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校园舆论宣传平台视角

2015-04-10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舆论校园文化价值观

程 焱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安徽合肥,2300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校园舆论宣传平台视角

程 焱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安徽合肥,2300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精神指引和强化塑造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校园宣传舆论平台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具有结合性好、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等特点,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依托校园宣传舆论平台,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强化宣传教育,掌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是新媒体时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校园舆论宣传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一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集中、最本质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自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1]。互联网时代,各类思想观念、价值评价深度交流、交锋、交融,在此背景下,高校充分利用校园舆论宣传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1 校园文化建构与校园宣传舆论平台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基本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员工,以校园精神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2]。它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借助校园中的各种平台[3],校园宣传舆论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校园宣传舆论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微信群、官方微博、校报、校刊、展板、活动等不同形式的载体,因其有贴近性好、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等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传承和创新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首先,贴近性好。各种校园宣传媒介是传播校园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报道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师生员工身边的事情和他们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利用这一特点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其次,针对性强[4]。校园宣传媒介受众是广大师生员工,其宣传教育的目的直接而单纯,效果也因此直观而明显。因此,利用这一优势可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灵活性大。校园宣传媒介有多种形式,网络、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各种媒介和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种载体,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有利于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2 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是青年精英汇聚之地,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但是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类极端性思维、猎奇性思维、叛逆性思维、非主流思维并迅速传播;由于他们尚在学习成长阶段,心智还不成熟,对主流价值观既缺乏统一认知和深度信仰,更缺乏理性坚守和自觉践行。为此,筑牢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具有特别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舞台,是自媒体时代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政治担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鲜明优势和显著特征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精神指引和强化塑造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评价准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目标。互联网时代,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借助网络媒介以复杂的形态展演,西方“普世价值”观念也有意无意间侵蚀着当代青年。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之所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3 基于校园宣传舆论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方法,既包括显性途径,比如教育引导、媒体宣传,还包括隐性途径,例如文化渗透、环境熏陶等[5]。而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包含着师生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校园宣传舆论平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平台不断涌现,校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校园宣传舆论平台是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载体。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迅速占据大学文化的制高点,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都要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6]。有的高校将传统校园宣传舆论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相整合,将虚拟的网络文化和现实的校园生活相结合,开辟校园文化传播的新阵地。还有高校积极运用网络、手机信息技术手段,及时主动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时代性、通俗性、多样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托校园宣传阵地,掌握主动权,引领好舆论发展,确保校园文化既能坚持主流价值观,又能多样化发展。

首先,高校的校内刊物、广播台、校报、宣传栏、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是传统宣传阵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受众,利用其多样化形式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将其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高校管理者应有效利用校内的传统媒介,从师生身边喜闻乐见的故事说起,大力宣传先进事迹,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解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展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举措。要创新校内传统媒介的宣传形式,开辟专栏、配发评论、组织引导各类交流会、辩论会等,探索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组织专人撰写专题文章,把理论阐释和热点问题引导结合起来,拒绝枯燥的说理和照本宣科,潜移默化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师生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度和践行力度。

其次,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获取外界信息、表达个人情感的新渠道[7],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这一平台应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从QQ到飞信,从博客到微博,从BBS到微信朋友圈,网络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这些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产阶级价值观斗争的主战场,汇集着大批热血青年,必须抓住现代媒体这一宣传阵地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运用校园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宣传手段,建立官方微信、微博,形成校园互联网宣传网格化,增强互动性和吸引力,使之成为高校师生生活的一部分。

现代新媒体平台是年轻人普遍使用的平台,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高校宣传部门、学工组织要成为利用这些工具的倡导者、实践者。要建立学校的官方宣传网页、官方微信,对那些带有不良苗头和倾向性的意识形态问题应主动介入,积极宣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学校发展实践、学生自身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回应校园热点问题,注重剖析思想焦点问题,让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体现反应快速、辨析精准深刻、立场坚定鲜明等功能。

总之,高校应有效利用各类校园平台尤其是校园舆论宣传平台,创新校园文化建设[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科研与教学、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密切结合。

[1]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87-89

[2]校园文化[EB/OL].[2015-02-21].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0.htm

[3]李大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1(2):41-44

[4]石秀杰,吴楠,宋慧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41-43

[5]陆岩.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2(2):25-28

[6]郭朝辉,莫忧.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9):42-44

[7]姜国玉.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53-54

[8]顾晓雯,季晓禹.高校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南京九所高校为例[J]. 河南教育,2014(6):6-7

(责任编辑:武艳芹)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7.001

2015-03-26

安徽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4xszh03)。

程焱(1981-),女,安徽宿州人,硕士,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41

A

1673-2006(2015)07-0001-03

猜你喜欢

舆论校园文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