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15-04-01周凤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仪式中华民族传统

周凤梅,张 斌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30)

仪式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周凤梅,张 斌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30)

分析了传统文化中仪式的形式,探索了仪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新时期仪式在其传承过程中功能的进一步发挥,认为为了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仪式的作用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仪式;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而仪式便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

一、传统文化中的仪式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象征符号[2]。不同时期出现的仪式都代表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仪式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文化的一个缩影。仪式行为要严格遵守它所规定的模式,它是一种形式化的艺术,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稳定性、神圣性、陈规化和程式化等特点,人们借助仪式,不断地将经验、知识和文化传承下来,通过仪式活动又强化了当时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近年来,人们对仪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其种类的划分也越来细致,超越了以往的神圣和世俗、宗教和非宗教的界限。这些研究,有的是从社会功能、象征意义角度,有的是从描述性的实践角度,它们都深化了人们对于仪式的认识。现在,仪式更多地变成了包容性很强的表征观念和实践行动,成为与人类的信仰、风俗习惯、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相关的行为。

致力于研究中国宗教和仪式的美国学者凯瑟琳·贝尔认为仪式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体现了社会宇宙秩序的仪式,这类仪式行为一般都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另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类似于仪式的行为方式或“仪式化”的行为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变而汇集成的一种表现了中华民族特征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有无、刚柔、动静、天意与自然等一系列不仅互相对立而且又相得益彰的具有深刻辩证精神的主干范畴。这些范畴的斗争与统一,一方面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考察时由于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论断,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中仪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节日仪式。包括传统节日仪式和一般纪念性节日的仪式。节日仪式体系的核心是节日的文化内涵,它对节日文化起到规范、引导和统领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个体生命文化、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纪念性节日举行的仪式一般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性、纪念性活动等,比如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等,这类活动对群体可以起到催化剂和凝固剂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们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宫廷、氏族和民间的各种祭祀仪式。它是人们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舞蹈特色,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仪式活动,比如每年冬至的祭天仪式、农业耕种的祭祀仪式、名门望族的祠堂祭祀仪式、历代帝王的祭拜天地等。这些仪式是人们如何看待人与天地、鬼神、祖先的一种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3)宗教仪式。如道教、佛教的法事活动。它是联结人神的中介和桥梁,具有沟通人神关系的意义。宗教仪式强调宗教情感的公共展示,对任何宗教来说,人们对神的崇敬都是在宗教仪式的举行中得以表现、增强和升华。

(4)过渡仪式。过渡仪式是在人生中发生重大事件时而举行的仪式活动,比如出生仪式、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和殡葬仪式等。这些仪式虽然与人的生理周期有关,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过渡仪式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秩序。这些过渡仪式可以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人们的直接的生命经验结合起来,使人们的生活就变得有方向和有秩序。

仪式活动不单是对重大事件的恢复和再现,它也是一个象征体系,比如拜师仪式、祭月仪式等,具有储存信息、约束行为等作用。通过举行仪式活动,加强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维系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清明节时,墓前祭祖等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哀思和缅怀,可以培育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维护;我国传统节日举办仪式活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使其精神得以升华,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则可强化价值观与信仰的认同,产生群体凝聚力。

二、仪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能

每一种文化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自具有的主导趋势或根本特点,中华民族的每一种文化都曾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有的会一直并将持续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仪式是传统文化展现的核心和缩影,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中也存在大量的仪式,比如宗教祭祀、家族祭祀、民间祭祀和戏剧等,而在当今世界,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多是仪式化生存,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要借助仪式活动。

1.仪式承载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信仰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人生境界[3]。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而不是敌对互斥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天人合一成为我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点,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要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的农业社会中,人和天地、自然的关系是密切的,比如中国人办喜事,新郎、新娘首先要拜“天地”;有史以来,农民都有祭祀天地的风俗,一方面庆贺粮食的丰收,并感谢天地,另一方面祈求天地赐福,期待来年的好收成。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强调人类的活动要与自然界相协调,但是并不否认人对自然加以改造、调节和控制。

