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2015-04-02秦小荣何昌九代光智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能力

任 华 秦小荣 李 慧 何昌九 代光智 贾 勇

作者单位:610036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任 华,秦小荣,李慧,何昌九,代光智) ;成都市卫生局(贾 勇)



成都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任华秦小荣李慧何昌九代光智贾勇

作者单位:610036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任华,秦小荣,李慧,何昌九,代光智) ;成都市卫生局(贾勇)

【摘要】目的调查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于2013年9月12日-10月30日,通过电子邮件向全市27家具备精神科执业范围的医疗机构发放《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调查表》,调查基准时间为2013年9月1日。由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对所有被调查机构进行数据核查及现场访谈。结果成都市共有注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27家,精神卫生从业人员2505人,其中精神科医生541人,护士1166人,医技人员185人,后勤人员405人,其它人员208人。成都市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医生4.61人、精神科护士9.94人,医护比1:2.2。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年龄分段集中在中青年,精神科医师的平均年龄为(38.6±11.3)岁,精神科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3.1±10.4)岁,2007年-2012年间,精神卫生人员流入489人,流出313人,流出原因主要是离退休及主动辞职。结论成都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不足,流动性大,职称、学历水平偏低,门诊及住院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精神卫生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2004年成都市曾进行过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普查,为有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成都市行政区划、人口总数和经济总量的较大变动,2004年的调查数据不能反应目前的情况,为此需要对成都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以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新时期成都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情况及服务能力,提供新的数据分析报告,为促进精神科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12年12月31日前取得成都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精神科(包括心身疾病科、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科等)为调查对象,共27家机构,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1.2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向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发放《成都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调查表》,包括基本情况表、设备及使用情况表、房屋及土地情况表、人力资源情况表、业务情况表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诊疗情况表。由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人员对所有被调查机构进行数据核查及现场访谈。调查时间为2013年9月12日-10月30日,调查基准时间为2013年9月1日。

1.3统计分析将所收集的调查表数据经专人录入计算机,经两次数据核查后,采用Excel、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成都市共有27家精神卫生机构,其中精神专科医院13家(48.1%),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科14家(51.9%)。

2.2精神卫生从业人员27家精神卫生医疗结构共有精神卫生从业人员2505人,其中医生541人(21.6%),护士1166人(46.5%),医技人员185人(7.4%),后勤人员405人(16.2%),其它人员208 人(8.3%)。

2.2.1人员类别和年龄结构27家精神卫生机构从事精神科的执业医生541人,其中执业医师506 人(93.5%),执业助理医师35人(6.5%),从事精神科的护士1166,其中注册执业护士1100人(94.3%),助理护士66人(5.7%)。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4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达80.4%。541名精神科医生平均年龄(38.6±11.3)岁,其中25~35 岁234人(43.3%),36~45岁133人(24.6%)。944名精神科护士平均年龄(33.1±10.4)岁,其中年龄<35岁626人(66.3%),36~45岁175人(18.5%)。149名医技人员中25~35岁73人(49%),46~55岁31人(20.8%)。

2.2.2人员职称及学历541名精神科医生无职称(执业助理医师) 50人(9.3%),初级职称237人(43.8%),中级职称163人(30.1%),高级职称91 人(16.8%)。调查944名精神科护士无职称9人(6%),初级职称759人(80.4%),中级职称116人(12.3%),高级职称15人(占1.6%)。149名医技人员中初级职称110人(73.8%),中级职称25人(16.8%),高级职称5人(3.4%)。541名精神科医生中本科学历者最多,为306人(56.6%),其次为大专学历136人(25.1%)。944名精神科护士以大、中专学历者为主,大专学历449人(47.6%)、中专学历333人(35.3%),无硕士及以上学历。149名医技人员以大专、本科学历者最多,大专学历56 人(37.6%)、本科学历55人(36.9%),中专学历31 人(20.8%)。

2.2.3继续教育情况2007年-2012年,精神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38640人次,平均每年6440人次,平均每机构每年239人次。用于继续教育费用共计56.83万元,医生31.72万元,护士25.12万元。平均每年医生进修花费97元/人,护士进修花费36元/人。

2.2.4人员流入及流出2007年-2012年,27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人员流入489人,其中男性168人,女性321人。其职称分布以初级职称为主,有411人(84%),中级职称60人(12%),高级职称18 人(4%)。学历:中专、大专、大学分别为108人、160人、199人,占95%;研究生学历仅23人(5%)。年龄以青年为主,35岁以下407人(84%),35岁以上82人(16%)。流入精神卫生(心理)技术人员245人,医技人员81人,药剂人员30人,管理人员10人,后勤人员33人,其他技术人员90人。2007年-2012年,27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人员流出313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219人。流出原因主要是离退休及主动辞职,分别有102人(32.6%)、124人(39.6%),其它涉及工作调动41人(13.1%),解聘28人(8.9%),辞退10人(3.2%),死亡等其它原因8人(2.6%)。其职称分布以初级职称为主,有210 人(67%),中级职称88人(28%),高级职称15人(5%)。学历:中专、大专、大学分别为108人、160人、199人,占95%,研究生学历仅23人(5%)。年龄以青年人群为主,35岁以下407人(84%),35岁以上82人(16%)。流出精神卫生(心理)技术人员247人,医技人员8人,药剂人员9人,管理人员8人,后勤人员10人,其他技术人员31人。

2.3医疗服务量2012年全市精神科共接收门诊病人450260人次,出院24698人次。利用每医生年诊人次和每医生年出院人次评价精神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成都市平均每个精神科医生年负担门诊832人次,年负担住院46人次。

