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火论治不寐

2015-04-04张媛媛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郁化火心脾心火

贺 洁 张媛媛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从火论治不寐

贺洁张媛媛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目的:探讨不寐症的形成与五脏阴阳失调的关系,而知火为六淫之一,最伤人而易致病,从而累及五脏,导致阴阳失调。从“火”调整五脏可以治疗不寐症。 方法:从临床实践及临床表现阐述火是致病的始动因素,并从调理外感邪火、火热内生着手,分别从先期调和肝脾,中期交通心肾,后期益气养血之法治疗不寐。结论:从“火”论治不寐当详辨。

1 从“火论治不寐”的立论依据

中医认为,火为六淫之一,热极可以生火,风寒暑湿皆可化 火,中医临床常以“火”论疾病,《素问》病机十九条记载:“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禁鼓憟如奇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腑肿,疼痛惊骇,皆属于火”,如此之论,知火最伤人而易致病。

现代医学认为:不寐是一种持续紧张、担心、恐惧为特征,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不寐症病位在心和脑,同时和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且不寐之症与五脏皆有关联,任何一脏或多脏的阴阳失常都可导致,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调,故其病因为火[1]。

目前,对不寐症的病机认识有阴阳学说、营卫学说、神主学说、脑髓学说、魂魄学说等,尚未见从火立论不寐的报道[2]。但从火论治不寐,古代医籍曾论述,《医家四要》有论:又有五志之火者,如烦劳过度,夜不能寐,则火起于心。”现代医药名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不寐症的辨治中充分发扬各派特长,但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去火”这条总原则来辨治的,如现代吴沛田教授在从火论治焦虑证中也涉及到不寐证,国医大师路志正在分期辨治不寐案中采用清热安神,清热育阴之法,选用黄连、龙胆草等治愈不寐证, 曾志林运用平肝潜阳,清泻内热法,重用夏枯草、石膏疗不寐证而愈[3-4]。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了单味清热泻火药在治疗不寐证中的作用机理,如栀子的醇提取物有镇静作用[5]。实验证明黄连可使大鼠血浆CAMP含量降低,使机体及肝 、 心等某些重要器官的高能量代谢状态得到缓解,使心火下泻。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远志滋补心肾,宁心养神,在治疗不寐症中均为各路医家名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从而印证了火是不寐之根源,治病求本、对证治疗可药到病除。

2 火是不寐证的始动因素

2.1肝郁化火是不寐症的常见原因在不寐证的发生中,尤以肝郁化火型最为常见,其病机多为思虑劳倦过度、所想不遂,肝失疏泄,郁久化火伤及心脾[6]。或胃气不和,夜卧不安,或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肾不交,故长期持久或突然强烈的情感刺激,可导致脏脏腑功能失常,使心失所养,肝失所疏,肾不滋阴,久则虚实之火相杂,致使病机迁延。陈宝贵认为,不寐之证与五脏皆有关联,由火所致五脏功能失调,临床证见心悸失眠,火扰心神,肝阳上亢,月经不调,胸肋疼痛,乳腺增生,气滞血瘀,阳不交阴而致不寐,故不寐乃火热发展的结果,并促使疾病发展[7]。

2.2外感邪火是不寐的病理基础一方面外感邪火以实火为甚,可致阴阳不调,阳盛阴虚,从而引起心肾不交,肝阳扰动,阴虚火旺而致五脏功能失常。

2.3邪火不寐的演变过程不寐先期,多以思虑劳倦过度,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伤及心脾或胃气不和,不思饮食,食则胃胀口苦,夜卧不安,正如《素问·逆调论篇》所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中期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坐卧不安,心烦意乱,肝阳扰动或阳不交阴,心肾不安。后期五脏阴血不足,虚火上炎,口干舌燥,少气懒言,精神恍惚,妇人冲任失调,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

综上所述,不寐证的发生始于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心肾不交,五脏功能失常,内生邪火而致伤阴,因此,火是不寐证的始动因素。

3 “从火论治不寐”的辨证要点

此病辨证先从火着手,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多为气血不足,不能养心,临床表现为身体瘦弱,面色恍白,无精打采,气短言少,心律失常。实火多为外感邪热,心火上炎,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舌红口干,大便秘结。再从病因找病位,如临床表现为坐卧不安,烦躁惶恐而不寐,病位在心。如暴躁狂妄,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肋痛胀满而不寐,病位在肝。如头昏目眩,身体麻木,五心烦热,健忘不寐,多为阴虚火旺。面白无华,肢体倦怠,乏而不寐,多为脾虚不运,心神不宁,遇事易惊而不寐,多为心脾两虚[8]。

