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的原则与途径①

2015-04-01钟芙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概论价值观核心

钟芙蓉

(长沙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湖南长沙10076)

2014年5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再一次提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一代的重要意义,他动情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学理念的改革。

1 融入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

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知识性教育,学生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积极践行,根本上取决于主体能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觉体认,因此主体性原则是融入的首要原则。

1.1 了解主体,尊重主体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社会的自觉体认,离开了主体,一切价值观都不可能形成,一切价值观教育都不可能成功。“主体性实质上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一种认识、理解、确信、塑造和超越的特性。而主体性教化则是从文化的内在本质出发,遵循文化‘化人’的内在规律,在文化教化中积极促进人的主体生成,使人的本质不断得到优化、精神境界不断得以提升。”[1]可见,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敏感期、碰撞期,大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并且有较强的价值观选择的诉求,个人价值观处于剧烈碰撞和趋向于成形的过程中。90后大学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信息来源的渠道多,知识面广,被尊重和被认同的渴求度高。因此,价值观教育要尽可能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启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了解主体思维的特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90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必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我们需要找到与他们共鸣的方面,了解他们所面临、所关心的问题,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引导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国家建设相统一的途径。既让学生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基本认识,又要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积极践行。

1.2 引导主体,提升主体

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是提升小我,塑造大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培养优良品格好公民的目标,又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个人品格的提升又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目标的。

生活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和价值观形成很大程度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这对学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信息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国内国际的时事热点,在思想方面时代感很强,接触了多元的价值观,思想开放;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产生的大众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网上往往受到过热的传播,如拜金、炫富、拼爹等现象。网络信息虽然量大,却是碎片化的,其中还不乏炒作的成分,有些信息或过于极端,或模棱两可,干扰着学生的价值判断。

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校园生活相对单一,对于社会问题和道德舆论,他们听得多,实践得少,因此在价值体验上容易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存在主观性、情绪化、波动性的倾向,也表现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实际上,大学生并非没有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这些现象正是他们的价值追求得不到合理引导、存在价值困惑从而不作为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价值难题。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既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背景,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最终又要以爱国情怀作为动力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升华。

2 融入的基本途径

“概论”课全面展示了党和国家从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改革时期的艰难创业到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既是一门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课,又是一门唤起爱国主义、引导学生从“小我”成长为“大我”的素质课。因势利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讨。笔者在这里探讨两个最基本的方法:专题法和融合法。

2.1 专题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必要在课堂中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讲解。2015 修订版教材的第八章第三节加入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在这里设立专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当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使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每一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每一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三是引导他们通过切身体会把个人层面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思考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2]。

专题法是偏重理论性、知识性的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和适当的案例分析来扫清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障碍,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然而,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次专题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发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融入到整门课程的教学细节中。

2.2 融合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概论”课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精神实质相辅相成,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不少章节在内容上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授课方法上,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将其精神主旨融入到全课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是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梦想;“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为了健全国家民主、自由与法治,巩固社会主义治理的根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明,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可激励学生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投入到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投入到处理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的生活实践中。

总之,教材中的各章节有许多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直接的相关性或共同的精神实质,二者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于教师不断发掘。融合法的优点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比较熟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有生动的现实案例作为支撑。融合法对教师个人思想境界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化于无形,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讲解党和国家的历史大事件、重大社会现象、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中,这样方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融入的具体方法

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深刻地指出学校教育的弊端:“正式的教育,便容易变成不亲切的,死板的——用寻常的话讲,他们很容易变成抽象的,书本的。”[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把它融入“概论”课时一定要注重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3.1 融情入理法

价值观教育不能脱离情感,只有情感上认同的东西,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情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学生心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增进师生互动关系的纽带。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注重情感,从生活细节入手,寻找贴切的案例,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这一点在讲授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时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纯粹的“高大上”,也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先通过生活情感的娓娓道来,再将情感升华,提高到社会、国家的层次,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每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分不开。大学生的情感饱满充沛,但也易于冲动,要引导他们理性地表达情感。

3.2 发现问题法

大学生理论思维开始走向成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有较强的关注度,爱挑战、爱创新。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形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面临价值选择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理论方面,青年人总是关心自由和民主的话题,抓住他们最关心、最爱思考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自由、民主是什么,通过追问,促使他们反思生活、反思自身,形成“熟知非真知”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民主、真自由。在实践方面,面对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怎么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包括负面问题怎么理解、个人理想与现实如何抉择等这些时刻冲击学生个人价值观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辨越明。

3.3 思考责任法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践行,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应该有责任、有担当,把“小我”的价值投入到“大我”国家和社会建设中。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促进学生提升个人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情感。应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思考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既鼓励他们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又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王立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主体性文化教化[J].求实,2015(3):46-52.

[2]王征国.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8-64.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邹恩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概论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