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及9种模式生物中ORAOV1蛋白的多维度特征分析

2015-04-04马子洋姚靖歆周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00069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山东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口腔癌猕猴豚鼠

马子洋,姚靖歆,周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00069;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人类及9种模式生物中ORAOV1蛋白的多维度特征分析

马子洋1,姚靖歆1,周萍2
(1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口腔癌过度表达序列1(ORAOV1)蛋白在人类与猕猴、大鼠、小鼠、家猫、家犬、金仓鼠、豚鼠、原鸡、非洲爪蟾9种模式生物中的特征,寻找宜用于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动物模型的模式动物。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ORAOV1蛋白提取以下特征:氨基酸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立体结构,并与9种模式生物ORAOV1蛋白的上述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在9种模式生物中,豚鼠ORAOV1蛋白在氨基酸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及立体结构与人类最为接近,最宜于建立OSCC动物模型。结论人类ORAOV1蛋白具有137个氨基酸,位于微体,亲水,性质稳定;豚鼠与人类ORAOV1蛋白各特征相近,最宜用于建立OSCC动物模型。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癌过度表达序列1蛋白;动物模型;生物信息学

口腔癌在各种癌症中发病率占第6位,以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为主,其恶性程度高[1,2]。从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3]。口腔癌过度表达序列1(ORAOV1) 是OSCC的重要候补癌基因,参与口腔黏膜的癌变、癌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调控[4]。生物信息学可用于研究序列、进行蛋白质分析,在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尤其重要[5,6]。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们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与猕猴、大鼠、小鼠、家猫、家犬、金仓鼠、豚鼠、原鸡、非洲爪蟾共9种模式生物OSCC细胞中的ORAOV1基因及蛋白进行分析,以寻找适于OSCC研究的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核苷酸检索工具Nucleotide进行多物种ORAOV1核苷酸序列检索,得到人类及9种模式生物ORAOV1序列,人类NM_153451.2,猕猴NM_001194174.1,大鼠NM_001107565.1,小鼠NM_028184.3,家猫XM_ 006937628.1,家犬XM_005631376.1,金仓鼠XM_ 005064111.1,豚鼠XM _003468322.2,原鸡NM _ 001031186.1,非洲爪蟾NM_001097853.1。

1.2方法使用ncbi nuccore获取ORAOV1序列,ebi fasta、ebi clustalw2分析ORAOV1基因进化的亲缘关系,expasy protparam分析ORAOV1蛋白理化性质,expasy protscale分析蛋白亲疏水区,hgc psort分析蛋白亚细胞定位,ibcp sopma、expasy swissmodel分析蛋白立体结构。

2 结果

2.1ORAOV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豚鼠、猕猴、家猫、大鼠、小鼠、金仓鼠、原鸡、家犬、非洲爪蟾的ORAOV1蛋白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别为137、232、 206、222、151、136、140、112、137个氨基酸,比对分数分别为90.51、83.94、79.56、78.1、77.37、76.47、66.42、60.71、52.55。根据clustalw2工具绘制分析人类与9种模式生物ORAOV1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发现在进化同源性上猕猴和人类接近,在氨基酸序列长度及相似程度上豚鼠和人更为接近。

2.2ORAOV1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结果及综合比对分数见表1,其中综合比对分数越接近0,该生物ORAOV1蛋白整体性质与人类越接近。豚鼠、原鸡、金仓鼠、小鼠ORAOV1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与人类更加接近,家猫、猕猴相差较远。在同源性上,人与猕猴较接近,但癌变蛋白长度相差较大,氨基酸的组成和数量相差甚远,从根本上造成了它们基本理化性质的不同。

2.3ORAOV1蛋白的亲疏水性人类ORAOV1蛋白亲水性最强分值为-2.533,位于肽链第76位的丝氨酸;疏水性最强分值为2.000,位于肽链第85位的亮氨酸;在第16~45位、70~80位、91~115位有明显亲水区。总体来看,整条肽链呈现出较强的亲水性,推测其为可溶性蛋白。人类与豚鼠、家猫、小鼠、大鼠的ORAOV1蛋白的总体亲水性平均系数相近,这四者中豚鼠和人的该蛋白亲疏水区域位置基本一致,亲水性分值较接近。

2.4ORAOV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人类ORAOV1蛋白存在微体的概率为0.640,存在细胞质的概率为0.450,存在线粒体基质或存在溶酶体的概率均为0.100。因此该蛋白最有可能位于微体上。与其他9种生物的ORAOV1蛋白比对,同在微体上的有犬、豚鼠、大鼠。

