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调查情况及原因

2015-04-04

兽医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祁连县兽医站氏杆菌

刘 军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乡兽医站,青海祁连 510400)

祁连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调查情况及原因

刘 军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乡兽医站,青海祁连 510400)

1 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在祁连县主要发生于冬季,春初也有流行情况,潜伏期2~5d。仅2010年冬季,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牧户宽太才让的牛发病 75 头,实际存栏数352 头牛,发病率21.3%,死亡35头,病死率46.7%。发病牛主要是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对慢性经过者及时合理治疗后可治愈。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接触性传播。本病在祁连县造成流行主要原因是免疫和饲养管理及高寒缺氧地带放牧造成的。

2 临症症状

潜伏期2~5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三种。病牛出现喉部肿胀,发热,呼吸高度困难,喉内声如拉锯,严重者水肿蔓延到胸前,病牛伸舌作喘,精神兴奋,摇头不安,呻吟,口内流涎,体温常在41~42℃左右,腹痛下痢,粪尿带血,可视粘膜紫红、甚至青紫。经1~3d,因喉部肿胀严重、窒息死亡。

3 临床诊断

3.1 病理剖检

胸部皮下组织严重水肿,并有胶冻样浸润。粘膜有小点出血、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切开喉部和下颌、水肿部呈黄色胶样浸润。肺部剖面呈暗紫色或黑色。真胃粘膜有出血点,肝、脾有出血点,腹腔有黄色腹水。

3.2 实验室化验

病料触片经美蓝染色,呈两端着色深,短杆菌。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病菌检验,可确诊本病。

4 治疗措施

4.1 首选磺胺类药物治疗

10%磺胺嘧啶钠,首次量成年牦公牛700ml、成年牦乳牛500ml龄犊牛100~200ml,一次静滴,每日两次。

4.2 抗菌消炎治疗

应用抗菌消炎利水消肿为治疗原则。青霉素、链霉素药物治疗,成年牦公牛青霉素800IU、链霉素200IU、成年乳牛青霉素400IU、链霉素200IU、4~6月龄犊牛青霉素320IU、链霉素100IU,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三次。10%水杨酸钠50~200ml、40%乌洛托品20~60 ml、10%氯化钙50~150 ml混合静注,每日一次。此外,病牛的垫草,粪便等排泄物中有大量巴氏杆菌,要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要用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消毒液。病牛和死尸必须在防止细菌扩散的原则下宰杀和处理,内脏做深埋处理,牛皮要用消毒液浸泡后才能出售。

5 存在问题

5.1 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

近几年由于国内外重大疫情不断发病,各级兽医工作者将主要防控措施放在应对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对呈地区流行的常发病放松了警惕,存在麻痹思想;出现防疫上的漏洞,增加了“牛出败”突然爆发的风险。长期以来预防工作只依赖于免疫注射而忽视了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牧民没有基本消毒设施,对病死尸体随意剖解,病死尸体不能及时无害化处理,随意丢弃,有的还对肉及牛皮出售,造成病原扩散。基层产地检疫不到位也是发生本病的一个因素,由于私自出售和引进、串换,未经检疫的牲畜,增加了本病传播的机会。

5.2 饲养管理水平低

由于畜草矛盾尖锐,祁连地区牦牛常年放牧缺草地,没有任何补饲,造成个体营养不良,加上不断长途驱赶,造成机体体质下降,再加之放牧于高寒缺氧地带,海拔在4000~5000m,给巴氏杆菌创造了有利致病条件,致使巴氏杆菌病频繁发病。另外由于“人牛抢奶”,犊牛出生到断奶期间没有足够母乳喂养,造成营养不良,也是成为本病的高发群体。

6 免疫失败

6.1 注射剂量程序和次数

由于疫苗注射的人员以民间兽医和牧民群众为主,剂量掌握不准,甚至顾虑疫苗反应而减少剂量。放牧户为了减少注射次数,不按规程免疫,一年只免疫一次,而该病祁连县兽医站规定年免疫2次。

6.2 注射密度不高

由于实际操作中“打飞针”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漏注。另外只注射成年牛,而忽视幼年犊牛的预防注射,待到6月龄时也不补免。

6.3 注射时间不统一和疫苗保存不当

因疫苗由县乡兽医站统一发放,而注射时间主要由牧民自行决定,造成注射时间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等到夏季注射,造成疫苗因保存不当而降低效价,甚至失效,个别牧民等到发病时才注射疫苗,产生注射疫苗后诱发本病发生。

7 改进措施

7.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牛圈卫生,合理驱赶轮牧,注意气温变化,防止牦牛突然受寒受热。尽量减少到高寒缺氧地带的放牧时间,适当在冬季补饲青干草或精料、增强牦牛个体的抗寒抗病能力。

7.2 加强检疫消毒

加强对牛圈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开展经常性的预防消毒,对病牛的圈栏及其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的清理,并用强力消毒灵等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对病死尸体进行深埋处理,防止病原散播。加大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监督力度,杜绝病畜流动,减少本病传播机会,加快兽医体质改革步伐,完善防疫监督体系建设,发挥防疫监督职能。

7.3 强化免疫,提高免疫意识

加强免疫注射的监管力度,兽医业务人员亲临现场指导,每年3月份和10月份各注射“牛巴氏杆菌疫苗”一次。做到剂量准确,并且要做到免疫“五不漏”和“五统一”。对因特殊情况未免的进行补免。加强对疫苗的管理和正确使用,提高免疫注射质量及密度、减少牛出败发病率。克服主观麻痹思想,加大常发病疫情检测力度,常备不懈,不断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应对突发疫情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疫病综合防治知识,增加群众综合防治知识,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及综合防治能力。

(1)建立切实可行的防疫体系,相关疫病监督机构,切实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疫病防治工作效率。

(2)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工作人员更好的加强宣传力度,让牧民群众参加疫病防疫的培训学习,能更好的掌握高原牦牛的生活特征和疫病的防治知识。充分利用村级动物防疫员,认真按照我国相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规定,配合业务人员,按时进行畜疫防治。

猜你喜欢

祁连县兽医站氏杆菌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祁连县阿柔乡规模羊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
遥感地质在祁连县八宝镇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