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态度”资源的比较

2015-04-10陈晓倩朱玉彬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同性恋者原著译者

陈晓倩,朱玉彬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蚌埠,233000

《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态度”资源的比较

陈晓倩,朱玉彬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蚌埠,233000

从“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情感系统、鉴赏系统和判断系统三方面,比较分析了《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Notes of a Desolate Man》在同性恋话语态度表述上的异同,发现译者对同性恋的反对态度比原作者更加明显和强烈,而在处理与目标语文化有关的叙述时,译者多会以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加以美化,或是根据目标语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加以处理,从而可能影响译文读者评价态度的形成,弱化原著对同性恋内容话语的传播。

态度系统;译者主体性;同性恋话语的传播;《荒人手记》;《Notes》

1 引言

《荒人手记》(以下简称为《荒》)是台湾当代著名小说家朱天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同性恋话题为独特的写作视角,一举获得台湾《中国时报》首届百万小说奖。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及其妻子林丽君合译了《荒》,英文译本取名《Notes of a Desolate Man》(以下简称为《Notes》),在美国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荒》独特的同性恋视角、包罗万象的内容和华美的文字等文学特色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如李晨[1]、郑国庆[2]、丁纯[3]等。但是,原著读者和英译本读者(包括文学评论家)对小说中描绘的同性恋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前者认为朱天文的同性恋引起了台湾众多同性恋者的关注并为台湾主流文学所接受;而后者认为朱天文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她无法胜任男同性恋的描写,而且她的描写有点儿“恐同”的倾向。朱伟成[4]肯定了《荒》的文学地位,指出它有别于台湾其他的“同志”书写,是台湾公认的“同志”书写的“主流文本”。国外学者倾向于将《Notes》视为同性恋小说。Peter Kurth[5]分析了其同性恋主题,探讨了小说的情节设定。Jeffrey C. Kinkley[6]对《Notes》作了一全面的评论,他高度赞扬了朱天文的文学造诣,肯定了译者的娴熟的翻译技巧,但认为朱天文在同性恋描写上没有触及他们的心理深处。从2010年开始,吕明宏[7]、苏希馨[8]、魏小静[9]等学者开始将视线投向《荒》和《Notes》的对比研究,但是从叙事及翻译等角度剖析了《荒》及《Notes》,对小说中同性恋话语的分析只有少量涉及,且举例都比较随意且零散,没有很好地诠释小说中同性恋这一独特视角。本文以“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为理论框架,旨在比较《荒》与《Notes》中关于同性恋话语表述的异同,探讨译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翻译同性恋话语的。

2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System)自马丁提出之日起,便引起国内外语言学家极大关注。该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人际意义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包括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通过对词汇进行评价意义分析,评价理论揭示了语言是如何凭借评价资源实现人际交流功能的。

根据马丁和怀特的分类,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它由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构成。态度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情感系统是人对事物情感的表达,或是对行为文本或过程现象的情感反应,属于情感范畴,又可分为(不)幸福、(不)安全、(不)满足和(不)愿意;判断系统是根据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判,属于伦理范畴,该系统可分为社会尊重(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 鉴赏系统是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这些事物主要包括人们制造或变现出来的事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属于审美范畴,可以分为反应(reaction)、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e)[10]。本文从态度系统的三个维度——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比较《荒》与《Notes》中同性恋话语的描述,分析译者与作者对同性恋态度的异同,探讨译者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对同性恋话语传播的潜在影响。

3 《荒》及《Notes》中态度系统的比较

3.1 情感系统的比较

情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要素,人不仅能够对事物、行为文本、过程现象产生情感反应,而且能够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荒》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对同性恋话题的任何情感,但却通过对男女之爱情感的书写,侧面表达了对同性恋的态度。

(1)男女之爱。这个念头,让我快乐(情感、幸福、正面)[11]148。

译文:The thought of romantic love (鉴赏、反应、正面)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made me extremely happy (情感、幸福、正面)[12]117.