从逻辑上看,“天人合一”是把天命与人事结合起来,把人对“天”的感情与人的生命、社会伦理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独特的信仰系统。在对原始人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祭祖仪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仪式的具体要求中,即祭祖要“合乎天道”。比如,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将自然的变化与人事活动结合起来,祭祖活动不仅要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分别举行,而且要在每个月的月初或者月中举行。这就使得人事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契合,人类的活动合乎“天道”,自然变化也被人们赋予了社会伦理的鲜明色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2.仪式传播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最先提出“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既不同于宗教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追求个人自由与民主的以人为本思想,而是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坚持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民为本的基本政治思想,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人本关怀三个层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理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而把生死鬼神之类的问题置之度外,关注人们现世的生活,不必考虑死后的问题,也不必求助于鬼神,如孔子就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4]80东汉的仲长统也明确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5]自周公至孔子,儒家礼乐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整人世间的各种关系和秩序,而不是人、神、鬼之间的关系。

在《礼记》中,汉儒们以大量的篇幅详细地阐述了各种礼仪的起源、本质、作用、意义和礼制的精神,儒家丧礼中规定的要“辟踊”,但同时又规定了“有算”。《礼记·檀弓下》对这两种仪式行为的解释是:“丧礼,哀戚之至也。……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6]这也就是说,“辟踊”表达了孝子丧亲极度哀伤之情,而“有算”,则是对这种哀情所做的规定,以免毁身伤性。

儒家认为礼仪必须根据人的“真性情”来制定,只有这样,个人的行为举止才能更自觉地合乎礼仪规则,这些礼仪才能更好的被人们具体落实,使得礼仪对民众的生活起到更好的规范引导作用,进而对生命有深层次的提升。

3.仪式传承了“礼法合治”的理念

中华民族传统的治国方略是礼法合治,也就是把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

“礼”最初是指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来往的一种仪式。礼治是一种社会理想,强调社会的有秩序,建立一种亲和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的“秩序”,在儒家看来,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涉到社会每个阶层的人,它是一个庞大完备的社会管理系统,维护和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礼治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在当时,在现在及以后都会起着重大的作用,在我国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也会继续推行实施下去。

儒家的礼乐思想即通过仪式表达社会的共同价值,建构和维护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管乎人心”“天下至治”的目的。《论语》中,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4]273,建议改成一年,孔子问他这样做能否心安。在孔子看来,三年之丧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规定,目的之一是为了使人“心安”。通过仪式的反复举行,参与者不断强化、巩固这种“心安”的观念。因此,通过仪式反映了一个民族共同的基本价值,这些价值在仪式行为中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又反过来体现了仪式的合理性,从而确认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法治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最早提出“法治”:“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7]尽管我国古代的法治实质上是人治,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的工具,但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法治的施行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步方面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

仅以德治国,最终会走向人治;而仅依法治国,“法”会演变为统治者统治人们的工具。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187即礼不可弃,法律不可独任。“礼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礼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礼治的保障,二者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仪式传递了“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推固然崇柔静的文化,但是柔静无为的文化不可能创造出内涵丰富、包罗宏富的中华文化成果。老子“贵柔”,提出了“柔弱胜刚强”,旨在以柔胜刚,因此“柔”只是手段,而“胜刚强”才是最终的目的。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自强,阴柔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被誉为中国古籍"六经”之首的《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8],在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刚健自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成灾,大禹临危受命,负责治水。他不顾个人利益得失,历时13年,率领民众与肆虐的洪水做斗争,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血汗,最终完成治水大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为追思先贤、激励后人,1947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决定把大禹生日——农历的六月六日作为中国工程师节。从2007年起绍兴的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国家级”的祭祀典礼,现在已经形成了“北有黄陵、南有禹陵”的中华民族祭祀先祖的局势。

三、新时期仪式作用的发挥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键支柱。正如社会学家希尔斯曾指出的,人类之所以继承历史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因为对这些东西的热爱,而是人们明白,假如丢失了这些东西,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故而,如何使仪式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定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1.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仪式的尊重和敬畏意识

