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改革方向探析★

2015-04-05林于廉张银会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后勤社会化

林于廉 王 静 张银会*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改革方向探析★

林于廉 王 静 张银会*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从高校的物业管理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改革的现状,总结了各高校在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成功典范,提出了物业管理的改革方向和策略,有助于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改革方向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变革中,社会物业管理的模式逐渐进入高校,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特殊性的高校物业管理体制。

1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高校物业管理是指专门的管理部门、机构受学校和师生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契约规定,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通过经济手段对物业实施统一的专门化管理,并向学校或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1]。高校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和劳务上具有社会公共服务[2]的特点,社会成本和收益很难进行量化的计算,除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收益外,高校物业管理费用的核算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计算,因此在管理成本上存在核算的模糊性。

2 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 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高校的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着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物业管理、半社会化的企业物业管理和传统的计划管理三种状态。半企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没有完全脱离学校的行政管理,具备企业和事业的两重特点,物业管理的实体权属于学校,难以脱离学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和提高运行效率。

2.2 高校物业管理中的问题

1)产权关系变革滞后。高校物业管理的矛盾复杂,产权关系变革滞后。很多高校的后勤集团没有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参与物业管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造成核算模糊,竞争能力差,绝大部分停留在后勤行政管理层面,社会化程度低。

2)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管理观念滞后是我国各高校的物业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受到传统的后勤服务模式的影响,物业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意识上存在误区,将物业管理的工作等同于“铁饭碗”“大锅饭”的模式,服务意识差,不能达到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3)经费短缺。高校物业管理的经费短缺,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高校成立物业管理实体企业后,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但很多高校的管理经费没有增加,给高校的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造成很大的阻力。

3 高校物业管理实例

1)清华大学物业管理。清华大学的物业管理中心由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更名而来,在原有的高校后勤总务处的基础上,实现了物业管理中心的社会化。从2002年开始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以创造一流环境,践行服务育人为中心使命,按照事业单位的企业管理模式,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树立企业“尊重、协作、敬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2)浙江大学物业管理。浙江大学新宇集团是国内最早涉足校园物业专业化管理的后勤企业,是浙江大学所属的一家投资、经营、管理、服务为一体、跨区域的大型综合现代企业集团。2000年浙江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顺应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浙江大学新宇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新宇集团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针,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绩。

3)重庆市各高校物业管理。重庆虎溪大学城区采用引进社会物业管理公司——重庆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各校综合管理模式,分别担任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虎溪校区的物业管理工作。采用这种就近区域多校联合的物业管理模式,可以节约物业管理的成本,互相学习各校的管理成功的经验,同时,各个学校间的物业管理形成竞争机制,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共同发展。

4 高校物业管理的新思路

1)明晰产权,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高效物业管理中最难解决的是产权问题,新的物业管理模式是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规范完整的法人实体。高校的物业管理实体应该从高校走出去,按照《公司法》独立运营,成为完全社会化实体。这种物业管理实体和高校的关系是委托管理型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实体没有产权,只是根据契约规定为高校提供服务,但高校物业管理实体不是一般的社会实体,仍然具有教育属性,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化。

2)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广州大学城自2003年启动至今,已经有十所高校入驻。在大量学生入住大学城时,宿舍管理引进了物业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朋友式的服务。中山大学生活区的物业管理由珠海保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广州外国语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宿舍的物业管理委托给大众物业管理公司,这些宿舍管理员同时兼顾心理辅导,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宿舍物业管理的义务服务范围,提供微笑式的服务。创建了高校物业管理的特色管理体系。

3)建立低碳生活,打造绿色校园。高校物业管理改革的方向,不仅在于取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实行科技和绿色的物业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江南大学物业管理中心以“奋勇争先,服务发展”为主题,开展优质服务月系列活动,开展为学校各楼宇和学生宿舍清洗空调过滤网、电风扇等的活动,关爱师生健康、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洁净空气,是低能环保的建设工作,成为学校物业管理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4)建立后勤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立高效后勤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是以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工具,采用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将后勤物业管理的对象与业务纳入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人事、财务、维修等的综合管理,提高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设立网站,实现日常工作的信息化,在后勤集团网、中南大学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网页上为学生提供各项服务办事指南,通过网络解决师生困难,在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5)拓宽资金来源,改善经营状况。自1999年扩招至今,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从2006年以后高校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家财政型教育经费年平均的支出占全国总GDP不到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相对于不断扩大的高校招生规模,对于后勤管理的资金投入依靠学校的行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5 结语

我国高校的物业管理在社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正在迅速的发展,在实现物业管理实体企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产权关系变革滞后,物业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经费短缺等问题。高校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仅需要学习国内高校物业管理成功的典范,更重要的是抓住当前的机遇,走向国际市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高校物业管理。

[1] 谷建国,李 勇.高校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7(11):86-87.

[2] 林 屹.浅析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52-53.

Analysis on reform direction of proper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Yulian Wang Jing Zhang Yinhui*

(Chongqing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areerAcademy,Chongqing400072,China)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er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property management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of each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successful model, proposed the reform direction and strategy of property management,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per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operty management, service consciousness, reform direction

2015-01-08★:基于专业交叉融合的高职路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林于廉(1971- ),女,博士后

张银会(1970- ),女,副教授

1009-6825(2015)08-0235-02

G471

A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论物业管理企业外包服务及监督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