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卷分析与评价

2015-04-13石塔拉衣卫杰韩文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区分度效度信度

石塔拉,宓 伟,衣卫杰,练 武,韩文婷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卷分析与评价

石塔拉,宓 伟,衣卫杰,练 武,韩文婷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评价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授课质量,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分析了59份试卷。考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卷整体难度、区分度、信度分别是0.64、0.22、0.68。试卷涵盖知识点较全面、可靠性强、整体偏难。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教师应认真备课,需要适当调整试卷结构和难度,在理论教学中也可结合PBL、TBL教学方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卷分析;评价

考试是测评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1]。它是由命题设计、测试、评卷和试卷分析等几个部分构成。其中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考试分析的组成部分,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反馈信息。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程度,文章对统计学专业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试卷做了分析与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本校2010级统计学专业共59份试卷为研究资料。课程选用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材,理论课用多媒体讲授法。实验课选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讲授结合分组讨论(TBL)和问题为基础(PBL)方法。理论和实验课学时分别占30和12学时。

(二)试卷组成。

试卷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规范化标准涵盖所学章节内容,并以学时数分配题量。试卷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填空题,考核对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主观题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考核知识的应用及综合分析能力。试题由授课教师按学习要求从试题库选取,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时间2h,满分100分。实验成绩由实验操作和四次实验报告成绩以2:8的比例组成。

(三)评分方法。

根据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机阅,填空题和主观题为了减少阅卷时的主观性差异,同一授课老师批阅。

(四)评价指标。

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成绩分布特征、试题难度、覆盖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分析[2]。

1.成绩分布特征。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成绩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差,并编制频数表和分布图,对成绩分布特征进行正态性检验。

2.难度(P)值。P值是考生对试题做出正确回答的百分率。利用Excel 2007来计算P值,计算方法如下,主观题P=某题得分平均值/该题满分,客观题P=某题答对人数/参试人数。

3.覆盖度。试卷覆盖度以题型间相关矩阵表示,相关矩阵用SPSS 17.0软件分析。覆盖面越广题型间交叉相关性越小,反之则越大。

4.区分度(D)值。D值是衡量考生水平、能力差异的重要指标。考生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成绩高的前27名考生为高分组,成绩低的后27名为低分组。D=(高分组学生在该题目上的平均分值-低分组学生在该题目上的平均值)/该题总分。

5.信度(R)。R值是衡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多以内部一致性来表示测试信度的高低,信度值越高表示测试结果越稳定可靠[2]。该试卷含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原因,考试信度用Cronbach’s(α)系数来表示。

6.效度。效度是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考试效度的高低反映考试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或达到预定目标。文章用效标关联效度法,以实验成绩为效标,求期末与实验成绩相关效度。

二、结 果

(一)考试成绩分析。

试卷满分为100分,全班59人平均成绩66分,最高91分,最低38分,全距49分,标准差12.90分。考试成绩峰值分布在60-70分之间,偏度系数-0.170,峰度系数-0.151,考生成绩近似正态分布。五大题型中单选和简答题得分率较低,名词解释、填空和论述题得分率较好(见表1)。实验成绩峰值分布在90-95分之间,平均成绩88.54分,最高97分,最低70分,全距27分,标准差为6.58分,成绩呈负偏态分布。

(二)试卷质量指标。

表1 试卷题型的质量分析

1.难易度分析。一般P<0.6为难题,0.6≤P<0.7较难,0.7≤P<0.8中等,0.8≤P<0.9较易,0.9≤P为易题来判断[3]。此套试卷整体P值0.64,填空题难度中等,其余题型都在较难范围。百分率分析表明填空题中难题、易题分别占21.4%、30.3%,易题和较易题比例之和大于难题和较难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中难题和较难题比例和都大于易题和较易题。中等题在单选题中比例较高,其余题型中比例都很小(见表2)。

表2 试卷题型难度百分率

2.覆盖度。通常相关系数小于0.2覆盖面广,试卷中单选题和简答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之间相关系数小于0.2,表明这三种题型知识点关联很少,其余题型间相关系数都高于0.2。总的来说试卷覆盖度好(见表3)。

