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头菇的养生保健价值(综述)

2015-04-02谭佳媛王栩俊王星丽孙培龙张安强

食药用菌 2015年3期
关键词:猴头菌猴头菇保健

谭佳媛 王栩俊 王星丽 瞿 亮 孙培龙 张安强*



猴头菇的养生保健价值(综述)

谭佳媛1王栩俊1王星丽2瞿 亮2孙培龙1张安强1*

(1.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杭州 310014;2.杭州百山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52)

综述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主要包括抗溃疡和炎症,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抑菌,保肝,抗辐射,抗突变,提高机体耐缺氧,抗疲劳等作用。概述猴头菇在医药保健和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情况,指出猴头菇制品主要有猴头菇药品,猴头菇罐头,猴头菇脯,猴头菇酱,猴头菇保健饮料,猴头菇保健酸奶,猴头菇保健酒,猴头菇保健醋,猴头菇袋泡茶。

猴头菇;保健;活性成分;制品

猴头菇()隶属担子菌纲猴菇目猴菇科猴菇属[1],因其子实体外形酷似猴子的脑袋而取名。野生猴头菇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西北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内蒙古、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广西、浙江、江西等省区也有生产。在国外,美国、日本、原苏联和西欧等均有生产[2,3]。猴头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和养生功能。

1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猴头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价值很高。研究表明[4],每100 g猴头菇含蛋白质26.3 g,脂肪4.2 g,碳水化合物44.9 g,粗纤维6.4 g,水分10.2 g,磷856 mg,钙2 mg,铁18 mg,硫胺素0.69 mg,核黄素1.89 mg,胡萝卜素0.01 mg,并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

2 猴头菇的活性成分及保健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近年研究证明,猴头菇含有多糖、寡糖、多肽、甾醇、萜类、酚类、腺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滋补、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养生保健作用。

2.1 猴头菇的活性成分

(1)多糖。多糖是猴头菇的重要活性物质,经张安强[5]、黄萍[6]、杜志强[7]、贾联盟[8]等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治疗胃炎、胃溃疡,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降血糖等功效。

(2)寡糖。寡糖,也称低聚糖。据报道,寡糖可作为促双歧杆菌生长因子,提高人体免疫力,使肠道内pH下降,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分解致癌物质,促进肠蠕动及蛋白质吸收。研究表明,猴头菇寡糖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抑郁、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抗菌、抗炎和抗凝血等多种活性。

(3)甾醇类。植物甾醇尤其是麦角甾醇具有抗炎、抗癌、降血脂、保护胃黏膜等生物活性。麦角甾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在机体代谢调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猴头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9,10]。

(4)萜类和酚类。Kawagishi H等[11,12]先后从猴头菌的菌丝体中分离到四种二萜甙类化合物,命名为猴头菌素(Erinacine)A-D;随后,Kawagishi H[13]又分离到猴头菌素E、F和G。猴头菌素能够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的合成。近期的研究表明,可用NGF治疗智力衰退、神经衰弱等诸如Alzheimers病及植物性神经衰弱。2006年,Kawagishi H[14]又分离到两种新型化合物猴头菌素J和K,它们能有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糖球菌。Kawagishi H等[15~18]还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到酚类化合物猴头菌酮(Herieenone)A-H。Ueda等[19]从猴头菌中分离到猴头菌酮F、猴头菌酮I和猴头菌酮J。其中3-羟基猴头菌酮F能够对抗由内质网应激引起的Neuro2A细胞死亡,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系统。

(5)腺苷。李洁莉等[10]发现猴头菌及其药物制品——胃乐宁浸膏都有腺苷成分,且含量稳定。腺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镇静、扩血管、抗缺氧及较弱的抗炎、降胆固醇等,猴头菌药效与腺苷之间很可能有密切关系。

(6)其他。Kawagishi H 等[20]从猴头菌培养物中分离到两种γ-吡喃酮类化合物A和B,它们对Hela细胞具有细胞毒性。Okamoto K[21]等从猴头菌的菌丝体中分离到三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氯代地衣酚类化合物。

Wang等[22]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一种漆酶,分子量6.3×104Da。实验表明,此酶对HIV-1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对艾滋病有一定治疗效果。Nagaia等[23]发现猴头菌中的二亚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LPE)能够降低内质网应激引起的小鼠Neuro 2A细胞死亡率,保护神经细胞,对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麻兵继等[9]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脑酰胺类物质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4E,8E,2'R) -2-N-( 2'-羟基十六烷酰) -9-甲基-4,8-sphingadienine。脑酰胺类物质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药理作用,能显著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合成。

2.2 猴头菇的保健作用

(1)抗溃疡和炎症。孔庆平[24]、张安强[25]、杨华[26]等研究证实,猴头菌提取物可治疗胃黏膜损伤、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2)增强免疫力。李玉[27]、吴迪[28]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多糖具有较好的增强免疫功效。

