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武松的特性及嫁接繁育技术
——以大同九梁洼林场为例

2015-04-04赵雁春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樟子松特性

赵雁春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高山林场,山西 大同 037006)



彰武松的特性及嫁接繁育技术
——以大同九梁洼林场为例

赵雁春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高山林场,山西 大同 037006)

彰武松是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于2005年从辽宁省引进的针叶树种。笔者从彰武松的起源、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3个方面介绍了彰武松的特性,并在山西省大同市九梁洼林场以樟子松为砧木、彰武松为接穗进行了嫁接试验,总结了彰武松嫁接繁育的关键技术,为山西省北部地区丘陵风沙区、龙岗火山厚土区彰武松的繁育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 彰武松; 特性; 嫁接技术; 樟子松

1 彰武松的特性

1.1 彰武松的来源

彰武松(Pinus.densifloravar.zhanguensis)是由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10月在辽宁省章古台区域内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发现,并由东北林业大学聂绍荃、袁晓颖教授定名,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

1.2 彰武松的形态特征

彰武松为高大常绿乔木,树皮呈灰黑色,鲮片状开裂。针叶长7 cm~15 cm,针叶长短隔年交替;针叶直或稍扭曲,扭曲时和油松极为相似;2针1束,也有3针1束,颜色和油松相似。树脂道边生,3个~9个。种子长5 mm~7 mm,黑色,千粒重21.4 g,连翅长2.0 cm~2.2 cm.雌雄同株,花单性,5月下旬开花。雄孢子叶球初期颜色为绿色,后逐渐变红;球果幼时下垂,翌年9月成熟,是适应性很强的速生树种。

1.3 彰武松的生物学特性

彰武松属前期生长型树种,苗高生长呈S型曲线,全年最大生长量出现在5月上中旬;地径生长比苗高生长晚10 d左右,全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以春季生长为主;主根生长和地径生长交错进行,和苗高生长基本同步。经过10余年的无性嫁接繁殖试验,彰武松的树高、地径生长量均大于樟子松,且彰武松的抗病性强,对土壤、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三北”地区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已在辽宁、新疆等地进行试验推广。

2 彰武松嫁接繁育技术

山西省杨树局于2005年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彰武松接穗,在示范苗圃内以樟子松、油松为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并获得成功。因此,杨树局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彰武松种条(苗)。2009年,笔者在九梁洼林场进行樟子松嫁接彰武松试验,取得良好成效。与樟子松相比,彰武松生长快,抗旱、抗寒性强,无明显病虫害。

2.1 嫁接地概况

九梁洼林场位于山西省北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边缘,地理坐标113°33′E,39°57′~40°17′N.林场地形复杂,平川、龙岗、丘陵相间,东与河北省接壤,南与落阵营村场营林区毗邻,西临大同县西坪镇,北通阳高县城关镇。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1 000 m~1 200 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高寒,干瘠,多风,昼夜温差大。年均温6.5 ℃,极端最高温37.7 ℃,极端最低温-29.1 ℃,年积温2 811.4 ℃.年均降水量384 mm,蒸发量1 940.3 mm,年日照时长约2 800 h,无霜期约150 d.

项目实施地点在大同县瓜园乡境内的九梁洼林场九二分区54小班,面积13.33 hm2.土壤为栗钙土地,养分贫瘠,土层为厚土层,立地条件较差。

2.2 整地

2010年4月,采用人工穴状整地,规格60 cm×60 cm×60 cm,品字形排列,熟土回填,做人工小背阴。

2.3 砧木

1) 砧木定植。选樟子松为砧木,樟子松来源于本场梁营苗圃,为带土球移植大苗,苗高50 cm~70 cm.起苗前苗木灌足底水,随起随运随栽。株行距2 m×6 m,与沙枣隔行混交栽植。栽后浇水2次,扩穴除草1次,防治病虫害1次。

2) 砧木选择。选择生长健壮、高60 cm~100 cm,苗龄4年生~6年生的樟子松苗作为嫁接砧木。樟子松当年高生长不低于15 cm.