2.5ORAOV1蛋白的立体结构人类ORAOV1蛋白二级结构有四种,分别为α-螺旋(占51.82%)、延伸链(占8.03%)、β-转角(8.03%)和无规则卷曲(32.12%)。其与豚鼠、原鸡、金仓鼠、小鼠、非洲爪蟾ORAOV1蛋白的二级结构类似,非洲爪蟾与人最相似。人类、豚鼠、金仓鼠ORAOV1蛋白三维结构极其类似,非洲爪蟾有相似度,猕猴差别极大。

3 讨论

口腔癌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以OSCC为主,大多采用手术切除原发灶治疗,5年生存率约50%[7,8]。近年来,OSCC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发现微小RNA、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片段、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等都对OS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9~11]。研究表明,ORAOV1、IKBKB、FADD等基因有助于OSCC的发展[12]。其中ORAOV1是一种OSCC候选基因,其蛋白对癌组织大小、恶性程度等起着关键作用,抑制ORAOV1的表达可以直接抑制OSCC癌细胞的生长[13]。模式生物是在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明显性状、繁殖力高等特征的生物,是建立动物模型、研究疾病的平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模式生物被用于癌症研究,如斑马鱼用于抗癌药物研发[14]。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和9种购买饲养方便、口腔空间结构宜于操作观察的模式生物ORAOV1基因及蛋白进行多维度分析与比较,其结果对OSCC动物模型建立与致病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人类ORAOV1基因序列长度2 544bp,其蛋白有137个氨基酸,位于微体,亲水,性质稳定。将人类与猕猴、大鼠、小鼠、家猫、家犬、金仓鼠、豚鼠、原鸡、非洲爪蟾共9种模式生物ORAOV1蛋白的各种性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物种ORAOV1蛋白性质上的差异与进化上同源性的远近并无绝对联系,且没有一种生物的ORAOV1蛋白能在各种性质上与人类完全相同。在9种模式生物中,猕猴ORAOV1蛋白同源性虽与人类最近,但该蛋白的其他特征与人类差别较大,因此不宜用于建立OSCC动物模型。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鼠科动物尤其是金仓鼠、豚鼠和小鼠在ORAOV1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立体结构上与人类相近,其中豚鼠最佳,其ORAOV1蛋白各种特征均与人类对应特征相似,最宜于建立OSCC动物模型,其动物饲养成本低,有利于进行大样本实验,口腔结构易于进行实验操作,且已有用于癌症研究的先例。

参考文献:

[1]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 [J].CA Cancer J Clin,2005,55(2) : 74-108.

[2]张跃平,刘宽荣.口腔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 : 119-120.

[3]郑家伟,钟来平,张志愿.口腔癌的预防[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2009,7(2) : 168-175.

[4]董小倩,刘西茜,张永红,等.高迁移率族蛋白N2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作用的体外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 31(1) : 91.

[5]周嘉梁,蔡炜,姜智,等.结肠癌SW480细胞中miR-142-3p靶基因的确定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2) : 8-11.

[6]毕燕玲,宁秋,黄美群,等.癌症研究的生物信息学资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1) : 2174-2176.

[7]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1,61(2) : 69-90.

[8]王通,沈军.口腔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9) : 94-96.

[9]Roy R,De Sarkar N,Ghose S,et al.Genetic variations at microRNA and processing genes and risk of oral cancer[J].Tumor Biol.,2014,35(4) : 3409-3414.

[10]Zhang Y,Chen W,Ji J,et al.GSTM1 null polymorphisms is associated with laryngeal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J].Tumor Biol,2014,35(7) : 6303-6309.

[11]傅琨,谢镇春,周志迎.口腔鳞癌组织中p73,p15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47) : 25-27.

[12]Pickering CR,Zhang J,Yoo SY,et al.Integrative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dentifies frequent somatic drivers[J].Cancer Discov,2013,3(7) : 770-781.

[13]Jiang L,Zeng X,Yang H,et al.Oral cancer overexpressed 1 (ORAOV1) : a regulator for the cell growth and tumor angiogenesis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Int J Cancer,2008,123(8) : 1779-1786.

[14]Bolker J.Model organisms: 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rats and flies [J].Nature,2012,491(7422) : 31-33.

(收稿日期:2014-12-26)

通信作者:周萍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KM201510025009)。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8-0036-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739.8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8.012

猜你喜欢

口腔癌猕猴豚鼠
小猕猴征集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做瑜伽的小豚鼠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