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工程移民种植业发展模式探讨

2015-04-07

水力发电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电工程种植业集约化

吴 建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水电工程移民种植业发展模式探讨

吴 建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分析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弊端,结合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特点,综合考虑市场、生产资料、种植技术、销售信息等多方面因素,探讨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通过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市场引导、提高科技化程度等手段带动移民提高种植业产业化水平。

水电工程移民;种植业;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

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而水电工程建设通常伴随大量耕地被淹没,移民安置后,配置的耕地很难达到原有水平,安置区耕地的海拔、气候、水源条件等与原有耕地有一定的区别,库区传统的种植业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局。而且,水电工程移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谋生技能单一,承受风险能力低。在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的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家庭的基本生活物质来源,还承载着养老和就业的保障功能[1]。在这种情况下,探讨种植业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传统种植业发展模式

水电工程建设区域多处于深山峡谷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传统的种植业发展模式以自给自足为主,缺乏市场导向,难以形成产业化;水利、交通等种植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以家庭作业为主,移民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小,田间管理的各个过程均由移民单独完成;欠缺社会化服务体系,生产资料供应、生产、销售等过程缺少服务机构和系统;种植业收入与外出务工相比差距较大,移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因此,传统种植业发展模式有待改善。

2 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

(1)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适度的发展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控制市场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在任何经济领域中,企业都存在一个“最合理规模”问题,农业发展亦是如此。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从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3]。种植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具有的特点:一是将资金、技术、人力集中投放到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能够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农业总产出的持续递增;二是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效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覆盖市场、占有市场,提高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三是规模化生产可以大幅提高机械化利用程度,细化的专业分工充分解放劳动力。

(2)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在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中,这种“乘数效应”尤其明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产品生产、流通提供极大的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涵盖交通、水利、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与生产资料采购、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种植业全过程均联系紧密。

(3)市场导向,产业化程度高。种植业产业化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定单、合同等契约,与龙头企业连在一起,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种植业产业化具有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组织社会化的特点,它用现代工业化管理方式,企业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或精加工来实现增值,农产品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定单或合同,按照龙头企业要求,中介组织来为企业提供优质生产原料,满足龙头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从而表现为龙头企业对农副产品优质、安全、专用、标准、规模等特点[4]。

(4)物流渠道畅通。现代农业物流是在分析、研究现代农业的涵义、特点、特征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 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流动[5]。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的物流渠道畅通,产品商品的市场反应速度,交易成本低,营销周期短,服务水平高,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科学流动, 达到供、产、运、加、销有机衔接, 使各个阶段与市场之间联结成系统化运转状态。

(5)科技化程度高。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具备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应用机制,创新过程畅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快;信息化水平高,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种植技术、作物品种、农业政策、灾情、供应销量等信息,及时发布产品供销信息,灵活利用网络平台开展B2C、C2C 等业务;从业人员技术素质高,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新技术,创新意识强。

3 水电工程移民种植业发展模式对策

(1)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形式主要有返租倒包、大户直包、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移民自调等[6]。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在不变更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权益机制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使移民安置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是促进安置区集体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董晓霞等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生产地到消费中心地的交通质量(时间距离)对地区果蔬种植面积的影响明显大于地理区位的影响[7]。虽然水电工程所处区域偏僻,地理区位优势差,但可通过发展基础设施进行弥补。应充分利用移民资金,积极争取各种政策资金发展农田水利等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耕地、水资源保护,不断改善种植业基础生产条件,为机械化、集约化等的发展夯实基础。

(3)加强市场导向,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重点在品牌上和规模生产上做文章。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带动移民致富。加大对外拓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注重对外拓农业基地的技术指导,加强对外拓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建立外拓农产品绿色通道,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外拓农业[8]。

(4)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充分发挥移民安置区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优势产业,倡导无公害化生产,打造区域品牌,提高种植业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5)提高种植业的科技含量。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建立种植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体系。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移民合作社介入种植业技术推广,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新型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用现代种植业技术改造以高产为中心的传统种植业技术,创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6)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市场预测分析、生产资料供应、种植技术、销售信息等等。应大力发展移民安置区的现代物流业,建立和改造区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构建各类营销平台,建立网上交易,利用各种现代手段,提供全方位的种植业信息服务,培养一批专业购销大户和种植业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联结市场与移民的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培育以移民为基础的专业合作社并加强其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带动移民提高产业化水平。

4 结 语

传统种植业模式能够维系移民从事传统职业,但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难以实现移民安置目标。新型种植业发展模式众多,涉及面广,考虑因素多,因此还有待于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

[1]施国庆, 徐俊新, 孔令强, 等. 水电工程移民农业安置模式风险研究[J]. 人民黄河, 2008(4): 1-2.

[2]袁飞才. 集约化经营与规模管理[J]. 中国城市金融, 1996(9): 49-50.

[3]陈星, 宋浩昆.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的探讨[J]. 资源产业经济, 2011(9): 40-42.

[4]赵海荣. 集约化经营土地的新探索[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 43(1): 126-127.

[5]邓干生, 张思华, 朱洪敏, 等. 构建湖北新型高效种植业产业体系之研究[J]. 作物杂志, 2004(6): 5-8.

[6]张建东, 王冬梅, 陈学锋. 浅谈农业产业化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对策[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6): 110-112.

[7]董晓霞, 黄季煜, Scott Rozelle, 等. 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J]. 管理世界, 2006(9): 59-63, 79.

[8]汪光年. 浙江省种植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07.

(责任编辑 王 琪)

Discussion on Planting Development Modes of Hydropower Project Resettlement

WU Jian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angzhou 310014, Zhejiang,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power project resett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lanting mode is explored 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market, production resource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ale informa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e planting industrialization for hydropower resettlemen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intensive management, large-scale production, facility improvement, strengthening market guidance and im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hydropower project resettlement; planting; development mod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2015-07-13

吴建(1985—),男,安徽庐江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片地移民安置有关工作.

D632.4;F307.1

A

0559-9342(2015)09-0066-03

猜你喜欢

水电工程种植业集约化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水电工程设计投资控制经验
水电工程场地地震动确定方法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
BP神经网络在水电工程投资估算中的应用
水电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
论县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的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