2.4 接穗

选择彰武松生长健壮、顶芽饱满的当年生枝条作接穗,单根接穗长15 cm~20 cm.采集后及时贮存于保温箱内,用冷藏车直接运输到嫁接地。运回嫁接地后置于保温箱贮存于地窑内,温度控制在0 ℃~5 ℃,可放置冰冻矿泉水,使其保持低温状态。

2.5 嫁接

1) 嫁接时间。嫁接在7月中旬前完成。

2) 嫁接方法。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髓心形成层接法进行嫁接。将接穗用利刀削成舌形,前面平滑;然后将砧木削成与接穗对应的平滑切口,对接后用有弹性的塑料条绑扎严实。野外幼树或苗圃容器苗均可嫁接,嫁接成活率可达85%以上。沙地造林时株行距为2 m×3 m或2 m×4 m,可与山杏、五角枫等进行带状混交。雨天或晴天高温(高于30 ℃)时不宜进行嫁接。

2.6 彰武松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应按时浇水,以促进彰武松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初期彰武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接穗本身所含的养分,随着苗木的生长发育,气温不断升高,苗木水分消耗逐渐增加,应及时浇水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以免影响其树种成活。抹芽一般在5月初进行,此时接穗顶芽逐渐萌芽,应将砧木顶芽、侧芽剪掉,再用铅油涂抹伤口。5月末至6月初进行第1次松绑,7月中、下旬进行第2次松绑,同时将所有超过接枝高度的轮生枝的顶芽、侧芽剪掉。彰武松当年生枝条剪断后可促进不定芽的生长,形成一些幼小枝条。因此,秋季再剪砧1次,切忌将营养枝1次全部剪断,否则会影响接枝越冬以及成活。在嫁接后90 d左右或第2年春(接枝芽萌动前)解除包扎的塑料条,并剪去砧木的主枝和部分侧枝的顶芽。由于嫁接成活后几年内,接穗高生长量小于砧木侧枝的生长量,接穗的主枝易被侧枝取代,故嫁接后应连续3 a~5 a进行树势管理。每年早春要进行1 次修剪,剪除影响接穗生长的侧枝顶端,使其正常生长发育。成活后解除捆绑,及时除草以保证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

[1] 黎承湘,张学利,刘淑玲,等.彰武松生长及适应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11(1):122-123.

[2] 翟明普.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3] 叶晓梅.彰武松嫁接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2(6):100-101.

[4] 史文中.彰武松嫁接繁殖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3(3):44-45.

[5] 李先萍.彰武松嫁接繁育技术要点[J].林业实用技术,2010(7):26-27.

Characteristics and Grafting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of 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uensis——A Case in Jiuliangwa Forest Farm in Datong

Zhao Yanchun

(GaoshanForestFarm,PoplarHigh-yieldingPlantationExperimentBureau,Datong037006,China)

Pinusdensifloravar. Zhanguensis was a new variety introduced from Liaoning Province in Shanxi Poplar plantation Experiment Bureau. The author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s ofPinusdensifloravar. Zhanguensis from orig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the experiment of grafting thePinusdensifloravar.Zhanguensis onPinussylvestrisas stock in Jiuliangwa forest farm in Datong in Shanxi Province, summaried the key technology of grafting and breeding to provide technology guide of grafting and breeding in hilly sandy and Longgang volcano thick soil area in northern region in Shanxi Province.

Pinusdensifloravar. Zhanguensis; Characteristics; Grafting technology;Pinussylvestris

2015-02-13

赵雁春(1979— ),男,山西天镇人,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助理工程师。

S791

A

1007-726X(2015)02-0036-02

猜你喜欢

樟子松特性
声音特性的识与辨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正确认识声音的三大特性
色彩特性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