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导式教学法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

2015-04-13翟爱霞李玉军张庆猛考文萍钟照华张凤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导式微生物学医学

翟爱霞,李玉军,张庆猛,吴 静,考文萍,钟照华,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教学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

翟爱霞,李玉军,张庆猛,吴 静,考文萍,钟照华,张凤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中医学微生物学的授课效果,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学生对学导式教学法的满意率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法,考试成绩也高于传统教学法。提示学导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学导式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诊断及防治方法等,因此加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至关重要[1]。然而,这门课程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内容琐碎,系统性不强,微生物不同种属之间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等方面又有相似之处,所以难以记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2]。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使医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众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学导式教学法是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法[3]。本校微生物学教研室已在七年制教学中开展学导式教学法多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普通本科教育学生人数众多、课时相对较少,如何较好的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学导式教学需要进一步实践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一)授课对象。

为2011级普通本科医学教育学生,所有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其中7个班35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7个班350名学生采用学导式教学法。

(二)教学方法。

1.课前编写导学提纲利用微生物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编写导学病例,如:以现在流行的手足口病为例,引出肠道病毒;展示“蛇盘疮”图片,提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的腹泻症状,介绍肠道细菌感染。将导学病例放在每个章节的开篇,利用学生们对实际病例兴趣高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课中教师引导性讲授教师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介绍给学生,然后结合导学病例提出问题,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流感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出现和候鸟的迁徙有什么关系呢?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3.课中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左右。学生对导学提纲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如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进行辩论。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上台讲课,使原本枯燥沉闷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口才表达能力。

4.教师引导总结教师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难点内容详细讲述,同时介绍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再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或较难的问题留在课后作为思考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教研室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搜集、阅读、归纳及整理补充知识,下一堂课进一步解答讨论。

二、教学效果

(一)学生意见反馈。

随机抽取2011级医学本科教育的135名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随机抽取2011级医学本科教育的135名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1%。统计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通过学导式教学法授课后,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与收获明显增加;认为教材难度较传统教学法学习后下降;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解度增加(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及评价(%)

对127名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学生调查问卷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导式教学效果评价分析,45.7%的学生认为学导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37.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11.8%的学生认为教师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3.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1.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微生物学教师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分析,51.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具有灵活新颖的教法,32.3%的学生认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15.8%的学生认为应具有渊博知识;学生喜欢的课堂类型分析(多选),94.4%的学生希望教师融入案例精讲、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内容中,40.2%的学生希望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15%的学生希望布置有关自学内容的作业,14.2%的学生希望让学生试讲一小段课程内容,11.8%的学生希望教学生用论文方式来探讨解决问题。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学导式教学法的满意率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以其特有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们一致认为该学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成绩比较。

我们在2011级医学本科教育学生中,346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的学生与343名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学生,将其理论课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学导式教学法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成绩呈增高趋势(t检验,P<0.05)。据此,我们认为学导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去,对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表2 传统教学法与学导式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

三、讨 论

通过此次在医学本科教育学生中开展学导式教学法,从学生调查问卷、学生成绩比较及师生座谈会反馈的信息上看,绝大多数师生均认为学导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十分必要。案例的加入、问题的提出以及课堂中的讨论、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高效率地、快乐地学习原本枯燥的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使学生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和思路,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学导式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医学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时刻关注学科领域前沿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在教学方法上充分、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2006年教研室获得的国家精品课程,辐射到全国范围,成为本学科的领先科室。我们还将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素材引入我科室建立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站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上,应用于学生的教学、自学与测试等,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教研室还组建实验中心,建立创新基地,将本科生加入科研工作,实现了研究型教学和创新型教学。教研室曾两次获国家教育部优秀实验室奖,四次获省优秀实验室奖。

综上所述,学导式教学法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改变了病原微生物记忆起来的枯燥和繁琐,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在病例的编写上不断改进,加入更多的教学手段,让学导式教学法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

[1]冯东举,王迎伟,刘英霞,等.PBL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9-10,44.

[2]李玉军,翟爱霞,张庆猛,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4):272-273.

[3]赵 卫,曹 虹,何小艳.病例导入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62-63.

G642.4

A

1002-1701(2015)05-0094-02

2014-07

翟爱霞,女,博士,副教授,从事学导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10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GBD121104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HGJXHC110738)。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50

猜你喜欢

学导式微生物学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医学的进步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
微生物学名词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