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义

2015-04-10孙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论元表现形式宾语

◎孙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

“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义

◎孙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

由于语境或变项的不同,询问方式的“怎么VO的”类句式会呈现出责否语义及感情倾向,且其感情色彩及语义内容不能从组构成分中推导出来。“怎么”的语义扩展为责否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语境、语用等方面的因素为其产生提供了必然性。由于现代汉语方式问句对“怎么”近乎绝对的依赖性,该类句式不可能成为高度脱离语境的典型构式。

怎么;句式;责否义

一、“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义及其表现形式

(一)责否义的鉴定

疑问代词“怎么”在语义边缘扩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责否性的语义内容,具体表现为一种主观情感很强的不满批评[1]。问方式的“怎么”在落实责否性语义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有一种形式是“怎么VO的”及其变换形式“怎么V的O”和“O怎么V的”,如:

(1)蓝冬晨走过去,看图纸。他佯装生气地板脸说:“有错误!钟小印!你干了半天大部分都是白干!你到底有没有看图纸啊!你是怎么看的图纸?你们销售部的人没教过你吗?”(《蝴蝶飞飞》)

(2)罗敏敏:“我……不知道他住哪儿。”

郭建平:“嗯?你这个领队怎么当的?”

罗敏敏一脸委屈。(《篮球部落》)

上述例句不表示疑问,而表示责否的语义。从形式上看,它们与一般的方式问句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所承担的责否义无法从其组构成分中推导出来。这与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即“C的形式或意义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全然从C的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它构式完全预测”[2][3]①译文转引自段业辉、刘树晟等的《现代汉语构成法研究》(2012)。是一致的。但是这类句式在体现责否义时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且依然无明显区别标记地承担一般的询问义,故不宜将其看作典型的构式,而是表达责否义的特殊句式。

“怎么VO的”类句式的这种用法有别于“怎么”的反问用法。反问句的性质一般是“无疑而问”,不需要受话人作出相应的回答,这和责否义的实现在形式上是一致的,如例句(2)并不是真的询问“当领队的具体方式”,只是宣泄说话人的不满情绪,受话人也不需要真的给出具体的回答。吕叔湘曾指出,反问句是一种否定的方式。[4]责否义中同样含有否定性的语义成分,但二者否定语义的具体指向与内涵有本质上的区别。“怎么”型反问句是一种对可能性或许可性的否定[5],而责否义中包含的是责骂性的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否定的不是可能性、许可性,而是已经发生的动作行为或既成事实的正确性。除此之外,反问句一般可以通过增添或省略否定词及增添表示可能、应该的能愿动词等方式转换成一般的陈述句,例如:

(3)他摇摇头,“你男朋友怎么让你住这种地方?这里不适合你这么高贵的女孩子住。”(《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他摇摇头,“你男朋友不应该让你住这种地方。这里不适合你这么高贵的女孩子住。”

(4)吴达非:“易先生说到共产党的领导,贵党在这里没有队伍,怎么能领导他们呢?”(《没有硝烟的战线》)

吴达非:“易先生说到共产党的领导,贵党在这里没有队伍,不能领导他们。”

表达责否义的“怎么”句不能通过固定的手段与肯定句进行转换,即使可以转换,转换后的句子也终究是多值的、模糊的,如例句(1)可变换成“你把图纸看错了、你看图纸一点也不细心,你连图纸都不会看”等形式。所以,“怎么VO的”类句式表达责否义的现象同反问句是有很大距离的。

(二)责否义的表现形式

不可否认的是,在“怎么VO的”类句式这一大的范畴下,责否义的实现会根据交际过程中实际表达的需要而产生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也就衍生出上述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受制于责否义表述近乎绝对的口语性,以及须有受话人在场的条件制约,在检索了CCL语料库、语料库在线以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http://idl.hbdlib.cn/)之后,仅得到100余条语境完整的例句以供考察。纵观所得语料,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S+(是)+怎么+V+O+的

