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味与数学味和谐共生

2015-04-08甘海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圆规画圆圆心

甘海燕

其实,生活味和数学味都是数学教学这道菜肴的两种调料。让这两种味道完美融合,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飞扬,这是大家要尝试实践的问题。

【案例一】《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

师:你会画圆吗?如果没有圆规,我们能画圆吗?

生:能。

师:请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试着画一个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生1:我们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生2:我们利用三角板中那个圆形窟窿,很方便地画了一个圆。

生3:我们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了一个圆。

师:真棒,你们已经自制了一个简易圆规。

生4:我们在绳子的一端系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你们的创造仍然十分美妙!(生热烈鼓掌)

师: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5: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没想到这些方法吧?(生笑)

生6:我觉得,或许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不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

……

思考:数学课不是手工课和传统文化课——学科整合关注思维训练的内化了吗?

这是笔者听的一节新秀课。不难看出,教师做了精心设计。选题面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教师的评价“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可以看出,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这的确是一节很生活味的数学课!但又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首先,数学课终究是数学课,不能成了手工课和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美的同时,一定要将“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发现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成重点。其次,课堂上,学生画圆的方法很多,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但教师只鼓励他们的这种多样,而忽略了将其提升到数学上来。当学生回答了那么多的画圆方法,说出了“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时,教师却从未问过:“为什么要固定绳子的一端?另一端是怎样甩的?”从而将学生引向对圆心、半径、直径的学习。毕竟,“深入地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是数学课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这是一节“过于生活味,少了数学味”的数学课。

【案例二】《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师:同学们准备了圆规,能试着用圆规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学生了解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师:关于圆,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生(自信地):有。

师:大家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一定会对圆心、直径、半径有新的发现。

……

生1:我们小组通过折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生2: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结论。只要不停地画,就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3(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么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

生4: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5:我们小组通过测量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生6: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都相等。

生7: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样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齐):太有道理了!

生8:我们小组通过动手测量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生9: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10: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

思考:这是另一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可以看出,本节课中学生所进行的画圆、折圆、量圆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及圆心特征而开展的有数学思维的数学活动,这些极具生活味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数学化过程。真正做到了整合生活味的数学活动,碰撞理性的数学思维。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因此,要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又应防止以生活化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具有的数学味。人教版教材也越来越重视到这点。修订后的新教材活化了生活经验,突出了数学思考。作为数学教师,要领会教材意图,要依托新教材,努力探求数学教学中生活味与数学味的最佳融合,构建生活味和数学味完美整合的数学课堂,给学生适当的空间,构建内化思维的创造“场”,让学生的思维在“场”中得到极好的锻炼。

(作者单位:广州市钟村锦绣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圆规画圆圆心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圆规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二合一圆规尺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规小姐圆梦记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圆心仍对应圆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