同性恋者主人公晓韶在惨遭初恋抛弃后,对同性恋的爱情产生了怀疑,进而转向自己的女性好友蓓蓓,希望能和她成就一番男女之爱,故而发出了上面的感慨。原文和译作都表达了“男女之爱让我快乐”这一概念,译文用了“romantic”(形容爱情是完美的、浪漫的)这么一个让人联想极好的词来形容“男女之爱”,而这种爱给人的快乐也多了“extremely”的强调,可见译者对男女之间这种符合社会常规之爱的推崇;反之,则是对同性恋表达了一种排斥。

3.2 判断系统的比较

判断系统主要包括社会尊重和社会约束两个方面,前者评判人的行为规范、做事才干、能力和顽强等,后者考察人是否真实可靠、行为是否正当等。关于同性恋者的行为描述,原著与译作在判断系统这个层次,总体上是一致的,以社会约束为主,都表明了同性恋的行为是有悖于社会纲常的,但对同性恋行为的否定,译文比原文更为直接和明显。

(2)89年,丹麦准许同性恋合法婚姻,除了不能领养。90年,kissing in,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吻[11]33。

译文:In 1989,Denmark passed a law allowing same-sex marriages, but did not approve adoption.Nineteen-ninety was the year of KISSING IN, when public kissing was tolerated (judgment,social sanction,propriety,-ive)[12]26.

此例中,原文中认为同性恋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吻是“可以”的,即被允许之意,相当中立的客观描述;而译文却用了“tolerate”(接受或忍受令人不满的事物),即同性恋行为在公共场合亲吻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译者的不认同甚至些许的歧视可见一斑。

(3)远方异国的阿尧,同时履行他同志理念也同时挥霍他螳螂般性交后即弃(判断、社会约束、负面)的生涯[11]44。

译文:While Ah Yao, in his far-off foreign land, was carrying out the ideals of a gay man, squandering his life in casual (判断、社会尊重、负面) sex like the poor (判断、社会尊重、负面) mantis, unaware of its own folly(判断、社会尊重、负面)[12]36.

此例中,虽然译文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casual、poor、folly”这些词语的添加,却使得译文的含义远远超过原文,足以体现对同性恋者性行为的不屑与反感。

原著在对同性恋的态度上,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它是违反社会常规的,是“queer”的,但也同时指出世间的每个人都是奇怪的,并将许多名人如麦可杰克森的行为与同性恋行为进行比较。

(4)“麦可杰克森……这位西方不败(判断、社会约束、负面),月球漫步者。”[11]16

译文:“Michael Jackson…This resilient (判断、社会约束、正面)moonwalker from the West. ”[12]13

众所周知,“西方不败”这个词应当是衍生于中国著名的小说家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此人武功盖世,因修习《葵花宝典》上的武功而挥刀自宫,成为半男不女之人,变成了同性恋者。可见,作者认为麦可杰克森整容、换皮等一系列的行为和东方不败一样的古怪,是不同于社会常规的。而译文中的“resilient”一词指人时却是“能快速从逆境中恢复的、适应力强的”意思,全然没有任何“古怪”的含义,反而是对这位在西方国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明星的一种赞赏。

(5)若不是威廉斯写下日记,谁也不敢相信曾经有一夜,他跟一名海军陆战队员,他一连玩(判断、社会约束、负面)了他七次[11]56。

译文:If Williams hadn't recorded this in his diary,no one would ever believe that he had had sex with a marine seven times in one night.[12]45

此例讲述的是美国知名同性恋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放荡不羁的性行为,但是考虑到此人在美国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译者只将颇有贬低之意的“玩”字译为中性化十足的“have sex with”,而没有用“fuck”,仅从这个短语看译文读者也无法得知这七次性爱中到底谁是主动者,从而大大削弱了同性恋性事描写的冲击力,让人觉得有回避之嫌。

从以上四例可以看出,就同性恋者的亲密行为而论,译文比原文的反对态度更加明显,而且不愿意将西方一些有重要影响力的人与同性恋者相提并论。

3.3 鉴赏系统的比较

鉴赏系统属于审美范畴,是用来表达对世间万物的评价。译者在传达原著关于男女之爱和同性恋之爱的观点时,还是透露些许自己的喜恶之情。

(6)妹妹家,多么健全的(鉴赏、组成、正面)家庭空气,今夜委实不宜,我畸零的精神状态像一枚孤鬼进不了正堂大屋(鉴赏、组成、正面)[11]98。

译文:As for my sister's house, that kind of happy (情感、幸福、正面) family atmosphere was all wrong for tonight. Given my shattered mental state, I was like a wandering ghost for whom proper homes (鉴赏、组成、正面)were off-limits.[12]78

相伴七年的恋人永杰长时间出差外地,晓韶感到寂寞难耐,不愿独守没有恋人的空房,但又不知道去哪儿,想去妹妹家,却发出了上面的感慨。原文和译文都表明了同性恋者无法享受男女二元对立的家庭结构,但是此例从反面论述了译者对同性恋者结合的反对,原文中对男女相爱所组成的家庭的描述是“健全的”,译文却处理为“happy”,试问健全的家庭就一定是幸福的吗?译文未免有些过于抬高符合社会纲常的婚姻结构了。