这是“怎么”在询问方式时最常用的一种典型形式,也是表达责否义时最不常用的形式,这种互补性的分布是为了满足语言在实际应用中要降低歧义度的需求:由这个句式主要承担询问义的表达,由其他两种形式更多地承担责否义的实现,保证了较高的表义明确性。该形式表达责否义的例句极少,如下:

(5)国家有关部门作为红塔的业主,怎么管褚时健的?他有那么大的功劳,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大的财富,国家又给了他多少物质激励和奖赏?很少很少。(《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6)《羊城晚报》七月二十一日登载一位老将军的口述文章,其中说道:“北京市出了王宝森这样的党的败类,我想不明白,组织上是怎么考察他的?”。(《人民日报》1995.08.21)

例(5)、(6)由于主语论元S是不在场的第三方,不是受话人,责否的程度相对较低,这种句式多是责备主语论元S采取的行为方式不正确,这也反映了责否义对询问方式功能的承继性。

2.S+(是)+怎么+V+的+O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对语言的形式进行改变,而位移就是改变语言形式的重要方法,第二种形式就是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将“的”进行位移得到的,而在位移后,整个句式承担责否义表达的职能得到增强,询问功能的使用频率同时下降。用形式变化的方法来分化句式的表意职能,进一步降低了语言解码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几率。该形式的例句如下:

(7)老妇:“嗳,这像是我儿子说出来的话!不回去也好,今晚就在这儿住下了,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的媳妇!”(《可怜天下男人心》)

(8)冯一飞发现了:“耶,这不就是桐子沟了,这已经到了我们打埋伏的地方了。老朱怎么带的队,队伍怎么还不停下来?”(《没有硝烟的战线》)

3.S+(这)O+(是)+怎么+V+的/(这)O+S+(是)+怎么+V+的

这是最常用来表达责否义的句式,在口语中几乎完全不用来询问方式。该形式将宾语论元O前移,形成典型的话题句,且经常性地使用话题标记“这”提示O的有定性,符合人们表达强烈不满时急于将不如己意的特定的既成事实表述出来的心理,同时在形式上又明显区别于以上两式,从而取得了与责否义的最佳匹配关系。例句如:

(9)刘保华放下电话,拿起皮包要走,李向华进来,不满地说:“刘保华,今天晚上美高夜总会的行动你是怎么和技侦处联系的,他们好多情况都不知道,连晚上几点到位都没说好。”(《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综上所述,“怎么VO的”类句式所包孕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在表达责否义的贡献率大小上、对各自组构成分的选择上,以及对责否语义具体指向的区别对待上都呈现互补的状态。这种互补满足了实现责否义时对内、外语境的需求,使整个形式的责否义逐渐得到了固化。

二、三种形式与组构成分的互动

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的组构成分是一样的,主语论元S、宾语论元O、动词V、“怎么”以及完事成分“的”是其重要构件。各构件自身的特点及构件间的关系是责否义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与主语论元S的互动

作为一种事后责否,“怎么VO的”类句式的致责因子与言语责怪行为是相分离的,即致责因子与言语责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这种分离使得责否语力的承受者必须高度明确,故主语论元S经常以显性形式表达。多数情况下,受话人就是责否语力的承受者,即主语论元S。语料情况也符合这一要求。在所得语料中,除了“怎么搞的、怎么弄的”等话语标记之外,没有空主语的情况出现。

充当主语论元S的成分比较单一,经常是第二人称代词,如上述例句(1)、(2)。也有用指代对话人以外的第三方的名词充当主语论元的情况,如上述例句(5)、(6)、(8),这种情况下由于受指责的对象不在现场,责否的程度有所降低。

