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期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15-04-13王志建杨克军席振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光合特性播期糯玉米

王志建 杨克军 席振海

摘 要:2014年在黑龙江省密山布855农场以垦粘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糯玉米6个播期试验(播种时间分别为: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探讨不同播期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糯玉米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叶面积指数下降,产量随播期推迟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5月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糯玉米;播期;光合特性;产量形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33-02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播期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栽培因素之一[1],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玉米生育进程、形态指标表现出较大差异[2],其中气温是影响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因子[3-4]。薛庆禹[5]等研究认为,玉米随播期的推迟,出苗-吐丝的生理日数和吐丝到成熟的日数都缩短;刘战东等[6]认为,不同播期处理间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差异显著,晚期播种的玉米LAI峰值推后;刘明[7]等认为,随播期推迟,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目前有关播期对北方地区糯玉米产量形成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播期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当地糯玉米最佳播期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密山市855农场试验地进行,土壤为岗地白浆土,肥力中等,耕层18~20cm,有机质含量3.8%,碱解氮163mg/kg,速效磷29mg/kg,速效钾97mg/kg,pH值6.0,试验地地势平坦,墒情较好,肥力耕作均匀一致。试验地6~7月份雨热条件较好,5~7月的月降雨量分别为173.2mm、132.5mm、141.3mm,6~8月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0.0℃、21.9℃、14.4℃。

1.2 供试材料 供试糯玉米品种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垦粘5号。

1.3 试验设计 4月25日首播,以后每隔10d播种1期,共7期。每期种植面积19.5m2(15m×1.3m),种植密度45 000株/hm2,施肥量(商品量):磷酸二铵165kg/hm2,氯化钾45kg/hm2,追肥尿素150kg/hm2,N∶P∶K比为1.5∶1∶0.5。采用空间隔离,与普通玉米隔离200~400m以上。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气象数据由试验地临近气象台(密山市855农场气象站)提供,观测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相关数据。并分别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测定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成熟后每小区取中间2行测产,记录总株数、有效穗数,另取10穗测定穗粒数及百粒重。数据处理使用Excel 200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糯玉米的生长期随播期推迟呈缩短的趋势,播期每推迟1d,生育期平均减少0.8~1.3d。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随播期的推迟播种到拔节期的平均气温不断升高,使出苗到拔节期所需的生育时间较少,而吐丝到成熟期的日数延长。

2.2 不同播期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由图2可知,叶面积指数(LAI)表现为自拔节期开始迅速增加,大口期以后增势变缓,吐丝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此后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整体来看,随播期推迟,叶面积指数下降,尤其是大口期和吐丝期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可能是随播期推迟玉米出苗至吐丝的时间缩短,营养生长期缩短导致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降低。

图2 不同生育时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

2.3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穗数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升高,穗粒数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百粒重随播种时间推迟先增加后减少,产量以播种时间为5月5日和5月15日最高。

3 结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1)随播期推迟,糯玉米出苗-拔节期时间缩短,吐丝-成熟期时间延长,全生育期缩短,播期平均推迟1d生育期减少0.8~1.3d;(2)随播期推迟,糯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导致最大叶面积指数降低;(3)随播期推迟,玉米产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时间的推迟,穗数升高、穗粒数降低,百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佳播期为5月5~15日。

参考文献

[1]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等.播种时期与密度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47-1253.

[2]Seyyed G M, Mohamad J D S.Effect of planting date and plant density on morphological traits,LAI and forage corn(Sc.370) yield in second cultivation[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and Basic Sciences, 2012,3(1):57-63.

[3]刘唐兴,官春云,雷冬阳.作物抗倒伏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203-206.

[4]朱英华.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和产量潜力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3.

[5]薛庆禹,王靖曹,秀萍,等.不同播期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5):30-38.

[6]刘战东,肖俊夫,南纪琴,等.播期对夏玉米生育期、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6):91-94.

[7]刘明,陶洪斌,王璞,等.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1):18-2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光合特性播期糯玉米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4种砧木对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黑糯玉米色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