(3)抗肿瘤。众多研究报道指出,无论是猴头菇的子实体提取物还是菌丝体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4)降血糖。杜志强[29]、张文[30]等实验证实,猴头菇菌丝体提取物能够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猴头菌多糖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通过第二信使cAMP将信息传至线粒体,提高糖代谢酶系的活性,加速糖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5)降血脂。Keun等[31]从猴头菌液体培养物中得到了一种分子量小于40 kDa,含糖量91.2%,蛋白质8.8%的胞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6)抗氧化作用。张虎成、杨国伟等[32]研究证实猴头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均有清除OH·、DPP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7)抗衰老。刘阳[33]用猴头菌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发的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进行灌胃。结果表明,猴头菌可明显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记忆障碍。刘浩[34]等则证实猴头菌提取物可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效延缓模型衰老小鼠衰老体征的出现。

(8)抑菌。谢丽源[35]、麻兵继[36]等证实,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9)保肝。钱伏刚等[37]从猴头菌菌丝体中分离出5个齐墩果酸的甙类和引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的物质,是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对慢性乙肝疗效达32%。

(10)抗辐射。刘曙晨等[38]的研究证实,猴头菇多糖对受照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11)抗突变。祝寿芬[39]、聂继盛等[40]用猴头菌多糖做实验,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抗突变作用。

(12)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杜志强[41]、陈国良[42]均报道了猴头菇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白鼠的耐缺氧能力。

(13)抗疲劳。梁俊荣[43]、卢耀环等[44]通过游泳耐力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对猴头菇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具有抗疲劳功能。

3 猴头菇制品开发

3.1 猴头菇药品

医药制剂的加工主要采用菌丝体的斜面试管培养,经过三级菌种的选育,在发酵罐中发酵7~10天,然后放罐收集菌丝体烘干后配制成各种剂型的中成药,如“胃乐新”“健胃灵”“猴头菌片”“猴头浸膏”“复方猴头冲剂”“猴头菇口服液”等,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炎症等疾病。长期、大量的临床应用表明,这些药物除对慢性胃炎有效外,单独或辅以其他化学药物,对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也有确切良好的疗效,长期服用安全有效,极少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2 猴头菇罐头

为解决猴头菇鲜货保存期不长,干制品又丧失肉嫩、味鲜口感的问题,将猴头菇制作成清甜罐头食品,可不失其原有风味,提高其商品价值[45]。以猴头菇和瘦肉为主要原料,红枣、姜和食盐为辅料,开发出猴头菇咸汤罐头[46]。

3.3 猴头菇脯

王秋萍[47]以鲜猴头菇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菇类果脯。这种果脯具有保健功效,是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

3.4 猴头菇酱

王卫等[48]以猴头菇子实体为主料,以传统的调味酱的工艺为基础,研制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用途猴头菇酱。郭晓强等[49]同样以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加入传统的鸡肉酱,开发出独特的猴头菇鸡茸酱。韦玉芳[50]则以猴头菇菌丝为原料,采用固态低盐发酵法生产出了猴头菇香辣酱。

3.5 猴头菌保健饮料

任文武等[51]通过用微波浸提法,提取出猴头菇中多种营养成分,利用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药用功效,配制成一种保健、安全饮料制品。郝涤非[52]等以猴头菇、鲜葡萄为主要原料,制成猴头菇葡萄汁保健饮料。

3.6 猴头菇保健酸奶

朱维红等[53]将猴头菌丝发酵液中的保健成分溶入酸奶中,开发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保健复合型酸奶乳品。王世强等[54]在奶液中添加20%猴头菇菌丝发酵混合液,采用普通酸奶的制作工艺生产出酸甜可口、凝乳均匀、色泽淡黄,具有淡淡菇香的凝固型猴头菇酸奶。

3.7 猴头菇保健酒

邹东恢等[55]以猴头菇为原料,配以枸杞浸提液,调至成品酒精浓度30%左右,风味独特的枸杞猴头菇保健酒。左蕾蕾等[56]以猴头菌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蜂蜜,采用纯高粱的清香型白酒味基酒泡制工艺,制取得到一种以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为主要保健功效的食用菌保健酒。邹东恢[57]则是以灵芝为原料,配以猴头菇及人参浸提液,制成风味独特的灵芝保健酒。

3.8 猴头菇保健醋

王广耀等[58]对猴头菇进行液体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一种新型、风味独特、口感新鲜具营养价值的保健醋。邵伟等[59]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经过猴头菇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生产出香醇味美兼具营养保健功能的猴头菇醋。

3.9 猴头菇袋泡茶

黄良水等[60]将猴头菇子实体制备浸膏,然后与袋泡茶加工工艺有机结合制作成猴头菇袋泡茶,既保持了猴头菇中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又具有茶香,是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品。

猴头菇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广泛,对其进行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经临床医药研究证实,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效果基本相同,借助液态发酵这一生物技术进行猴头菌的纵深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子实体的加工过程中,对尽可能保留猴头菇的原有风味,减少营养保健成分的流失,以及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值得进一步重视研究。

[1] Hawdswoith D L. Ainswonh&Bish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8thed)[C]. IMI CAB Internationl, 1995.

