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时期东北通俗期刊《麒麟》的文学研究综述

2015-04-10邓海燕邓海涛

关键词:沦陷区伪满洲国麒麟

邓海燕,邓海涛

(1.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034)

伪满时期东北通俗期刊《麒麟》的文学研究综述

邓海燕1,邓海涛2

(1.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034)

以伪满后期殖民语境中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文艺期刊《麒麟》作为研究对象,意在通过《麒麟》找寻蕴藏于文学表象之后的扭曲的生存意识和精神品格,并在与新文学不同的生存策略的对比中,找寻它们与新文学精神的相通和背离之处,还原东北沦陷区文学中伪满后期占据一定地位的通俗文学的景观,从史料的角度让这种文学存在补订东北现代文学史的一隅,让有日资背景而长期徘徊在文学研究视野之外的《麒麟》文学得到研究者的正视,从而确立《麒麟》文学的存在价值和研究意义。

通俗文学研究;《麒麟》文学;研究综述

《麒麟》是1941年6月在长春由大型画刊《斯民》改题创办的综合性文艺月刊,以发表通俗文艺作品为主。194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的时期,对于伪满洲国的文化界也有着特殊的意义。3月份,伪满洲国总务厅弘报处出台了文艺政策《艺文指导要纲》,并于7月27日成立“满洲文艺家协会”,8月25日成立“满洲艺文联盟”,将作家的活动统治在一个政策和两个组织之下,强化对文化团体的统治,进一步限制作家的创作自由,也不允许发行同人杂志。12月份,太平洋战争爆发,伪满洲国被日本作为“圣战”的后方基地,被推进发挥战时国家总动员的作用。受世界战争时局的影响,当时的伪满有许多报刊调整出版策略,如同时期发行的《新满洲》《盛京时报》等杂志和报纸,为了生存也一改以往的文学路线,有取悦大众的文学倾向,加大通俗文学的版面。这是出版业在经历了1932年伪满《出版法》发布后政府发行受限、民间出版刚刚走向高峰之际,又要面临战时生存窘境的生存策略。《麒麟》正是在这样特异的传媒生存环境中创刊的,自创刊伊始就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北第一刊”。杂志以刊载言情、武打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为主,内容浅易通俗、偏重趣味,以“含养国民情操”“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受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普通大众的欢迎,为推动和丰富东北沦陷区的文化生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该刊在1945年3月日本投降前被迫停刊,共刊出46期。《麒麟》于政治文化气候异常的殖民统治期存活的五年中,大多数写作者处于“想写而不能写”与“不想写也必须写”的窘境中,在无路可走而又必须选择的夹缝中顽强生存,这要得益于《麒麟》文学的“大众”化定位,这也是伪满后期文学存在的一种不自觉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应该是那个受复杂意识形态影响的特殊时期较为集中而又直接反映文学创作现状和读者阅读需求的文学期刊,是能够代表特殊时代别样文学特色的研究样本。然而,它又是很难进入文学史的。

文学史从来都是带有一定意识形态性的历史,是一部经典文学的历史,从来就不是文学的全部历史。可是在“出版难、杂志少”的政治文化双重管制时期,这种相对繁荣的文学现象作为文学史以外的一种真实存在,无论如何不应该被遮蔽,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那么,特异时空中的《麒麟》文学究竟具有哪些生存的特质?呈现出怎样的文学样貌?发展态势如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文学书写的方式?殖民语境中是否还存在文学精神?是否具有殖民地文学的共性特征?又与传统文学有何关联?是否带有东北的地域文化品格?与新文学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和中国现代文学又是什么关系?可见,把《麒麟》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文学研究态度。

之所以将东北沦陷后期发行的伪满综合性文艺期刊《麒麟》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麒麟》受文化政策、发行机构等因素的限制,所发表的文学作品多是抗战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外的一种别样书写,这种文学存在从问世开始就伴随着种种质疑,其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向来也不被主流研究看好,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多是偏重在通俗小说的研究上,始终没有站在客观立场对《麒麟》文学真实的文学形态进行完整勾勒、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一、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和东北通俗文学研究概述

文学是带有地域性的,而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文学。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东北沦陷14年的苦难历史自结束之时,史学研究者就始终没有放弃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然而,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由于受意识形态审美定位的限制和原始资料匮乏等因素影响,新时期以前,几乎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还会有意无意的被遮蔽。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变革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都有较大的转变,文学研究也回归客观历史之中,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才开始陆续“浮出历史的地表”,尤其在东北三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但学界研究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集中在新文学精神和对作家身份辨识后的文学研究上,将伪满特异时空下广泛传播的通俗文学边缘化,少有观照,对其通俗文学采取不屑和忽视的态度,这种偏狭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沦陷区文学研究中,在整个文学研究界是较为普遍的。虽然,近些年来,一批致力于通俗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已将现代通俗文学拉回到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历史位置,可他们却以东北通俗文学“数量不多、成就不高”为由,对沦陷时期的东北通俗文学弃之不理、视而不见。

