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石桥市节水增粮项目可持续性分析

2015-04-08毕重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石桥市项目区节水

毕重薪

(辽宁观音阁水库管理局,辽宁 本溪 117199)

1 基本概况

大石桥市位于美丽的辽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122°07'30″~122°59',北纬 40°18'~40°56'。南与盖州接壤,北与海城毗邻,东与岫岩相依,西倚营口市并与盘锦隔河相望,地域东西相距89km,南北相距34km。地势东西狭长,东高西低,界限分明。东部山区,中部丘陵,西部平原。交通方便。全市总面积1575km2,其中:耕地面积620.5km2,果园面积253.3km2,林业面积180km2,荒地面积165.3km2,其它面积355.9km2。主要作物是水稻、玉米、果蔬、经济作物。大石桥市各类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522.9km2,有效灌溉面积 468.7km2,其中水田灌溉面积334.3km2,水浇地面积134.4km2。

2 工程状况

2.1 建设内容

大石桥市节水增粮行动2012年实施方案工程,节水灌溉面积666.7hm2,其中玉米实施管道输水灌溉方式566.7hm2,新打机电井30眼,新建井房30座,配QJ型深井潜水泵30台套,埋设干、支管道70.152km,地面管道长24km。西、香瓜实施滴灌方式100hm2,新打机电井5眼,新建井房5座,配QJ型深井潜水泵5台,埋设干、支管道6.61km,滴灌带长1440km,地面管道长10.8m。

2.2 工程投资

大石桥市节水增粮行动2012年实施方案工程总投资898.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市财政资金24.87万元,群众筹资投劳73.33万元。其中:管灌工程投资7373344元,亩均投资867元,建筑工程投资3203234元(水源工程投资2094000元,灌溉工程投资1909234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3480823元(首部工程投资643398元,管网工程投资2687301元),临时工程投资35315元,独立费用投资439215元,基本预备费投资214758元。滴灌工程投资1608675元,建筑工程投资460091元(水源工程投资349000元,灌溉工程投资111091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995938元(首部工程投资134661元,管网工程投资818230元),临时工程投资5520元,独立费用投资100271元,基本预备费投资46855元。

3 效益分析

3.1 增产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彻底改变依靠自然条件的历史,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项目实施前种植玉米566.7hm2,亩产510kg,项目实施后,玉米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66.7hm2,玉米亩产增加到770kg,每亩增加产量 260kg,566.7hm2增产玉米221万kg。按市价1.80元/kg计算,每年可增加收入397.80万元,生产亩成本增加了170万元,每年可增加纯收入227.80万元;西、香瓜滴灌面积100hm2,平均亩产1500kg,按市场价格2元/kg计算,每亩收入3000元,每年可收入450万元,生产亩成本为300万元,每年可增加纯收入150万元。平均每年可增加377.80万元纯收入,经济效益显著。

3.2 年灌溉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每年增加效益377.80万元。年水利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6计,则水利灌溉效益达226.68 万元。

3.3 人均增收指标

项目区内有人口10906人,总水利灌溉效益226.68万元,人均增收208元。

4 经济评价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选用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各项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该项目工程,在经济运行期限内,总投资898.20万元,实现经济内部收益率达到13.69%,经济效益费用比 1.19,经济净现值328.03万元,投资回收年限7.79年。由此可见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主要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工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5.1 水环境评价

项目运行过程中,灌溉水源为地下水,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地下水质较好,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较低,适于饮用及农业灌溉用水。因此该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从水量水质上看可完全满足灌溉要求。项目区内未有较大工业污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88)及《农用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5.2 土壤环境评价

项目区多为壤土、砂壤土、土质较好,土壤较肥沃。项目实施后,通过节水灌溉技术,以适量的水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的灌溉,可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保证了肥料能够及时被作物吸收,达到水、肥、药的高效利用,降低田间排水量,减少田间水、肥、药向河道的排放和流失,也减少了肥料和农药向地下水的入渗和迁移,可避免其在土壤里残留,大大减少了面源污染,有效地减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恶化状况。同时有效避免出现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份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防止其次生盐碱化的发生,遏制水土流失,改善了作物生长土壤环境,利于农业快速平稳发展。

5.3 生态环境评价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项目实施后由于克服了大水漫灌方式,降低了灌溉定额,节省了灌溉用水,缓解了工农业用水矛盾,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对促进项目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善了地下水变化状态。项目实施后,灌水在时间上更均匀,易于作物直接吸收,减少了回渗水量和蒸发损失,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起到了有利的改善作用。

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采用滴灌和管道输水的灌溉方式,把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中,避免地面径流的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由于采用滴灌和管道输水的灌溉方式灌水均匀,不产生径流,对土壤基本不冲刷,可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病虫害。采用滴灌和管道输水灌溉能保证作物适时、适量的灌溉,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田间温差和干燥、减少病虫害。

通过上述论述,由于该项目区气候适宜,植被较好,没有工业污染,同时地下水没有被超采,基本维持本区水量平衡,除干旱因素外,环境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在项目区适宜采用节水工程措施,不仅使农产品增产,而且使项目区及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6 保障措施

6.1 配套措施

为确保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的顺利实施,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成立了大石桥市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按照组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协调电力、林业、交通、国土等部门,结合本地区综合发展规划,整合资金,并且已整合水利、农业、发改委、国土资源开发办等各部门涉及农村水利建设等资金6500万元,财政局从非税收入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资金共500万元,统筹使用,集中安排在节水增粮行动工程项目上,为节水增粮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设施条件。

6.2 技术服务体系

大石桥市2012年节水增粮项目区涉及2个乡镇,7个行政村,每个乡镇下设有水利服务站、农机站和农经站。现项目受益乡镇水利服务站现有专业水利技术人员18人,农业、农机专业技术人员22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意见》等文件的精神,从资金安排、人员保障、机构设立、执法措施等方面统筹考虑。做好经费、编制、人事管理制度等工作的落实,确保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在组织协调水资源管理监测,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与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研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各区域站的技术服务能力。

6.3 技术培训

为了保证2012年节水增粮项目工程顺利实施,长久发挥效益,大石桥市计划在2012年10月份至2013年4月份,积极开展各项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对全市水利、农艺、农机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和受益群众代表进行培训,为“节水增粮行动”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7 结语

综上所述,大石桥市节水增粮项目条件具备、预测经济效益明显、经济评价投入产出合理、环境评价有益、保障措施得力、农民认同程度高、种植经验成熟,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取水合理。

[1]冯国华.内蒙古:节水增粮行动实现多赢效果[J].中国水利,2013(23).

[2]王丽娟,赵彦英.关于“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情况调研[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1).

[3]李建国,生效有.内蒙古“节水增粮行动”实现多赢效果[J].内蒙古水利,2013(04).

猜你喜欢

大石桥市项目区节水
坚持节水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辽宁大石桥市松树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途经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