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的关系

2015-04-11王立新张大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周斌毛笔适应性

王立新 张大均

中国.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通讯作者 E-mail:zhangdj@swu.edu.cn

素质教育是一种指导我国教育实践的基本教育思想,在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中,心理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个性、适应性3 个维度[1]。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2]。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3]。

中国毛笔书法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化艺术。我国香港大学高尚仁教授率先开展了书法心理学研究,并证实书法活动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尚仁[4]研究表明,人的生理指标与认知能力会随毛笔书法过程产生相应的变化。陈足怀等[5]研究发现,毛笔书写对老年人认知加工能力有正面影响,胡斌[6]的研究也表明毛笔书法训练能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力。周斌,刘俊升和桑标[7]研究得出书法练习可以促进儿童情绪智力。周斌,刘俊升和刘柏涛[8]研究得出书法练习能促进多元智力中的数学智力、语言智力、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以及内省智力。高尚仁[9]的研究得出毛笔书法活动能影响大学生状态焦虑。周斌,刘俊升和周颖[10]也通过研究得出接受过书法训练的儿童能较少的体验到焦虑。周斌,唐菁华,李春凯,唐宏和李荆广[11]研究证实毛笔书法练习可以促进儿童情绪及其调节策略发展。包文运[12]研究也得出书法练习对儿童积极情绪发展有着积极的的促进作用。周斌,刘俊升和桑标[13]研究发现,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书法练习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手段[14]。董邢萍[15]和曾昭祥[16]的实验也证实书法训练可以作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周斌[17]研究发现,书法练习可以有效控制儿童的焦虑、神经过敏性水平以及行为问题。辛晶[18]研究发现,爱好书法者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心理健康素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健康起着内在保护性作用[19]。以往书法心理的研究表明,毛笔书法活动与人的认知、个性、心理健康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没有人研究小学生毛笔书法成绩的高低是否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存在着某种联系。本研究试图探讨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书法心理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为书法教育实践中促进小学生毛笔书法水平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随机抽取某小学3~4年级182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92人,女生90人,所有被试年龄8~11 周岁,智力正常,无明显心理缺陷。

1.2 方法

以《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量表》为测量工具,此量表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张大均、苏志强、刘衍玲编制[20],包括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3 个分量表,其中认知维度包括元认知、创造性;个性维度包括抱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乐观性;适应性维度包括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该量表共36 个项目,其中认知维度8 个项目,个性维度16 个项目,适应性维度12 个项目。量表采用5 点计分(1-完全不像我,2-比较不像我,3-不清楚,4-比较像我,5-完全就是我)。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87,3 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α=0.745(认知维度)、α =0.807(个性维度)、α =0.718(适应性维度)。

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量 2014年6月,对研究所选小学3~4年级182名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测量,回收有效问卷182 份。

1.2.2 毛笔书法考试成绩 学期期末进行毛笔书法考试,所有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法作品并交给书法社专业书法老师进行统一打分,评分标准:点画准确,用笔精熟(20 分);线条劲健,行笔流畅(10 分);疏密有致,节奏感强(10 分);字结构正确,字、行距恰当(10 分);布局合理,款识规范,章法自然(20 分);形神兼备,风格一致(20 分);书写内容完整、正确,无错别字(10 分)。本研究中将小学生按书法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4 个等级组:A 等级(80~100 分),B 等级(60~80 分),C 等级(40~60分),D 等级(40 分以下)。

1.3 统计处理

将研究所得心理健康素质数据与毛笔书法成绩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将研究所得有效数据输入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研究所得数据的描述统计

见表1。

表1 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心理健康素质的描述统计(±s)

表1 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心理健康素质的描述统计(±s)

项 目 A 等级 B 等级 C 等级 D 等级心理健康素质 148.30±15.43 140.75±14.81 132.81±19.21 118.13±21.60认知维度 32.23±4.62 30.30±4.51 29.19±5.37 24.50±8.77个性维度 68.72±6.70 65.59±7.19 60.78±9.08 55.75±9.90适应性维度 47.35±7.02 44.86±6.49 42.84±7.48 37.88±4.51元认知 16.54±2.50 14.82±2.77 14.22±3.07 12.00±4.38创造性 15.70±2.82 15.48±2.51 14.97±3.68 12.50±4.75抱 负 19.35±1.43 18.79±1.89 17.53±2.85 15.50±4.14自信心 12.71±1.93 11.56±2.37 11.13±2.45 9.50±3.85自制力 13.07±1.68 12.44±1.67 11.31±2.51 10.75±3.81独立性 10.91±2.73 10.47±2.84 9.12±2.95 9.25±2.71乐观性 12.68±2.71 12.33±2.64 11.69±2.75 10.75±2.55人际适应性 11.12±2.58 10.11±2.25 10.16±3.34 8.50±3.70情绪适应性 12.16±3.12 12.23±2.71 10.75±3.69 9.75±3.01社会适应性 12.94±1.98 12.41±1.98 12.31±2.39 11.38±2.33学习适应性11.13±2.86 10.11±2.94 9.63±2.54 8.25±2.12

