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2015-03-31罗梅兰

大众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培训环境

罗梅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罗梅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困境,如培训宣传信息传统宣传方式难到位,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很难适应新媒体特点等。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读者培训的效率,探索了讲座培训信息的有效宣传途径;发展了适应新媒体特点的培训形式;提出了主动利用“碎片”时间,切实迎合学生的需求;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对策。

新媒体;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作为高校信息服务中心的图书馆,理应积极接受新媒体的挑战,利用其时代特点为图书馆的信息推广服务[2]。

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加强读者的信息素养、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技术,高校图书馆加大了对读者信息素养的教育工作,为读者开展图书馆服务和馆藏资源有效利用的培训讲座,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服务和馆藏资源[3]。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都受到很大的冲击,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也陷入了困境。笔者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践工作提出了改变现状的对策。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的困境

郭虹良等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参与人数偏少,导致培训效果得不到体现[4]。笔者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也主持过图书馆读者培训,所参与人数也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对读者培训所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1新媒体环境导致读者培训宣传信息的时效性不足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的诞生,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由海报、报纸、图书等传统媒体转变为由网页、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导致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发布的信息时效性短,冲击了读者培训信息的宣传效果。

1.2高校读者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读者参与培训的时间不够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分制,即3~6年内需要修满约200学分。学校不再按年级或班级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老师为学生上课。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教师和课程进行学习。学校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选课需求,每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排满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类现场课程。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还引进了大量的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专业科研活动和有益的社团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读者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其缺少自由的学习时间,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参与人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1.3培训形式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

目前常用的培训形式包括:授课方式——现场讲授、在线视频或观看网络课件;授课手段和方法——纯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实践操作为主;培训安排——主讲部门统一安排培训日程或读者预约日程;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数采用现场讲授的授课方式,课后提供课件或视频;授课以理论为主结合少量的上机操作;在培训安排方面,绝大多数都预先做好了详细的培训日程安排如明确的培训主题、固定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及适宜的培训对象[5,6]。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试行了三个学期的培训方式:现场讲授1小时且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半小时;在培训的日程安排上,给出详尽的培训日历和时间表;课前制作PPT课件,课后提供相关培训内容的资料供读者下载学习;培训对象层次:2~4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师。

这种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和统一主题的大统一培训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在网络无处不在和智能手机普及率超高的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培训形式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1.4培训内容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需求的多样性

培训内容是指讲座培训的授课主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检索技能方面的培训,如:电子资源检索入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的检索与利用、中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与利用、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与利用、国内外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原文获取、多媒体学术资源及其使用、因特网免费学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超星发现系统的利用;二是信息文献资源的综合利用,如:论文写作技巧——开题与立项前的文献调研概述;三是文献管理软件使用,如 Note Express个人文献管理软件,E-Learning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平台等。这种全学科的通识性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与听讲的每一个读者的学习需求。培训教师也难以准备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

1.5其他原因

培训场地的影响,读者希望在有计算机、免费网络畅通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式的培训。如果培训场地机位不充足,网络不通畅,读者参与人数就少。讲座效果的影响,如果主讲老师对培训的内容不熟悉、准备不充分,讲座效果自然不会太好,致使读者逐渐对培训失去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再参与图书馆的读者培训讲座了。如果培训老师对培训的内容熟悉、准备充分,教学效果好,读者收获大。就能起到良性的扩散效果,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参加培训。

2 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困境的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如下对策以改善参与读者太少的困境,扩大培训受益面,增强培训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2.1加强讲座培训信息的有效宣传

首先,增加宣传途径。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微信、微博、虚拟社交空间和机构网页等各种信息技术平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的多而快的途径。为提高信息被接受率和被关注度,笔者认为除继续加强利用全媒体技术为宣传途径外,还要扩展传统的直接面对面的宣传途径。如与高校各学院的任课教师合作,请其利用上课或科研实践活动时,向学生宣传图书馆的培训信息;与学生工作处(部)、教务处等部门的合作,利用班会、周会和晚点名等学生集中的现场向学生宣传图书馆的培训信息。

其次,增强宣传信息的吸引力。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发布的途径众多,速度快捷。但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能被信息接收者高度关注认真阅读。只有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宣传信息才能引起接收者的关注。因此,宣传信息应该标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语言简洁。

2.2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

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电子资源等优势开展适应时代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读者培训。首先,改变“统一时间”,将“图书馆事先安排日程”改为由“读者预约时间”;第二,开展接受“读者预约”培训内容,即读者根据自身信息需求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向图书馆“定制”专题讲座;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在线讲座培训。制作多媒体课件发布到读者培训专用平台;或通过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推送培训视频[7]。第四,将读者培训嵌入学科服务工作。目前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搭建学科服务平台,旨在主动为读者提供基于学科主题的信息资源服务。将读者培训与学科服务进行融合,有助于学科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8]。

2.3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主动利用“碎片”时间

高校读者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张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参与人数少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培训效率,扩大培训受益面。图书馆读者培训部门应结合读者学习进程及学校教务处排课特点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如避开期中(末)考试周及考前准备周,错开安排通识课程较多的周二、周四晚。此外,还要注意图书馆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尽量不要和其他部门的文化活动相冲突,避免多种活动“争抢”读者。最后,主动利用读者的“碎片”时间,即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次 1小时的培训内容分成二次或四次短小的、碎片化的30分钟或15分钟培训。据张晓萍在《微服务:碎片化微时代的图书馆导读工作策略探究》[9]研究中认为,这种碎片化培训对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十分有利。

2.4改善培训环境,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高校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量、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的功能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读者的培训需求也在变化。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图书馆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的来源可以是专门部室,也可以是分散在各个部室,如信息部、采访部、技术服务部。不管培训老师来自那个部门,都应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丰富广博的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

3 结语

读者培训工作是高校图书馆主动对外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读者提高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今后,还要积极探究适合新媒体环境的、契合读者需求的讲座培训。努力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

[1] 陈一茜.试述新媒体与图书馆信息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45-47.

[2] 张文彦.新媒体在图书馆服务推广中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7,(6):19-21.

[3] 海岚,李纲,张洪元,等.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讲座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4,(6):85-88,109.

[4] 郭虹良.高校图书馆培训工作读者参与少的原因与对策——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1):103-106.

[5]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研究-清华大学图书馆专题培 训讲座[EB/OL].http://lib.tsinghua.edu.cn/service/ workshop2014fall.html,2015-08-10.

[6] 北京大学图书馆.资源篇[EB/OL].http://www.lib.pku.edu.cn/ portal/fw/yixiaoshijiangzuo/ziyuanchazhao,2015-08-10.

[7] 张明海,龙献忠.云传播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4,(5):99-101.

[8] 张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调查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9] 张晓萍.微服务:碎片化微时代的图书馆导读工作策略探究[J].图书馆界,2014,(3):54-56.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ader train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The reader train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has been facing some new dilemma for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propaganda way of training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training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medi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ader trai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an effective propaganda way was explored for the training information; some new training forms were developed to adapt to the new media for effectively cater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ader training teachers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New media;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training

G251.3

A

1008-1151(2015)11-0149-03

2015-10-11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5JGZ12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B201439)。

罗梅兰(1972-),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和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馆培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环境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