在世纪之交北京、上海等地热闹红火的文学报刊研究和日益升温的通俗文学研究大背景下,学界还少有从文学传播载体的视角进入东北沦陷时期品类繁多、数量较大的报刊文学研究,这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无疑,这有经历数次历史磨难后流失严重、存数不多的伪满期刊自身的原因,也有被学界既定的政治身份偏见的认识造成的无奈。目前,关于伪满时期通俗文学的历史地位、文学史价值以及传播载体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作品的系统研究、选集出版,以及对通俗小说以外的其他文学作品的观照还远远不够,学界对于东北现代通俗文学的存在现实与其研究意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见。

二、与《麒麟》文学相关的研究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麒麟》文学的研究始终是伴随着沦陷语境之下不同于新文学的一种通俗文学研究,重点集中在通俗小说的研究上,并没有独立的关于《麒麟》文学的全面梳理和研究。主要的成果体现在关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研究、伪满时期文学期刊及报纸副刊研究、《麒麟》的通俗文学及杂志传媒研究中。

关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研究,显见的研究成果最早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关注东北文学的研究者日益增多,研究以作家作品为主,还涉及文学社团和期刊等,研究领域较广,代表这一时期研究成就的成果主要有连年分辑发行的《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0-1989,共11期)和《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4-1988,共7期),张毓茂的《东北新文学论丛》,东北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的《东北现代文学史》(沈阳出版社,1989年),沙金城的《东北新文学初探》(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到了90年代,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成绩卓著。既有史论的研究,也有文学风貌的梳理;既有综合性的交叉研究,也有专题性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冯为群、李春燕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王承礼主编的《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冯为群、王建中、李春燕、李树权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出版社,1992年),任惜时、赵文增、臧恩钰的《东北文学通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辽宁大学出版社的《梁山丁研究资料》(1994年),徐遒翔、黄万华的《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逄增玉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张毓茂主编的《东北现代文学史论》(沈阳出版社,1996年),孙中田、逢增玉、黄万华、刘爱华的《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春燕主编的《东北文学史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等。21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刘爱华的《孤独的舞蹈——东北沦陷时期女性作家群体小说论》(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耿德华著、张泉译《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新星出版社,2006年),高翔的《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精神演绎与文化阐释》(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这些研究主要从地域文化特质的角度再现东北沦陷时期以抗战为主的主流文学的发生发展脉络、文学精神、文学特质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上。总体上,虽然呈现出一度被现代文学史忽略的东北文学的独有的特质并发掘一些被文学史忽略的作家作品,但并不能涵容整个现代东北文学的全貌,尤其是背景较为复杂的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研究多是以主流意识的视角审视这一时期的文学,自然就遮蔽掉伪满时期文学本身的一些“特异”之处,主流研究的导向使《麒麟》难以进入研究视野。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各界对伪满历史的重视和研究界对伪满文学的正视,不断地有关于“伪满”研究的成果发表,许多关于伪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以不同的视角不约而同地展现出来,如关于历史的有解学诗著《伪满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齐福霖《伪满洲国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等;关于教育、文化的有齐红深的《日本对华教育侵略——对日本侵华教育的研究与批判》(昆仑出版社,2005年),王向远的《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等,尤为可喜的是,有些研究是由中日双方的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如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编的《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等,这些研究多是本着较为客观的态度对待尚没有走过百年的历史,为研究界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关于文学领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日]冈田英树著靳丛林译的《伪满洲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向远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黄万华的《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等。这些学术著作,多是以史为主线,横向展开伪满文学的多侧面论述,有关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阐释,也有阶段性整体文学面貌的描述,更多的是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与文学评述。其中既有日本人对伪满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有中国人对日籍作家作品的研究,丰富了文献,拓展了研究的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新的研究视角,但对伪满时期的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原始资料和全面整理,一直没有对仍然坚守在白山黑水间从事创作的伪满时期作家作品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这为《麒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空间。

三、《麒麟》及《麒麟》文学研究

近十年,在全国期刊杂志研究热潮的促动下,东北沦陷时期的老旧期刊研究也日渐升温,部分稀有的文献资料的影印出版也推动了研究的步伐。2006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抢救出版一套民国珍稀期刊,就包含《麒麟》等个别伪满期刊;2008年线装书局影印出版《伪满洲国期刊汇编》(一),影印了包含文艺文学期刊《麒麟》在内的13种64册文化、教育、新闻等各类伪满期刊,随后出版《伪满洲国期刊汇编》(二),共有7种46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影印这类期刊,这些从伪满期间出版的现存期刊中收集整理出来的宝贵资源,它们的面世,为研究界了解伪满洲国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最原始的一手资料,为研究界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拓展了诸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也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特别是从高校硕博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就能看到这一变化,尤其是东北高校的硕博论文中对伪满时期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的研究越来越多。因为东北的研究者拥有得天独厚的本地研究资源,更容易在史料的考述研究中取得进展,成果较为丰硕。《麒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姗姗走入了研究者的视域。