(二)与“怎么”的互动

“怎么”本是一个疑问代词,在问句中是疑问语义焦点所在,它表达的疑问信息是针对动作行为实现或表现的方式而进行的发问。由于对方式的询问不受时间的限制,问方式的“怎么”前可以出现时间或频率副词。但在帮助构成责否义时,“怎么”不再充当疑问的焦点,既失去了疑问语义,也失去了指代功能,脱离了原型语义的范畴,只表示强烈的责否语义与不满情绪。同时鉴于完事成分“的”的语义补足,这种责否与不满的表达是事后性的,因此“怎么”之前一般不能出现时间和频率副词,也不出现其他副词,如果有副词出现,则“怎么”为询问方式而非表达责否,例如:

(10)“对这种人咱们一般怎么处理来着?”我指着董延平问小齐。(《永失我爱》)

此外,强烈的语气也要求“怎么”紧接在主语论元S或宾语论元O之后,中间不宜再插入其他成分。人们在表达强烈的感情时倾向于选择短小的句子以增强语势,短小的句子省略了很多附加成分,核心语义内容更加突出,更容易引起受话人的注意。“怎么”前有时会用“是”进行焦点标记,是受了“怎么”问方式的用法的影响。

(三)与动词V的互动

在形式上,责否义表现形式中的V只能是光杆动词,这是它与询问方式的“怎么”句有一定承继关系的表现。而在语义上,受语句整体表意的制约,责否义表现形式中的V具有[+多维结果]的语义特征,即对于动作行为而言,其可能造成的结果或影响是多样的,且只有在产生不好的或说话人主观上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时这样的形式才具有责否义。从这一语义特征出发,最典型的V应该是感知动词,汉语的这类动词本身包括感知的结果,从而区别于单纯的感知动作,因此普遍具有[+多维结果]的语义特征。其次是一般的动作动词,从生活的实际经验看,一种动作通常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维度的结果。再次,行为心理动词是指不能受“很”修饰的心理动词,如:感受、记得、知道、认识、联想、认为等。它们所造成的结果多是一维的,如不存在“知道得好/坏”的问题,所以它们出现在“怎么”后,整个句子都是询问方式或原因的疑问句。其他类型的动词,如使令动词、存现动词、形式动词、关系动词等如果具有[+多维结果]的语义特征,就有可能进入责否义的表现形式,但在语言事实中这种情况是极少出现的。

[+多维结果]的语义特征排斥述补结构进入责否义的表现形式,因为补语表征了固定的结果,与“怎么”共现时只能是询问产生这种结果的方式或原因。比较以下两个例句:

(11)——汪鸡挽,这么说你还全有理了?你这个副镇长是怎么当上的?

——是镇党委、政府,确切地说是你于镇长提拔的呀。(《人生有几博》)

(12)啧!你这个员工是怎么当的?连老板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爱要勇敢追》)

此外,责否义表现形式中的V还具有[+多维方式]的语义特征弱化的倾向。

(四)与“的”的互动

在责否义的表现形式中,“的”作为完事成分起作用,表示V所指代的动作行为已经完成,宾语论元O所指代的事物也已是既成事实。而正是已完成的动作的实现方式及已造成的事实没有达到说话人的心理预期,才使责否义有了实现的必要。所以“的”是必要的组构成分,有时候责否义的构成会很大程度地聚焦在“的”上,例如:

(13)A:别贼走了,你才抡扁担。这保安工作怎么做的,马上报警!请公安来破案吧。(《善缘》)

B:面对如此繁重的运输生产任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调整角色,摆正位置,是太原铁路分局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法的首要一着。(《人民日报》1993.10)

(五)与宾语论元O的互动

1.宾语论元O与V的关系

宾语论元O与整个形式的互动关系主要是对语序的影响。原则上说,所有能与V搭配的名词性成分都能进入以上表现形式,例如:

(14)A:你怎么炒菜的,都不知道先放油吗!

B:你怎么炒的菜,难吃死了!

C:你这菜是怎么炒的,难吃死了!