[2] 李应华. 食用菌栽培与加工[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1985.

[3] 张雪岳. 食用菌学[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88.

[4] 王薇. 猴头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与药品, 2006, 8(4): 24-26.

[5] 张安强. 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6] 黄萍, 罗珍, 等. 猴头菇多糖胃粘膜保护作用研究[J]. 中药材, 2011, 34(10): 1588-1590.

[7] 杜志强, 王建英. 猴头菌菌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10): 128-129.

[8] 贾联盟, 刘柳, 董群, 等. 猴头菇子实体中的主要多糖成分[J]. 中草药, 2005, 36(1): 10-12.

[9] 麻兵继, 徐俊蕾, 等. 猴头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4: 1165-1168,1175.

[10] 李洁莉. 猴头菌药效成分研究和猴头菌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D].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11] Kawagishi H, Shimada A, Shirai R, et al. Erinacines A, B and C, strong stimulator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EF) 一synthesis, from the mycelia of[J].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1569-1572.

[12] Kawagishi H, Shimada A, Mori H, et al. Erinacine D, a stimulator of NGF一synthesis, from the mycelia of[J]. Heterocycl Commun, 1996, 2: 51-54.

[13] Kawagishi H, Shimada A, Mori H, et al. Erinaeines E, F and G, stimulator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EF) 一synthesis, from the mycelia of[J]. Tetrahedron Lett, 1996, 37: 7399-7402.

[14] Kawagishi H, Masui A, Tokuyama S, et al. Erinacines J and K from the mycelia of[J]. Tetrahedron, 2006, 62(36): 8463-8466.

[15] Shimbo M, Kawagishi H, Yokogoshi H. Erinacine A increases catecholamine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content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rats[J]. Nutr Res, 2006, 25(6): 617-623.

[16] Kawagishi H, Ando M, Mizuno T. Hericenone A and B as cytotoxic principles from mushroom[J]. Tetrahedron Lett , 1990, 31: 372-376.

[17] Kawagishi H, Ando M, Sakamoto H, et al. Hericenones C,D and E, Stimulator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一synthesis, from the mushroom[J].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4561-4564.

[18] Kawagishi H, Ando M, Sakamoto H, et al. Chromans, Hericenones F, G and H, from the mushroom[J]. phytochemistry, 1993, 32: 175-178.

[19] Ueda K, Tsujimori M, Kodani S, et al. An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stress-suppressive compound and its analogues from the mushroom[J]. Bioorgan Med Chem, 2008, 16(21): 9467-9470.

[20] Kawagishi H, Shirai R, et al. Erinapyrones A and B from the cultured mycelia of[J]. Chem Lett, 1992, 2: 2475-2476.

[21] Okamoto K, Shimada A, Shirai R, et al. Antimicrobial chlorinated orcinol derivatives from mycelia of[J]. Phytochemistry, 1993, 34(5): 1445-1446.

[22] Wang H X, Ng T B. A new laccase from dried fruiting bodies of the monkey head mushroom[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4, 322(1): 17-21.

[23] Nagaia K, Chibab A, Nishino T, et al. Dilinole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fromprotects against ER stress-dependent Neuro 2a cell death via protein kinase C pathway[J]. J Nutr Biochem, 2006, 17(8): 525-530.

[24] 孔庆平, 陈建稚. 猴头菌颗粒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疗效[J].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 24(9): 137.

[25] 张安强. 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26] 杨华. 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J]. 西部医学, 2009, 21(10): 1650-1652.

[27] 李玉, 李巧珍, 等. 不同品种猴头菌子实体粗多糖含量及体外免疫活性比较[J]. 食用菌学报, 2014, 21(2): 54-56.

[28] 吴迪, 张劲松, 蒋俊, 等. 不同产地猴头茵子实体粗多糖特征及其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J]. 食用菌学报, 2011, 18(4): 59-62.

[29] 杜志强, 任大明, 葛超, 等. 猴头菌丝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J]. 生物技术, 2006, 16(6): 40-41.

[30] 张文, 陈建伟, 李祥, 等. 猴头菌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学杂志, 2012, 18(7): 176-180.

[31] Keun B, Yang, CH Song, J B, et al. Hypolipidemic Effect of an exo-biopolymer Produced from a Submerged Mycelial Culture of[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3, 67(6): 1292-1298.