从有关《麒麟》的研究来看,主要有刘晓丽的著作《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论文《从〈麒麟〉杂志看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实话·秘话·谜话的传播——以伪满洲国时期的〈麒麟〉杂志为中心》《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邓薇薇的硕士论文《〈麒麟〉杂志研究》;武啸的硕士论文《短暂的兴盛——以〈麒麟〉为例论通俗小说》;廖文星的论文《论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创作——以〈麒麟〉长篇通俗小说为例》和《论伪满洲国通俗期刊〈麒麟〉目录的整理——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说起》等。

刘晓丽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是从文学期刊的角度入手考察伪满时期文学的发行和生存现状,梳理了大量被遮蔽的文学史料,这是目前伪满文学期刊研究中详实、全面而权威的研究,其中专设一章“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对《麒麟》的出版发行、作者构成和通俗文学类型进行钩沉阐述,主要对通俗小说做全方位的考辨,为《麒麟》的文学研究确立了基本的主调,开启期刊传媒视域下的文学研究,不仅拓展了东北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还提供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武啸的论文以《麒麟》的通俗小说为参照系,梳理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发展状貌,既有宏阔的文史意识,又观照具体作家作品的解析与阐释,为我们认识扭曲的异态时空中的文学存在提供新的审视视角,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邓薇薇的论文是纯粹新闻学和传播学视角下的杂志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相对完整的史料资源。廖文星的论文都是从文献梳理的角度分别对《麒麟》的长篇通俗小说和《麒麟》目录的细考和补订。虽然这些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对《麒麟》的通俗文学研究可谓全面而深入,无论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效还是研究的深广度上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具有学术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为《麒麟》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遗憾的是,其中没有关于《麒麟》文学全貌的研究。

四、《麒麟》文学研究新思路

当下,要想在全面客观的梳理和钩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较为公允的学术结论,跳出《麒麟》文学就是通俗小说研究的偏狭思路,重新认识和定位《麒麟》文学,不拘泥于《麒麟》中占主体地位的通俗小说的世界,采用客观的视角系统梳理《麒麟》刊载的所有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弹词、鼓词、民歌等纷繁多姿的文学类别,以此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全局性的整体意识整合分类、归纳分析,再现《麒麟》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

研究可以还原特殊语境下一种非主流文学的存在样貌,真实展现当时东北人民的生活状貌,以此探寻这种独异的文学形态形成的原因,追寻在浅显的大众文学背后所蕴藏的殖民语境下民众别样的精神世界,从中发现与其他殖民地时期文学的共性特征,并为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提供参照。

从文学传媒的角度切入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这为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也是对东北沦陷区文学空间的开掘与拓展,并推动东北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的脚步。同时,为溯源东北沦陷区文学和现代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拓展研究空间,并为当下的文学与媒体的互动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启示。

通过对《麒麟》文学的梳理,总结其自身的特点,发掘其中的东北地域化特征,并在与新文学的比较中,探讨他们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这对深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探询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都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

总之,正视《麒麟》文学研究,并系统、全面、客观地展现特殊语境中的不同于主流文学的别样文学样态,清晰地勾勒《麒麟》文学的轨迹,探寻蕴藏于文学表象之后的扭曲的生存意识和精神品格,并在与新文学不同的生存策略的对比中,找寻它们与新文学精神的相通和背离之处,探知沦陷语境中的《麒麟》文学不仅具有自身的特异性,还具有沦陷区文学的复杂性,从而确立《麒麟》文学的存在价值。从理论上阐释分析特异时空中文学的特质及其存在方式,并从文学审美解读中探讨更深层的文化意蕴,且不回避裹挟于复杂意识形态的生存选择,深入挖掘文学背后的精神实质,科学、公允地把握并不低沉的伪满文学研究的历史意义,开阔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拓展新的学术空间。为推动东北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域和文献资源。

[1]张毓茂.东北现代文学史论[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2]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申殿和,黄万华,刘爱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4]王承礼.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5]徐遒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孙中田.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7]黄万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J].文学评论,2004(4):124-130.

[8]刘晓丽.从《麒麟》杂志看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66-84.

[9]刘晓丽.伪满洲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补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75-81.

[10]廖文星.论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创作——以《麒麟》长篇通俗小说为例[J].作家:下半月,2011(10):15-18.

[11]邓海燕.从新文学经典到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阿Q正传》从《晨报副刊》到《麒麟》的改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8-130.

【责任编辑 赵伟】

G236

A

1674-5450(2015)06-0086-04

2015-08-25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ZJ2013029);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项目(W201523)

邓海燕,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沦陷区伪满洲国麒麟
麒麟“破冰”
对麒麟
它就是麒麟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