3 讨 论

本次调查发现,成都市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配备仍不足。成都市户籍人口1173.35万人[1],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护士9.94人,较2004年增长36.2%[2],高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2.25人/10万[3],低于广州市10.16人/10万[4]。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医生4.61人,较2004年增长64.6%[2],高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1.46人/10万[3],但与加拿大(11.9 人/10万)、英国(l0人/10万)、美国(20名/10万)相差甚大[5]。在四川省内处于较高水平(医生1.62 人/10万,护士2.42人/10万)[6]。经过十年,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仍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卫生需求[2]。

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对一级精神病院的基本标准[7]:精神病院每床至少配有0.4名卫生技术人员,成都市精神科床位与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1:0.6,尚能达标。而编制床位床护比1:0.37,实际开放床位床护比1:0.22,尚不能达到卫生部1978年配置标准(1:0.4),和全国平均水平(1:0.46)[8]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美国、日本、德国部分医院床护比例为1:0.52~1:1.2[8]。成都市医护比为1:2.2,高于贵州省(1:1.61)[9],低于大连(1:2.38)及辽宁省(1:2.46)[10]。

从服务能力看,成都市平均每个精神科医生年负担门诊人次低于2006年四川省(959人次)及全国平均水平(846人次)[3],年负担住院人次高于四川省(40人次)及全国平均水平(38人次)[3],低于福建(50人次)、河南(60人次)、海南(75人次)[3]。显示成都市精神科门诊服务利用情况相对较差,而精神科住院服务利用情况稍好。成都市精神科医师的服务能力有待改进,服务效率亟待提高。首先应尽量简化就诊流程,提高分诊能力,通过有效分诊,缩短门诊患者的等待时间,并能合理分配出诊医师资源,提高门诊服务利用。其次,大力发展信息化技术,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信息化手段,节约医生的病历书写时间等,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另外,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通过精神病医院和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提高精神科床位的周转率,也能有效地改善精神科的住院服务利用,让有限的精神科床位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从人才结构看,成都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具以下特点:①职称水平偏低,以初、中级职称为主;②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精神科医生及医技人员以本科及以下学历为主,精神科护士以大专及以下学历者为主;③年龄分段集中在中青年,精神科医师的平均年龄为(38.6±11.3)岁,精神科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3.1±10.4)岁;④人才流动性大,流出原因主要是离退休及主动辞职。这与其他省市调查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有:①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中工作人员受患者伤害的概率高、职业风险大,愿意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不多。据资料统计,在全国精神科床位占医院总病床的5%,但5年制医学院校毕业者中仅有1%是精神科医生[11];②精神病医院发展缓慢,房屋设施陈旧落后,工作环境差,职业风险高,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选择精神病院工作;③精神疾病患者多为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困难,就医能力差,精神病患者、家属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备受歧视,社会地位低,精神科医生收入相对其它专业较低,而许多选择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陆续转行;④精神医学和精神医学教育发展相对较晚,精神科人才积累和储备不足,对继续医学教育不够重视,培训机会少。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对人才流出的原因作了初步的统计,但是未涉及到具体的影响因素及流出去向,在今后的研究中,若能更进一步地分析影响人才流出的影响因素、流出去向等,对精神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或能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成都市统计局,2013成都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303-304.

[2]黎举红,毛文君,向云,等.成都市精神卫生机构服务人员现状[J].四川医学,2008,29(7) :928-929.

[3]郭岩,范肖东,简伟研,等.全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资源配置研究报告[R]//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林昭宇,李洁,杨宁,等.广州市精神科床位及其人员配置的现况调查[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8) :1323-1324.

[5]王祖承,季建林,浅井邦彦.欧美10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增刊) :55-62.

[6]黄宣银,王荣科,向虎,等.四川省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现况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09,22(2) :81-84.

[7]《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发(1994)第30号.1994,9,2.

[8]Tyrer P,Turner R,Johnson A.Integrated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ic services and use of inpatient beds[J].BMJ,1989,299: 298-300.

[9]王加好,邓冰,黄列玉,等.贵州省精神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资源现状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5) :504-506.

[10]高剑峰.辽宁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资源调查[J].医学前沿,2012,127.

[11]中国卫生年鉴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199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37-638.

Current investig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for Mental Health in Chengdu

REN Hua1,QIN Xiao-rong1*,LI Hui1,HE Chang-jiu1,DAI Guang-zhi1,JIA Yong2
1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610036,China
2Health bureau of Chengdu,Chengdu 610036,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N Xiao-rong,E-mail: qinxr668@sina.com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human resources of ment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Chengdu.Methods We gave out the questionnaire to all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hat have psychiatric practice through the E-mail.Time up to September 1st,2013.All institutions surveyed data verification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by the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Chengdu.Results There are 27 ment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total,2505 mental health workforce,including 541 psychiatrists,1166 nurses,185 medical technicians,405 support staff,and 208 other staff.That was 4.61 psychiatrists and 9.94 psychiatric nurses for every 100,000 people.Primary title and intermediate title stood the first.Most of their education level was Bachelor degree or below.They are mainly young and middle-aged with high mobility.The average age of psychiatrists and nurses were(38.6±11.3) and (33.1±10.4).From 2007 to 2012,there were 489 persons inflow and 313 persons outflow.The outflow reasons mainly were retired and resign.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were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in Chengdu,liquidity.The title and degree level were on the low side.Personnel quality shoul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Human resources of mental healthcare; Service ability;Prevalence study

(收稿日期:2015-02-27)

通信作者,秦小荣,E-mail: qinxr668@sina.com

项目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30425)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2.025

猜你喜欢

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综合服务能力探究
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型仪器共享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
关于加强党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六盘水某学校学科馆员成就感低的成因调查分析
龙泉驿区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
互联网时代政务微博如何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