[32] 张虎成, 杨国伟, 等. 猴头菇提取液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 (5): 114-120.

[33] 刘阳, 姜殿君. 猴头菌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小鼠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药志, 2010, 12(12): 10-11.

[34] 刘浩, 李华. 猴头菌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研究[J]. 山东医药, 2009, 49(16): 37-38.

[35] 谢丽源, 彭卫红, 等. 猴头真菌抑菌活性菌株筛选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2): 758-762.

[36] 麻兵继, 文春南, 吴婷婷, 等.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3(7): 42-44.

[37] 钱伏刚, 杜上鉴, 徐光漪, 等. 猴菇菌培养物化学成分的研究(I), 齐墩果酸皂甙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草药, 1988, 19(7): 2-5.

[38] 刘曙晨, 张慧娟, 骆传环, 等. 猴头菇多糖的抗辐射作用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 19(5): 328.

[39] 祝寿芬, 赵淑杰, 韩光, 等. 大刺猴头(88)多糖抗突变、抗氧化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1994(2): 23-27.

[40] 聂继盛, 祝寿芬. 猴头多糖(HEPS)遗传毒性评价及抗突变实验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34(1): 33-34.

[41] 杜志强, 王建英. 猴头菇多糖抗氧化活性及耐缺氧功能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5): 398-399.

[42] 陈国良. 药用真菌防治老年痴呆症前景[J]. 食用菌, 1994(3): 36-37.

[43] 梁俊荣, 张西臣, 柳增善, 等. 几种食药两用真菌的抗疲劳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1): 135-137.

[44] 卢耀环, 辛长砺, 周于奋, 等. 猴头菇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 生理学报, 1996(1): 98-101.

[45] 赖建平, 罗军等. 猴头菇甜品罐头的研制与开发[J].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0(4): 29-31.

[46] 赖建平, 林金莺, 等. 猴头菇咸汤罐头的研究[J]. 食用菌, 2002(2): 42-43.

[47] 王秋萍. 猴头菇脯加工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09(11): 36

[48] 王卫, 戴晓强. 猴头菇蛋黄酱加工技术[J]. 食用菌, 2002(5): 37.

[49] 郭晓强, 王卫, 等. 猴头菇鸡茸酱的研制开发[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1(3): 36-39.

[50] 韦玉芳. 猴头菇香辣酱的生产技术[J]. 中国调味品, 1997(219): 23-26.

[51] 任文武, 詹现璞. 猴头菇饮料加工技术[J]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5): 143-144.

[52] 郝涤非, 蒋利群. 猴头菇葡萄汁保健饮料的研制[J]. 农产品加工, 2011(7): 73-75.

[53] 朱维红, 苗晓燕, 等. 猴头菌保健酸奶研制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3(4): 93-99.

[54] 王世强, 屈艳. 猴头菇复合保健酸奶的研制[J]. 中国酿造, 2009(10): 166-167.

[55] 邹东恢, 郭宏文. 枸杞猴头菇发酵酒的工艺研究[J]. 酿酒, 2012, 39(3): 83-84.

[56] 左蕾蕾, 曾里, 等. 香菇猴头菇枸杞保健酒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3(3): 95-97.

[57] 邹东恢, 等. 猴头灵芝保健酒的研制[J]. 酿酒, 2003, 30(5): 70-71.

[58] 王广耀, 慈钊. 猴头菇保健醋的生产工艺[J]. 中国调味品, 2009, 34(6): 76-79.

[59] 邵伟, 胡滨, 等. 发酵型猴头菇保健醋的研制[J]. 食用菌, 2001(5): 39-40.

[60] 黄良水, 季宝新. 猴头菇袋泡茶加工工艺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08(6): 16-18.

The health value of(Review)

Tan Jiayuan1Wang Xujun1Wang Xingli2Qu Liang2Sun Peilong1Zhang Anqiang1

(1.Ocean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2.Hangzhou Baishanzu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0052)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health value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are reviewed, including anti-ulcer and anti-inflammation, enhancing immunity, anti-tumor effect, lowering blood sugar,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ti-oxidation, anti-aging effects, anti-bacterial, hepatoprotection, anti-radiation, anti-mutagenic,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anti-hypoxic, and anti-fatigue effect. And a brief overview of health care and foo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have also been summarized. The products ofmainly include medicines, canned, preserved sauce, health drinks, health yogurt, wine, vinegar, and teabag.

; health care; active ingredient; production

S567.3

A

2095-0934(2015)03-188-0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开发与产业化”(2013BAD16B07)

张安强,男,副教授,E-mail:zhanganqiang@zjut.edu.cn

猜你喜欢

猴头菌猴头菇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猴头菌素A2种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稳定性
猴头菌片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猴年吃点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