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总分越高则表明ADL越高;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评分[4]评价,其中上肢最高分为66分,下肢为34分,上下肢运动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比较,aP<0.05。

t值P值0.398 0.692 3.294 0.001 0.647 0.519 2.976 0.004

3 讨论

脑血管病在中国各种死亡原因中位于首位,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在所有脑血管病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有2/3的比例[5]。本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多为气血失调痰瘀作祟,气血运行不畅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血不行,瘀血凝滞脉络不通[6]。至今,该病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7]。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约有3/4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8]。

对照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针对脑卒中患者感到病情严重时会有无用感及悲观失望的生活态度,在护理中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室内张贴疾病相关知识内容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接受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均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使心理护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10]。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11]。穴位贴敷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之法。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本穴位贴敷所选穴位:曲池、手三里、外关、臑俞、臂臑、环跳、血海、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气血内虚,肢体功能不利,生活能力下降等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疏风化湿、镇静止痛和扶正祛邪之功效。本穴位贴敷药物主要由肉桂、附子、血羯、干姜、三七、丹参、川芎、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促进血运之功效,有利于恢复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改善肌力,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疗法简单易行,使用安全,且无毒副作用,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雅琴.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78.

[2]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

[3]刘广艳,石志敏.穴位按摩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4,32(3):162-164.

[4]马 兰,郝春艳.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4):27-28.

[5]杨丽华,娄凤兰,管理英,等.脑卒中后遗症病人2种养老方式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8,24(10):988-991.

[6]傅莉萍,项琼瑶,沈小珩.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8):9-11.

[7]张 玲.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4,9(2):247-249.

[8]高建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3):163-165.

[9]朱晓嬿,钱 艳,张真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4,2:18-20.

[10]张修玲.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2):257-258.

[11]朱晓龙.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2):1-2.

[12]张艳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日前应用现状[J].甘肃中医, 2007,20(2):1-3.

R743.3

B

1003—6350(2015)03—046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3.0171

2014-06-12)

彭 英。E-mail:7089241@qq.com

猜你喜欢

上肢肢体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肢体语言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