反之,纵观全译作,未有一处对同性恋者之恋给予正面评价,而多如(7),增加一些诸如“dark”(形容物或情境是黑暗的、罪恶的意思)一样反面的词语。

(7)不再付出感情,免得受到创伤,阴界法则之一[11]135。

译文:Not showing any true feeling, so as never to be hurt again, was one of the rules of the dark (鉴赏、反应、正面), homosexual world.[12]106

原著将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系统称为“阳界”,而同性恋的世界被形容为“阴界”,“阴界”本身没有表露任何的评价。晓韶在被抛弃后,一度萎靡不振,放纵于性欲,不相信同性恋者之间会有真感情。原文和译文都否定了同性恋者间的“始乱终弃”,但是译文更为明显,加了负面色彩极强的“dark”一词。

除了对同性恋表达明显的否定外,译者在对同性恋的称呼上与原文也有较大的出入,显然这是受到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8)“阿尧坚持,gay,白种的,男的,同性恋,这是政治不正确(鉴赏、组成、负面)的说法。queer则不,管它男的女的黄的白的黑的双性的变性的,四海一家皆包容在内,queer名之。”[11]32

译文:“Ah Yao insisted that GAY is white, male. The term homosexual is politically incorrect (鉴赏、组成、负面).QUEER is not like that at all.Male,female,yellow, white, black,bisexual,transsexual,there's room for everyone,that's QUEER.”[12]25

很明显,原著是将“gay”和“queer”这两个关于同性恋的称呼加以比较,认为前者是“白种的,男的,同性恋,政治不正确的说法”,而后者却更为公平公正些,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自从同性恋兴起以来,便一直与女权主义运动和黑人运动息息相关,原文指出“gay”专指白种的男同性恋者,是政治上歧视的说法。但是译文却将“homosexual”一词硬生生地拉了进来,并将“政治不正确的说法”冠于其上,大大抹杀了原著的同性恋的政治性,可见译者并不想让译作读者将同性恋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及黑人运动联系起来,这与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的社会现状是密不可分的。

4 结 语

通过原著和译作关于同性恋话语、同性恋行为和同性恋之爱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上的异同比较,本文发现译者对同性恋的反对态度比原作者更加明显和强烈,对符合社会纲常的“男女之爱”都是加以赞赏和推崇,使用正面的词较多;对同性恋之爱和同性恋的亲密行为,主观上比较反对,使用负面的词较多。而在处理与目标语文化有关的叙述时,译者多会以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加以美化(如例4),或者根据目标语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加以处理(如例9),这些都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介入了原著评价意义的传达,使得译作与原著在同性恋的观点上有所出入。

评价理论探讨了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13]23。译者上述关于同性恋话语的处理,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自身的文化烙印,体现了其思想意识形态倾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读者评价态度的形成,让他们认为原著是一部“恐同”的作品,从而弱化了原著中同性恋话语的传播。

[1]李晨.论朱天文创作中的阴性书写方式[J].江汉论坛,2007(2):102-106

[2]郑国庆.《荒人手记》与朱天文的警世寓言[J].福建论坛,2010(9):101-104

[3]丁纯.论朱天文小说的叙事策略:以《荒人手记》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2011(9):87-90

[4]朱伟成.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J].中外文学,1995(3):141-152

[5]Peter Kurth.Book Review:This Man Is an Island[J].New York Times,1999(8):12

[6]Jeffrey C,Kinkley.Book Review:Chu T'ien-wen.Notes of a Desolate Man.Howard Goldblatt, Sylvia Li-chun Lin,t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viii+169 pages[J].World Literature Today,2000(74):234-235

[7]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8]苏希馨.从文体变异和文化负载词看葛浩文英译《孽子》与《荒人手记》[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3

[9]魏小静.惯习-场域与接受:葛浩文英译《荒人手记》的选择与翻译策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3

[10]Martin J R,P R 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 [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2008

[11]朱天文.荒人手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2]Chu Tien-wen.Notes of a Desolate Man[M].Trans Howard Goldblatt & Sylvia Li-chun Li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13]Martin J R,Rose,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 & New York:Continuum,2003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7.020

2015-01-03

陈晓倩(1990-),女,安徽蚌埠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673-2006(2015)07-0072-04

猜你喜欢

同性恋者原著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同性恋“形式婚姻”的择偶标准
——基于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
拔牙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水家乡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