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北美洲可能面临丙烯过剩的形势

2015-04-07程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伍德丙烷丙烯

简 讯

中国和北美洲可能面临丙烯过剩的形势

伍德·麦肯锡公司预测全球丙烯产能将由当前的1.09×108ta增至2030年的1.65×108ta,促使历史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4年,1 200亿美元的全球丙烯市场一直处于供应短缺状态,这是传统的蒸汽裂解制乙烯和炼油厂生产燃料副产丙烯供应未跟上全球丙烯需求增长步伐的结果。这种供应短缺的形势在中国尤为严峻。在中国,丙烯需求增长超过了对传统丙烯来源的投资。在北美,由于蒸汽裂解装置的原料转向来自页岩气的乙烷,也导致副产丙烯产率下降。传统来源丙烯供应的不足,导致其它丙烯生产技术获得大量投资来增加全球丙烯供应,这些技术包括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和丙烷脱氢(PDH)。除了在中国和北美这增加了近期供应过剩的风险之外,未来5年内对这些技术的投资可能会永久改变全球丙烯的供应格局和市场定价机制。

PDH技术主要用在北美。除了几家公司考虑建设新的PDH装置及其扩能之外,陶氏化学和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公司每家都花费10亿美元以上建设新的PDH装置,并将在2016年投产。这两套新的PDH装置投产后,市场供应将趋于饱和,这可能会导致北美丙烯价格下降。尽管过去4年丙烷价格很低,PDH利润丰厚,但是伍德·麦肯锡公司认为新的PDH装置以及新的丙烷出口码头投产后会扭转丙烷价格低的局面,使丙烷价格回升,丙烷和丙烯的价差会重归历史最低水平。为了避免丙烷原料价格上升给PDH装置带来的风险,BASF公司正在投资MTP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经甲醇制取丙烯。在2005—2030年间,北美供应中,来自PDH和MTO-MTP的丙烯的市场份额将从零增至25%以上,而且这种变化将是丙烯市场供应格局的永久性变化。

作为目前最大的丙烯及其衍生物的进口国,中国正在寻求长期的丙烯自给自足战略,主要通过建设PDH装置和以煤为原料的MTO和MTP装置来保障丙烯的供应。2013年,天津渤海化工公司投产了中国第一套PDH装置,2014年还有4套新的PDH装置计划投产,另外还有十多套PDH装置正在规划中。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在2010年投产了中国第一套MTO装置,到2014年年底中国将有13套MTO装置,还有十多套在规划中。中国国内的这些投资导致亚洲的丙烯价格已经开始下降。伍德·麦肯锡公司预计,在2005—2030年间,来自于PDH和MTO-MTP技术的丙烯市场份额将增至中国全部丙烯产能的45%,使中国丙烯自给自足,并对韩国、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等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为目的的丙烯生产商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是目前中国丙烯衍生物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一些民营的丙烯衍生物生产商想减少其对于进口丙烯的依赖以及摆脱国有大型企业生产的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也推动了中国专产丙烯产能的发展。

在欧洲,丙烯供应的缺口仍然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欧洲打算从美国进口乙烷,可能导致裂解炉原料变轻。另外,欧洲现有2套PDH装置,但新建PDH和MTO-MTP装置在欧洲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程薇摘译自Oil & Gas Journal,2014-09-30]

猜你喜欢

伍德丙烷丙烯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苯丙烯菌酮
打瞌睡的房子
打瞌睡的房子
澡缸里的国王
流化床丙烷脱氢反应段的模拟及优化
丙烷制冷压缩功耗分析
伍德时
液化气中的丙烯含有的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