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答

2015-04-08

汽车之友 2015年7期
关键词:鼻祖道奇克莱斯勒

编辑您好:我在考科目一的时候遇见一道题,说装有ABS的车在冰雪路面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刹车距离,居然判错。而我记得在高中时物理课研究过这个问题,做过V-t图像比较,是开启了ABS系统的车刹车距离要比未开启的车短。难道不是开启了ABS的车刹车效果会更好吗?我个人也觉得轮胎抱死直接与地面摩擦的话车体失控不说,刹车轨迹应该会更长,为此还跟同学争辩了一番。究竟如何还请编辑解答。?

——法拉利迷

现在驾校考试都有这么专业的题目了?真不敢相信呀。我非常怀疑,对于普通驾驶员来说,这样的考题有意义吗?

ABS能不能缩短刹车距离,要把这个东西说明白,的确有一定难度。还是从ABS的工作原理说起,这个所谓的刹车防抱死装置,目的就是要在紧急刹车时,让轮胎与地面尽量保持最佳的附着状态(包括纵向和侧向都要综合考虑),以提供最大的制动力(受纵向附着系数影响)和维持较高的侧向抓地力(受侧向附着系数影响)。从而既可获取最短的刹车距离,又能让车辆保持转向控制不易失控。

如何让附着系数保持较好状态呢?它是通过控制滑移率来实现的。什么是滑移率?分析整个的刹车减速过程,车轮其实是“连滚带滑”地往前走,其中滑动所占的比例多少就是滑移率。滑移率等于0时,轮胎处于纯滚动状态,而滑移率为100%时,就是一脚踩死刹车完全抱死的状态。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路况,将滑移率保持在15-30%范围内,也就是让轮胎“连滚带滑”(滚动为主)的状态,就能让轮胎纵向达到理想的附着条件,横向也维持较高的附着系数,ABS就是这样让制动效果和方向稳定性达到双赢的。

ABS这套东西并不复杂,它是依靠一个单片机控制电脑(ABS电脑)和一个电液控制单元(ABS泵)来实施制动防抱死控制的。当电脑发现某个车轮的制动力太大导致滑移率偏高车轮出现抱死,就通过电磁阀给相应的刹车管路泄压以降低制动力让轮胎恢复附着,实际使用过程中给人感觉它是在快速“点刹”。之所以是“点刹”,就是因为再先进的系统也存在控制精度和反应时间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就找到最佳的控制点并将它始终保持好。

回到你提的问题,在冰雪路面上ABS制动距离的长短和普通路面不一样,冰雪湿滑路面附着力更低,ABS系统所要保持的最佳滑移率相比要更大一点(接近30%)。按我理解,目的是让轮胎能产生更多滑动并在前方搓起一些冰渣雪沫,更利于发挥制动效果。但是,ABS系统的控制参数是固定的,滑移率的设定更多考虑车辆在普通路面上的制动需求,所以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冰雪路面上ABS的制动控制没能得到最佳优化,制动距离会比有经验的司机驾驶无ABS车辆更长一点,它更大的优势在保持车辆稳定和转向受控上,这可能才是真正能救命的东西。

——雷鸣

经常看汽车报道,发现厂家都很在意历史问题,会有很多鼻祖之争。很久以前看到过克莱斯勒称自己的大捷龙是MPV的鼻祖,好像我记得MPV这个称谓起源于欧洲。有点没弄明白,希望《汽车之友》的老编能给个解答,到底哪款车是MPV鼻祖,多谢啦!?

——FanFan0122

在美国,到底克莱斯勒的Voyager(大捷龙)算不算是鼻祖,我们翻翻历史档案就知道了。一般来说,定义某个车型的关键都是面世的时间,比起克莱斯勒Voyager(大捷龙),同一集团旗下的道奇Caravan亮相时间更早——首次发布是在1983年,随后便以1984款的名义推向市场,而Voyager是在1987年亮相,是作为道奇Caravan的长轴距版本(标准版2847mm,长轴版3025mm)推向市场的。紧随道奇Caravan之后,雪佛兰Astro和福特Aerostar便接踵而至。

时间刻度很清晰,北美市场当时对于多功能厢式车的定义是minivan,van就是厢式车,mini意味着车身小,适合家庭使用,这个名称直到现在也如此。其车型特征大致是厢式、前置前驱、多种变化的座椅布局,以及豪华的内装。实际上minivan的诞生与美国在战后快速的人口增长有密切关联,而且在8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进化中,多子家庭也更热衷于舒适性更好的minivan,而像皮卡和SUV更多成为了生产资料。

相比之下,欧洲人就要直白得多,他们把美国的minivan换了种说法,叫MPV,意思是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汽车),并且借助轿车的平台概念打造,无论身材、重量以及车身高度都比美式minivan更有优势。雷诺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MPV车型Espace,在1985年亮相芝加哥车展,当时计划借助控股公司AMC的渠道销售。实际上,从某种程度说克莱斯勒是minivan或者MPV的鼻祖也没错,因为雷诺Espace的设计师Fergus Pollock曾效力于克莱斯勒英国公司,而Espace也在克莱斯勒英国工厂生产,更奇葩的是Espace的前脸格栅和大灯来自于曾经受克莱斯勒控股的Simca公司的车型Simca 1307。

好了,这下明白MPV领域的鼻祖是谁了吧?再补充一点,日本市场的功能车先驱应该算是三菱Chariot,它在1983年2月亮相,这车也就是后来东南投产的菱绅,原名叫Space Wagon,第二代车型在90年代非常流行。

——曾俊夫

猜你喜欢

鼻祖道奇克莱斯勒
飞机发展史
黄易:玄幻小说的“鼻祖”爱谈人生
校车“鼻祖”说
克莱斯勒死灰复燃还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