其中A句比之B、C句更倾向于对主语论元S不当的行为方式进行责备,而后两句则多是因不当的行为方式造成的结果,即不尽如人意的既成事实对主语论元S进行责备。这也是对“怎么”句询问方式功能的承继和互补。当宾语论元O作为话题前移时,必须在前边加上指示代词或其他成分以示其有定性,因为只有对具体、有一定的事实才能进行责否。

能进入第二、三种表现形式的VO一般需要是结构关系松散的离合词或临时组配的结构,这样中间才能插入“的”或自由进行移位。另外,当宾语论元O由人称代词充当时,不能前移变换成第三种表现形式,否则易造成歧义。

宾语论元O也可以是其他特殊的名词性成分,如述宾结构的复合词,但一般不能移至句首做话题,即不能改写为第三种表现形式,如:

(15)A:你怎么学开车的,一点都不用心!

B:你怎么学的开车,这么宽都倒不进去。

C:这开车你是怎么学的,这么宽都倒不进去。

2.宾语论元O的省略

对于责否义的实现来说,致责因子V、O,即动作行为方式或既成事实是表达的中心,也是“面子威胁”的主要来源。所以在礼貌原则的要求下,宾语论元O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如:

(16)你们政工处,搞政治的,搞情报的,到底在做什么?军心如此不稳,你们是怎么防范的?我问你们,那些动摇军心的谣言你们查过吗?(《没有硝烟的战线》)

(17)小陆答道“:我看见了,是窄了点儿。”说着对木工质问道“:你们怎么搞的,会不会看图纸。(《空房子》)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会倾向于选择简省式,这也是促使“怎么搞的”、“怎么弄的”等结构逐步发展成为话语标记的一个因素。郑娟曼认为简省式是贬抑性习语构式的普遍形式特征,[6]这对责否义的表达形式同样适用。

三、认知解释及语用因素

如果说组构成分的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特征为责否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的话,那么语用、认知方面的因素就为其产生提供了必然性。责否义的产生与逐渐固化是一个语用法的语法化结果,同时又伴随着主观化的过程。

(一)认知解释

袁毓林指出,语法结构的固有性质是象征性,表现为语言的结构方式临摹现实的事态。比如,按时间先后发生的事情在句子里按相应的线性顺序来描述……这就意味着语言结构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和对概念的认识,句法因此而不可能完全自主、自足。[7]也就是说,人们对现实事件的认知,会影响其对语言符号的选择及表现方式,所以人们的语言总是能体现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在一个叙述动作——结果事件表达单元中,具体动作必然处于由其造成的客观结果之前,因此,责否义的第一、二种表现形式实际上体现了时间顺序的原则。

有时候,V所指代的动作行为并没有使宾语论元O产生客观的形态变化,如“你怎么看的图纸?”,“看”的动作行为完成后,客观实体“图纸”并没有产生自然形态与属性上的变化,但人脑中的“图纸”,即人脑对图纸的主观记忆与分析产生了反说话人预期的偏差,进而导致负面结果产生,同样反映了客观的时间顺序。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功能语法中主要包含了五种原则:①时间顺序原则;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则;③空间词语的比喻用法原则;④凸显原则;⑤信息中心原则。其中前三种是从认知角度解释汉语的结构原则,而后两种是从交际功能的角度来解释汉语的结构。[8]根据时间顺序原则,责否义的第一、二种表现形式先说动作行为后说既成事实,以此形成其各自的结构模式;根据焦点凸显原则和信息中心原则,为了凸显核心信息,即反说话人预期的动作行为方式或既成事实,可以把宾语论元O前移,也就形成了表达责否义的主力形式,即上述第三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句法形式上的不同,正体现了认知和语言符号间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形式对功能起部分决定作用,而功能又反过来解释语言形式。