2.2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2。

表2 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在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

由方差分析结果得出,在心理健康素质、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元认知、抱负、自信心、自制力上,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1)。在学习适应性上,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间在0.01 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创造性、独立性、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上,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间在0.05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乐观性、社会适应性上,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间差异不显著。表1 可以得出:较高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元认知、创造性、抱负、自信心、自制力、乐观性、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均高于较低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的小学生(A 等级组>B 等级组>C 等级组>D 等级组)。在独立性上,A 等级组>B 等级组>D 等级组>C 等级组。在人际适应性上,A 等级组>C 等级组>B 等级组>D 等级组。在情绪适应性上,B 等级组>A 等级组>C 等级组>D 等级组。

2.3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见表3。

表3 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的相关(r)

由表3 可见,心理健康素质、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元认知、抱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乐观性、学习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 <0.05)。创造性与毛笔书法成绩的相关性不显著。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3~4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为什么会有如此关系呢?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先天自然因素(生理条件)和后天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21]。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22]。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起中介和核心作用,表现为有机体的心理特性,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

中国的毛笔书法是一种手、眼、脑协作并且需要知、情、意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活动。高尚仁指出毛笔书法与一般书写相比在认知活动上有更高的要求,须以注意排除杂念及外界干扰,以知觉辨别所写字体,以记忆保持字的各种特征,以意向和思考达到创新求异,以肌肉控制得到最终产品。已有研究也表明,书法练习可对大脑皮层起激活或觉醒作用,可以调节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活动,缓解人体过度紧张,增加心理活动效率。书法练习可以通过运笔过程,提高个体注意集中能力,缓解精神紧张,降低身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提高非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水平,调节心血管等内脏系统,达到缓解心率和血压的目的。

毛笔书法活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人的心理健康素质要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其形成与发展需要在此生理基础上接受外在刺激而不断内化完成。毛笔书法活动也是众多外在刺激中的一部分,它可能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生理基础(如神经系统、内脏系统、大脑皮层),并在知、情、意的共同参与下影响着心理健康素质这一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过程。毛笔书法活动可能通过上述过程的循环往复,最终与人的心理健康素质产生了某种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中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关系的解释可能有两种:①较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了毛笔书法成绩的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由认知、个性、适应性3 个维度构成,毛笔书法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以认知能力来识记字体结构,以个性的不同来创新求异,以适应性来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教师等因素下的书法学习,长期下去,高心理健康素质的小学生很可能会更好地掌握毛笔书法的书写技法,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毛笔书法成绩;②较高水平的毛笔书法活动促进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前面分析中提到,毛笔书法活动须以注意排除杂念及外界干扰,以知觉辨别所写字体,以肌肉控制得到最终产品,每个毛笔书法过程都伴随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长期进行较高水平的毛笔书法活动,较高书法成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很可能会通过这种较高水平的心理过程训练而超过那些较低书法成绩的小学生。

本研究虽初步得出了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的关系,但还不能说明是较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了毛笔书法成绩的提高还是较高水平的毛笔书法活动促进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这有待此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后续的纵向研究去进一步揭示。另外,心理健康素质的“生理基础”是一个怎样协作的内部系统,其将外在刺激内化为稳定心理品质有着怎样的作用机制,这些问题都有待心理健康素质研究领域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共同加以探讨。

本研究探讨了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素质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较高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明显高于较低毛笔书法成绩等级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②3~4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认知维度、个性维度、适应性维度、元认知、抱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乐观性、学习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张大均,冯正直.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2]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3]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82-585

[4]高尚仁.书法心理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

[5]陈足怀,高尚仁.毛笔书写对老年人认知加工能力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6):620-621

[6]胡斌.书法行为干预对智残儿童注意力的康复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02-403

[7]周斌,刘俊升,桑标.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5):1211-1213

[8]周斌,刘俊升,刘柏涛.书法练习对儿童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33(6):1509-1511

[9]高尚仁.书法心理治疗[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

[10]周斌,刘俊升,周颖.书法练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34-436

[11]周斌,唐菁华,李春凯,等.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及其调节策略发展的促进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1):98-102

[12]包文运.论书法练习对儿童积极情绪发展的影响[J].书法赏评,2013,27(2):62-65

[13]周斌,刘俊升,桑标.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5):1266-1268

[14]李荆广,李春凯,周斌.书法练习促进心理积极改变的实证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9,32(3):721-723

[15]董邢萍,贾继敏,王俊,等.书法训练配合博乐欣治疗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445-446

[16]曾昭祥.书法训练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483-484

[17]周斌.书法练习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实验研究[J].书法研究,2007,11(4):72-80

[18]辛晶.书法爱好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19]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0]刘衍玲.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21]潘菽,荆其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26-228

[2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655

猜你喜欢

周斌毛笔适应性
Dynamic range and linearity improvement for zero-field single-beam atomic magnetometer
周斌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沉重的“十字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Newspaper from the Cultural A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