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城镇化构建的要素

2015-04-11杨洋

山西农经 2015年5期
关键词: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

□杨洋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浅论城镇化构建的要素

□杨洋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从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区向以工业和服务为主的城镇地区转移的过程,还包括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变的城市结构转型过程。

城镇化曰构建曰现代化

1 Hesham M.and Raham A.(1996 )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1981年,我国设市城市仅有233个,到2012年年底已增至653个;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仅为17 245万人,按照城镇人口比重计算的城镇化率为21.1%,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增至71 182万人,较1978年上升了近3.1倍,城镇化率则增至52.6%。在我国城镇化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1978年我国人均GDP仅为381元,到2011年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5 181元,约为1978年的100倍。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早在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Lampard就发现美国的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经济的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城市化阶段的进程。Moomaw and Shatter(1996)认为,城镇化率随人均GDP、工业化程度、出口及外国援助的增长而上升,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下降。Vernon Henderson(2000)则选取了1960-1995各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估计出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5。Luisito B.and Zou B.(2008)也认为,在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城镇化会导致人力资源的高度集中,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一些学者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2 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选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衡量我国城镇化水平应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综合因素。本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参照国内城镇化指标体系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构建表1中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城镇化发展水平”包含16个二级指标,它们是年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每万人医院或卫生院床位数(张)、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厕数(座)、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辆)、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部)、科学教育支出(亿元)、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万t)、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m2)、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2.2衡量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利用经过标准化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观测变量归并为少数几个公因子,并对多个解释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本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通过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对变量和数据的因子分析进行了有效性检验,KMO检验的统计量值为0.79,远大于0.6时的经验值,这表明变量间的偏相关程度较高,即各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拒绝原假设,即变量之间是相关的。通过以上两个检验均可以得出,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以便使因子载荷值尽可能地向0和1两极靠拢,以便于提取信息和主成分的命名,经过6次迭代后,旋转后的结果趋于收敛。根据特征值大于l的原则,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贡献为77.2%。

2.3中国各省市城镇化现状分析

我国各省(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发展质量都在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城镇化进程差异较大。第一类(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第二类(浙江省和天津市)仅次于第一类。以2011年为例,这两类的城镇化综合得分分别为1.11和1.68,远高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0.55),其中上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但与此相反的是,第四类(河北、内蒙古、重庆等16省区市)中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均处于全国后几位,尤其是海南、甘肃和贵州等,其城镇化水平一直较低。相比之下,第三类(广东、江苏、辽宁等11省)中的城镇化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国整体城镇化进程在持续推进,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东、西部地区间绝对增量仍然相距甚远,各省市之间城镇化发展差异仍在不断拉大。

1004-7026(2015)05-0006-01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2]

A

猜你喜欢

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浅谈城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家乡的城镇化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