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势所至 期待突破——访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明安

2015-04-08Reporter谭弘颖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年7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本刊记者/Repor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明安

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并纷纷推出以此为支撑的制造业复兴规划,德国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等等。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是其中十大领域之一。2015年4月23日,CIMT2015的第三天,E1馆工业机器人展区备受观众青睐,不论何时从该馆走过,这边的人气总是很高,足见工业机器人眼下给大家带来的冲击之深、之大。也是在这个馆,本刊记者在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能机器人”)的展台采访到了总经理宋明安先生。

立足之根本

作为西北第一家独立开发和制造智能机器人专业公司,巨能机器人如今也走过了近6个年头了。与前几年相比,如今进军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后起之秀。然而工业机器人技术门槛较高,新兴的这些企业并不能轻松立足甚至超越。“不管做本体也好,做集成也好,都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可,也就是我们需要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宋总认为,“巨能机器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增长55%以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处在目前工业机器人‘大热’的背景之下,整个行业的增速和增幅都比较大;而另一方面,则还是要归功于巨能机器人的‘早有准备’——入行较早。”确实,巨能机器人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宋总说:“工业机器人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再到安装调试,现场、环境、工艺、人员等等因素,都需要整合。要想真正入行,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毅力。巨能机器人在2011-2012年期间,其实也经历过这个痛苦阶段。”

“巨能机器人70%左右的业务是桁架机器人的制造,30%左右则是关节机器人的集成应用业务。”宋总介绍道。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分两大类:直角坐标机器人和关节机器人,其中,桁架机器人是大型的直角坐标机器人,也称龙门式机器人。在加工要求越来越高速、高精的如今,桁架机器人在上下料过程中快速、精确、严格按照信号流顺序来控制,适用于高速、批量、大型的零件加工柔性生产线,可以说应用范围很广。巨能机器人以零部件加工为对象,开发满足加工自动化要求的门式机器人、关节机器人、物流及检测系统等核心组件。从加工自动化单元到自动化生产线,乃至少人化、无人化的自动化工厂,巨能机器人都能实现。

成功之奥秘

“巨能机器人为某公司提供的缸套自动生产线自动生产线去年完成交付,这一项目获发改委智能化、数字化专项。2014年,巨能机器人智能化工厂方案已交付的就达11个。”宋总介绍到,“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一行赴宁夏对两化融合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时,考察了我们巨能机器人,称赞我们是‘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其实从前几年的报道看,2013年的时候,巨能机器人所完成的自动化项目也就总共在160个左右,而如今,这一数据已猛涨到近500个。可见其增速、增幅之巨。

展会短短几天,巨能机器人不断签下大单。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效,宋总认为,一方面是巨能机器人把“可靠性”做到了,一方面是巨能机器人做到了“个性定制”。“可靠性”是自动化产品最核心的指标,所以从前期的技术交流,交付前的多次评审会审,交付后的24 h在线支持和现场服务等,巨能机器人都竭其所能去做。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巨能机器人去年5月举办的“开放月”活动,而今年6月,宋总介绍到同样的活动也将在银川举行。“个性定制”作为如今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模式,其概念被广泛引申,甚至滥用。然而,对于巨能机器人来说,其产品不管是自动线还是自动化单元都是根据用户的产品而定制的,这“个性定制”自然名副其实。宋总指着展台中的那些门式机器人告诉笔者,这是一个为汽车企业生产提供的个性定制产品,这是为……宋总认为,在满足国内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巨能机器人作为本土企业,会更有优势。

前行之明路

宋总说:“德国2012年提出‘工业4.0’,而我们国家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让大家看到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统一认识,要认真地思考去如何执行。前几天,很多同行在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MES2015)后和我交流,说在展会上看到了许多硬件、软件和工厂结合的技术展示,这让我更觉得我们行业应该成立一个平台,制定标准。”其实在CIMT2015召开之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分会已成立,巨能机器人是该分会理事会成员之一。而巨能机器人还起草制定了企业产品标准《GS型系列桁架机械手》和《R型工业机器人》企业标准。“德国工业最大的突破就是制定了标准,让企业互通互联;我们国家现在做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参与者,就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标准,让大家共同配合,”宋总笑道,“也更需要你们这些专业媒体做好宣传、号召工作!”

工业机器人由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围绕这些构成有着全套的技术。宋总说:“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技术走向,我认为有两项技术很重要:一是智能化,目前控制器已具备和用户的管理软件融合,比如手机、电脑等;二是无线传输,这是对大型生产线中的拖链、电缆等的限制的突破,因为这项技术有衰减效应,目前巨能机器人能做到的最远距离是300 m。”

对于公司2015年的计划,宋总说:“除了要保持50%以上的增长外,巨能机器人要在几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一是3C行业,这个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甚至可以说是爆发性的提升,但这个行业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发展迅速、变动频繁,突破点比较难以找到;二是锻造行业,铸造行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迫切需要自动化的导入;三是要实现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工厂、方案,2014年我们的成绩是11个,2015年我们的目标是翻番。”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