4 “从火论治不寐”的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从五脏分别调整为原则[9]。肝火、心火、痰火属实证,泻其有余,可用清肝泻火,清化热痰,消导泄实方。虚证补其不足,可用补中益气,养血滋阴,滋补肝肾,在健脾理气基础上佐以养血清心,镇静安神以疗不寐。

5 “从火论治不寐”的证治分类

5.1肝郁化火扰心证入睡多梦,或整夜不寐,并伴有头痛目胀,咽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证机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治法当舒肝理气,清泻肝火,镇静安神,用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加减。次方能泻肝火,清湿热,适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的不寐多梦,头晕胀痛,目赤耳鸣,口苦舌燥之症。常用黄芩、龙胆、栀子泻肝火,当归、地黄滋阴养血,泽泻、车前子利水除湿,柴胡疏肝利胆,甘草和中,龙骨、牡蛎、磁石安神养心。胸憋气闷,两肋胀痛,善叹息,加莪术、玫瑰花、枳实以疏肝解郁。大便燥结者当用芦荟泻实火,当归养气血。

5.2痰火上炎扰心证心烦意乱不能寐,脘腹胀满,呃逆泛酸,伴口苦,头重脚轻,舌红苔黄腻,脉数而滑。证机为食积生痰,郁痰化火,上扰心神。治法当清热化痰,理中安神,方用黄连温胆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次方清心火,化痰热,适用于痰火扰心,多梦易醒不能寐症。常用清半夏、茯苓、陈皮、枳实健脾化痰,理气和中;黄连、竹茹清心火,化热痰;龙齿、珍珠母、磁石安神定志;不寐伴胸憋气闷,腹满气胀,大便不利,苔腻脉滑,反酸呃逆,再加山楂、内金、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5.3心脾双虚,虚火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少纳差,神疲倦怠,腹胀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证机为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治法当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用补中益气合归脾汤加减,本方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不寐[10]。常用人参补元气,白术健脾胃,甘草和中,当归生血,远志、枣仁养心,茯神、桂圆安神,木香行气疏肝。气血不足者,可重用熟地、白芍、阿胶以补血养气。妇人产后虚弱,老人夜寐早醒属气血亏损,可加五味子、夜交藤、柏子仁养心宁神。

5.4心肾不交证心烦意乱,不能入寐,且梦多易醒,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困腿软乏力,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紊乱,舌红苔薄,脉数。证机为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11]。代表方为六味地黄汤加减,次方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药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肝补肾,填精益髓,泽泻、茯苓、丹皮健脾利湿,心阴不足者可用天王补心汤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心烦意乱,整夜不能寐者加朱砂、龙齿等重镇安神。

6 “从火论治不寐”在临床的指导意义

“邪火致不寐”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的增加,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强,不寐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依据不寐的发病机理和轻重程度,临床可采取分段治疗,因不寐证不需做过多的仪器检查和数据分析,通过问诊和临床表现即可确诊,通常病情初期不被患者重视,就诊者多为病情中期,而在中期,邪火为病机所在,病理因素涉及心、肝、肾三脏之火。因此,对不寐证中期患者,都以清肝泻心火,平肝滋阴为主,兼以养心健脾,补肾安神之法,调理五脏,在后期则以益气养阴法为主,水火相济,心肾相交,使阴虚阳盛得到调节。

综上分析,不寐发病的病机所在和始动因素是“火”,而外感邪火和火热内生是不寐的病理基础,治疗不寐,火是“病果”当详辨,先期,调和肝脾,清热安神为主,中期以交通心肾,清热育阴为治,后期益气养血,以安神法,调理冲任,肃肺清降,胃气和降,水火即济, 心肾相交则寐安然。

[1] 高治增,刘燕观.针刺配合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不寐60例[J].陕西中医,2014,35(9):1238.

[2] 薛德馨,张兆锦.《伤寒论》不寐症证治浅谈[J].新中医,2014,46(8):232.

[3] 吴沛田.焦虑症从火论治[J].中国中医药报,2012,20(2):10.

[4] 刘 建.因人制宜辨治不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3(3):379-382.

[5] 尚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0.

[6] 郭 岳.理气解郁宁神汤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53例[J].陕西中医,2010,31(2):167.

[7] 寇子祥,陈惠娟.陈宝贵医案选粹[J].中国中医药报, 2014,20(7):10.

[8] 刘冠华,张怀亮.张怀亮教授从火论治不寐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10:2977.

[9] 沈 波.从五脏论治不寐[J].光明中医, 2014,29(8):1733.

[10] 李艳蓉,吴超从.不寐从五脏分型论治[J].中医临床研究, 2013,5(9):63.

[11] 吴 刚.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实录丛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4.

(收稿2015-04-13;修回2015-05-10)

R26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61

主题词 失眠症治法

猜你喜欢

郁化火心脾心火
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