(二)语用解释

“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义是非合成的,对其真实含义的正确解码需要依靠语境意义的频繁刺激来实现。表达责否义时“怎么VO的”类句式不再表示疑问,而是把确定的看法(不满、责备的主观态度)用问句的形式传递给对方,它通常需要有一个说话的背景与环境。语境与语篇对语法结构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句子只有在语境中才能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同样,句子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恰当的分析。[9]这里所说的语境包括组构成分与上下文,前者可以称为内语境,主要是指结构中的变项;后者也可以称为外语境。“怎么VO的”类句式责否义的产生是内外语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在表达责否义的句子所在话轮的语言序列中,发话人在其始发句或后续句中呈现具体的致责因子,这说明发话人询问方式的诉求大大降低,询问的语义受到了磨损。同时,外语境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预设信息,使得该类型句式原型语义的透明度进一步降低,不可推导性随之增强。

责否义表现形式的内语境,即变项V和O则是通过外语境起作用的。如前文所述,责否义的主观性体现在V所指代的动作行为是说话人希望主语论元S能够做好,达到自己心理预期的行为,而要确定什么样的动作行为结果是合乎说话人心理预期的仍有赖于上下文等外语境提供明确的信息。

(三)语用价值

1.低度责否

“怎么VO的”类句式表达的责否义作为一种事后的责否,说话人对主语论元S的情感宣泄是非即时性的。责否的内容也往往是就事论事,不是对主语论元S一切行为的完全否定。因为这些原因,“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程度会有所降低。

在表达责否义的“怎么VO的”类句式所在的话轮中,上下文里常常会出现明显的致责因子,分担了一定的责否义表达功能,也使“怎么VO的”类句式的责否程度有所降低。

但当不满指责的主观态度发展成为极端情绪,就有可能产生辱骂的言语行为,这时责否的程度会大幅度反弹,如:

(18)有的人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天生就比较笨……这样一来导演就不耐烦了:“你这猪”“你爸妈怎么生你的?”(《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交际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要求说话人进行会话时要满足量、质、关系、方式四条准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这四条准则,那他就是在曲折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语用效果,表达责否义的“怎么VO的”类句式也有这样的作用。会话礼貌原则要求说话双方尽量把不礼貌的表达方式的使用次数降到最低。用问句的形式填充责否的表意需求,一方面减少了不礼貌的表达方式的使用次数,另一方面也给受责备的一方预留了一定的纠错空间,保护了其颜面。

四、结语

疑问句的疑问语义磨损、疑问功能消退,产生出其他表意功能,如表达感叹、惊讶、怀疑、责怪等语义内容及感情意义的现象,在汉语中实际上是很常见的。认知、语用等方面的因素对这些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也是我们研究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互动关系的出发点,“怎么VO的”类句式与责否义的匹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由于在现代汉语中,该类句式仍然广泛地承担着询问方式或原因的功能,所以不可能成为典型的责否构式,这之间的矛盾及由此造成的歧义便由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的自我平衡来分化解决。语言现象内部结构复杂,但语言自身同时带有消化矛盾的机制,研究语言终究要回到语言。

[1]王小穹,何洪峰.疑问代词“怎么”的语义扩展过程[J].汉语学习,2013(6):65-73.

[2]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1995.

[3]段业辉,刘树晟等.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肖治野.从“怎么”反问句看反问句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2):15-19.

[6]郑娟曼.从贬抑性习语构式看构式化的机制——以“真是(的)”与“整个一个X”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2(4):520-530.

[7]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1):183-198.

[8]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4):21-27.

[9]金立鑫,叶蜚声.语法的多视角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倪玲玲)

TheMeaningofBlame-negationofSentencePatternsTransformfrom“ZenmeVO de”

SUN Fei
(Huazhong Norn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context and variable,question sentence patterns transform from“Zenme VO de”will present meaning and emotional tendency of blame-negation,and this tendency can not be derived from their construction.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Zenme provide possibility and the factors of context and pragmatics provide necessary to meaning of blame-negation.In modern Chinese,because way interrogative have very strong dependency to Zenme,this sentence patterns above will not become a typical construction that can highly break away from context.

Zenme;sentence pattern;the meaning of blame-negation

H03

A

1671-9123(2015)02-0084-07

2015-01-16

孙菲(1988-),女,河南南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论元表现形式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宾语从句及练习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离合词扩展式的句法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