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检制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2015-04-06刘爱国尉玉华

山东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质检员质量检查班组长

刘爱国,尉玉华,宋 涛

(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山东 济南 250100)

质量检验是一项繁重、细致的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活动。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每一个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操作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操作者自检、自控及班组长、质检员分级把关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三检制”是非常必要的。

1 建筑生产行业对三检制度的基本要求

三检制通常是指三级检验制度,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三检制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三检制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以施工班组长为责任单位的“三过程检验”,即检查上过程,保证本过程,服务下过程的检验活动;二是工程质量三级检查制度,即“自检、质检、监检”三级检查过程,各级责任单位分别设立专职质检员;三是施工单位采取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工程建设行业通常所指的三检制一般是指“自检、互检、专检”三级检验制度。

自检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操作人员按作业任务书、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要求,随时进行自我检查并整改的过程。互检即交接检验,上道工序的施工班组完成任务后向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交接检查验收。交接检验一般包括不同工种间的工序交接检验、总包分包间的交接检验、隐蔽项目交接检验、成品半成品保护交接检验。工序间的交接检验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艺情况、工序完成后的清理和成品保护等,交方填写“交接检查表”,检验合格的由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经理带领专职质检员会同工长或施工队长、班组长进行专检,专检以最小的质量检验、评定单元为基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进行该项任务质量核验之前,首先要检查班组自检、互检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督促生产班组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专职质检人员在核验评定质量等级时,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认真检查成品质量,严格把关,同时核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做好检验记录并评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复进行三次检验,分不清检验重点

有些技术人员把“三检”理解为检验三次,简单的理解为需要重复进行三次检验,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三检制与岗位责任制是相伴相随的,由于施工单位内部有管理层级的变化,施工任务也是逐级下达的,下级对上级负责。一项具体的施工任务完成后,责任单位首先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上一级申报验收。由此可知三检记录不一定是三级检验,有可能是二级检验,也有可能是四级检验,检验的级数是由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层级设置和施工任务分解决定的。初检就是施工班组自检,终检就是专职质检机构的检验与评价。

检查施工记录档案时施工单位一般会提供3张自检记录,分别表明是初检、复检、终检。经过仔细比对3张记录表的检验项目、检验频率就会发现,3张记录表是雷同的,不同的仅仅是记录的数据偏差略有差别和检验人员的签名不同。这种做法就是把“三检”理解为重复进行三次检验。

2.2 以联检代替三检

有些技术人员把“三检”理解为初检、复检、终检的“联合检验”,只要各级负责人共同参与即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组织一些联合检验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应以联合检验取代三检制。以联合检验取代三检制一般表现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张三检记录表,表尾由初检、复检、终检负责人分别签字。这种做法没有反映出不同管理层级的岗位责任差别,实际上就是一份终检记录。

2.3 注重书面材料的编制,忽视质量隐患排查

为了贯彻落实 “三检制度”,有些单位要求提供三检记录资料,这有利于倒查施工内容、质量状况,可以准确地评价工程质量等级,及时发现质量隐患。然而,有些单位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提供三检记录,资料中记录的不是实际发生的检验数据和验收意见。这种问题的根源是没有落实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实交接检验制度,在没有确认前道工序合格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开始后续工程施工,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岗位责任管理

“三检制”的核心思想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承包人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直属项目经理领导。《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279号)》第二十六条规定 “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施工单位承接了施工项目后应按照投标承诺做好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划设计,在工地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承包人应严格按《技术条款》的规定和监理人的指示,对工程使用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以及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作好质量检查记录。在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时,应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技术员、施工队长、班组长等主要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和职责范围、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考核奖惩办法,切实堵住形成质量隐患的漏洞。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督,施工单位申请开工时,如果不能提交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监理单位不予批准开工;施工单位申请验收时,如果不能提交三检记录资料,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自评意见不予复核认定,不予计量和支付。

3.2 认真做好项目划分工作

在组织项目划分时,施工单位应积极地提出个人的意见,不能消极服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安排,特别是要根据本单位拟定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具体的工艺流程,将施工区段的划分和单元(工序)的划分衔接好,避免工程施工和检验活动之间的干扰,也便于落实施工队长、班组长的岗位责任,便于质检员组织检测。

3.3 做好三检工作流程和记录资料式样编制

施工单位在落实三检制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既有思想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思想上不重视自然很难落实到位,如果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同样无法落实。单从技术角度讲,要落实三检制度首先要做好工作流程和记录资料式样的设计,明确记录填写的具体要求,让施工班组长、队长、技术员做到有章可循。

质量保证体系的编制主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完成,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 结语

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是目前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通病,究其根源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所致。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需要施工单位落实岗位责任制,其次需要有关工程参建单位积极配合,特别是建设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督指导,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猜你喜欢

质检员质量检查班组长
质检员工作模式优化的思考与探索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我的爸爸是质检员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用心做好茶
质检员
怎样当好班组长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