表3 试卷试题覆盖度

3.区分度。通常D值在-1至+1之间,D≥0.4区分性很好,0.2<D<0.4较好,D≤0.2很差,D值为负数时试题或答案有问题。该试卷整体D值0.22,除了选择题D值小于0.2之外其余的D值在较好范围,说明试卷区分度尚可,较好的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见表4)。

4.信度。根据分析结果考试总体信度系数α=0.622,论述题相关系数较低0.146,该题应该删除或修改,选择题和简答题信度系数分别是0.441和0.423低于5.0,需要相应的修改。填空题(0.768)和名词解释(0.673)信度系数都在自编考试Cronbach’s(α)系数范围0.6-0.8内,说明这两题型信度较好。

5.效度。把考生实验成绩作为效标的结果,总分和实验成绩相关效度系数-0.115,说明本次考试和实验成绩相关性较差,不能够反映考生真实成绩。

表4 试题区分度

三、讨 论

(一)成绩分布。

成绩分布特征主要受到学生群体的大小、整体素质、学习认真度以及教师积极施教、评定成绩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一份理想的试题,优秀占3%,良好占24%,中等占46%,不及格占3%[4]。此次考试成绩集中在及格(39%)与中等线(20%),不及格(29%)人数较多,良好(14%)与优秀(5%)人数少,整体成绩偏低,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试卷中选择题与简答题得分较低,表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应用与总结掌握欠佳。相反实验成绩良好和优秀人数较多,说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和讨论试教学法,因此理论课中也适当结合PBL、TBL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试卷质量与评价。

难度、覆盖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通常用作试题质量评价指标。试题难易度反映学生完成试题程度的数量指标,区分度能鉴别不同水平考生学习效果。难易度和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决定学生考试成绩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5]。一般试卷中难易题比例为难题和易题各占5%-10%,较难题与较易题各占20%-30%,中等题占25%-40%较合理[3]。此次试卷中难题和较难题所占比例较大,易题、较易题和中等体比例较少。另外,通常试卷整体难度系数0.7-0.8之间,此次考试整体难度是0.64,也充分表明命题整体较难。这可能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或跟专业学生相比出题有关,因此适当的调整客观题和主观题比例与难度,增加中等题量会更好的反应学生实际水平。按照考试测量原则区分度在0.3-0.4之间为标准,该试卷整体区分度(0.22)尚可,需要对选择题和论述等区分度差的题型修改来提高命题水平。信度和效度表明试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试信度(0.622)在标准范围,符合信度要求。但以实验成绩为效标的总分效度值(-0.115)较小,表明考试内容不能准确地测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真实度,可以解释为负偏态分布的实验成绩影响了效度。负偏态分布的实验成绩也证明,结合PBL、TBL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考试成绩。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偏差是可能命题的不合理或单一教学方法不够引发学习积极性等原因引起。因此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结合PBL和TBL教学法可能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力,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三)教学质量评价。

1.授课效果评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要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试卷内容和教学大纲吻合度较低,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够,在实际临床病例的治疗诊断的应用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认真备课、合理分配实验和理论学时,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多采用比喻、举例、提问、讨论等学生易接受的方式授课之外,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转变为自行分析、归纳、比较来提高应用于分析问题能力。

2.试题库评价。考试试卷是从测试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用的试题库中选择出题,这对于统计专业学生来说整体偏难,此后需加强试题库建设,增加区分度好、总结性强的题目之外,适当调整试卷结构,如减少单选题量添加多选题或减少综合分析题等。之外,根据考试对象设计考试大纲与命题,保证试题的科学性才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四)结论。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融通的科学,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课程对于统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但由于非专业课原因学生对课程学习不够重视,并存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此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程度不够、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命题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备课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命题、激发学习积极性等来提高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

[1]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2007,23(2):86.

[2]刘小敏,梁晓秋,罗招阳.病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17-917-918.

[3]吕 波,柯 磊,李元锋,等.环境卫生学考试试卷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5):595-597.

[4]王忠福.做好试卷分析促进考试质量的提高[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8):51-53.

[5]代美泉.试卷分析的统计学原理与软件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2):101-104.

G424.79

A

1002-1701(2015)05-0063-03

2014-06

石塔拉,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新类保健食品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32

猜你喜欢

区分度效度信度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巧解题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