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的实证分析

2015-04-13吕和

商场现代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制办学院校

摘 要:首先,本文对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论述,分别对课程体系未体现出职业性、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不足以及实践基地缺乏先进性这三点现状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又提出了促进高职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对接的策略,包括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多元化及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两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地方产业;产学合作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地方高职教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关注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关联性,力求通过职业教育,使社会人才的潜在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更加重视发挥教育对当地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创业教育为主导,具备教育及服务经济建设的双重功能和意义。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完善地方的产业结构,就必须从源头出发,积极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人才,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不竭的动力,弥补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缺口,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

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任何一种教育形式而言,其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应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高职教育方面经验相对不足,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始终未能确立起属于自己的标准化课程内容体系,而是在高等专科课程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其教学定位基本沿用原教学课程,缺乏职业性教学应有的特点。而有些院校在创业素质养成的理论建设方面,往往只在市面上较为笼统的间接经验的基础上稍作改动,或是凭借主观想法及某些“创意”。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根据,使创业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背离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2.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不足

为真正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保证拥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掌握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实力较弱,不仅表现在教师本身的学历层次上,同时也表现在教学经验、职业素质以及时实践水平方面。同时,由于创业教育活动大多由兼职教师担任,因而教师在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教学方法探索方面投入精力不足,因而很难形成有效运作的创业教育体系。而从队伍构成来看,学科型教师仍处于绝对的优势,所占比例较大,而基础知识过硬,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能够全面总结创业经验的全面型教师仍然数量不足。由于创业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创业,使其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抓住市场热点,因而实践经验不足,或技能水平欠佳的教师,很难胜任重大的教学任务。

3.实践基地缺乏先进性

要想使高职创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和比重。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重点的工作内容,实践基地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效。在教学工作质量的考核体系当中,实践基地的先进性是极为关键的评价指标。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筹办经费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在院校申报的准入制度方面,尚未出台严格的审核制度,因而无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把关,从而造成教学设备及条件的滞后性。这样一来,在监督评估机制并不完善的前提下,根本无法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尤其是民办类院校,由于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先进教学设备的缺乏,因而无法开展有效的校内实训。

二、促进高职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对接的策略

1.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多元化

在办学主体方面,既要保证公办的所占比重,也应积极鼓励并扶持民办院校。办学体制应当包括完全的公立性质办学体制,归国家所有但由民间资本参与运作的办学体制,以国企为主导的开放式体制,社会化办学体制,“公转民”体制,民营新型学校体制,股份制经营的体制,完全私营性质的体制,中外合资性质的体制等等,通过汇集多方办学主体,以充分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来促进院校实力的提高。在机构类型方面,为全方位配合当地产业的发展,仅仅设立高职院校是远远不够的,最好同时发展社区学院,并设置相当数量的开放性职业、就业培训中心。为扩大高职院校的覆盖规模,应广开途径,可根据已有的高专院校、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机制,结合实际的发展需要及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设计,使其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提倡本科院校对高职教育给予支持和援助,如联合企业共同开展职业技能教育等。在地区分布上,目前的趋势是教育重心的小幅度下移,在个地方的建设规划当中,应将高职院校的建设纳入规划方案当中,集中力量,努力办好职业性强的,能够服务于本地经济的高职院校。

2.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一方面,学校为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应强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实训水平。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处理流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信心,参与其中并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行业资讯,减少自主创业的障碍,不仅可以展示自身能力,还可树立起创业观念。为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先进性不足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校外基地,加强与建设委员会的沟通,将方便提供实训基地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如果企业能够长期合作,并接收本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双方可达成一定协议。

三、结论

在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有效的人才基地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应得到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地方高职院创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建设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地方高职院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促进高职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对接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疏靖.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3):189-190.

[2]段素菊,庄曼丽,董新稳,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0(03):100-101.

[3]刘红.协同发展走大型国企与职业教育互动共赢之路—“鲁商集团”职业教育办学的理念、策略及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28):15-17.

[4]程培堽,顾金峰.校企合作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J].高教探索,2012,10(05):88-89.

作者简介:吕和(1968.08- ),汉族,湖北鄂州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管理理论、创业管理

猜你喜欢

体制办学院校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