敬畏表示在面对权威、肃穆或尊贵的事物时所产生的心理,而且具有惧怕、尊重、惊奇的感觉,它是人们对待神圣事物的一种态度。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倘若人们没有了敬畏意识,就会肆无忌惮,忘乎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孔子曾阐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4]256表达了儒家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则通过“道法自然”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仪式活动不重视、意识减弱等行为,出现了破坏了庄严、有序的仪式程序,严重损害了仪式的教育、传承、凝聚等功能。究其根源,则是人们对仪式敬畏意识的缺失。缺乏对生活、对社会、对文化的敬畏之感、敬仰之情,这必定带来仪式活动不规范现象频发。比如,清明节时,有的家庭外出扫墓,大人们穿得比较严肃,但小孩子衣着鲜艳,并且在墓地追逐打闹,有的家长对此不以为然,有的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人们对仪式的理解则越来越宽泛,仪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交方式之一,但不论哪种仪式,都应该非常郑重地举行,都必须遵照一定的程序、礼仪惯例,并且要做到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仪。

2.重视仪式活动的举行,不能使仪式流于形式

正如水只有在容器中才能具备一定的形状,传统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其呈现的重要途径就是仪式活动。仪式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开展仪式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会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比如,对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影响最广的就是“怀念屈原”的民间传说,这为端午节增加了浓厚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吃粽子、赛龙舟、办诗会、兰汤洗浴、挂艾蒿、饮药酒等九大类。但现在很少有人再去亲手包粽子、举办诗会,端午节“文化味”越来越淡,更像是旅游的假日、补觉的休闲日。传统仪式的日渐式微、渐渐趋向于形式化,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遭遇传承的困境。在仪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融合仪式活动的具体内容,借助相应的形式,提倡人们积极参与各项仪式活动,让人们在仪式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其所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内容,培养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结合时代的发展为仪式注入新的因素

仪式具有稳定性、规则性、可重复性等内在属性,而仪式的对象却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以一成不变的表演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这将丧失仪式的内涵、减退仪式的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仪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组织者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巧妙地将进步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传播媒介应用到仪式活动中,从而避免使仪式活动流于缺乏实质内容的空洞的形式表演。老子诞辰祭典最早可追溯到东汉,虽曾经中止过一段时间,但历经千年的沉淀,现已成为重要的仪式之一。2008年河南鹿邑举办了“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以纪念老子诞辰,多家电视台和网站同步视频直播或录播了该文化节开幕式暨主题晚会。现代网络媒介构建和传播了该仪式,突破了传统仪式传播的时空局限,在时间上维系了一个社会的共同信仰。

笔者认为在运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仪式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不局限于传统的仪式过程,以传承文化精髓为根本,将这些文化融入到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中,加强和巩固仪式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思想融入到仪式传播的过程中;二是多方位解读、展示传统文化时,要注意把握仪式主题的内容统一性、持续性,培育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实践创造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光韵”,对其传承支撑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累叠,而仪式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仪式可以承载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信仰、传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传承“礼法合治”的理念、传递“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因而,在新时期,我们可以从培养人们对仪式的敬畏心、重视仪式的内容与形式、新的科技产物等方面促进仪式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N].人民日报,2014-10-16.

[2]唐靖.仪式文化对群体心态的影响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3-117.

[3]罗彬.“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26-27.

[4]中华经典藏书:论语(第1版)[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80.

[5]政论 昌言[M].孙启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265.

[6]杨天宇.十三经译注:礼记译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5-107.

[7]钟肇鹏,孙开泰.齐文化藏书1:管子简释(第1版)[M].济南:齐鲁书社,1997:348.

[8]中华经典藏书:周易(第1版)[M].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6.

【责任编辑 李美丽】

Role of Ceremony i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Zhou Fengmei,Zhang Bi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The forms of ceremon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analyzed.The functions of ceremony in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are explored,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in new era.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function of ceremony should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ceremony;traditional culture;inheritance;consensus on the values

G 122

A

2095-5464(2015)06-0846-05

2015-07-2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10080);安徽省高校提升计划重大教改项目(2014zdjy055)。

周凤梅(1986-),女,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仪式中华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十岁成长仪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仪式感重要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