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

2015-03-31唐平英刘韬容蒋艳玲

大众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学中学物理导体

唐平英 刘韬容 蒋艳玲

(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浅析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

唐平英 刘韬容 蒋艳玲

(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作为中学生物理学习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电学既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一直被教育者所重视,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大有益处。着眼于前期准备和具体实施,对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分析,对有效提高中学物理电学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新课程改革

电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是中学物理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初中物理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通常是放在初三。中学生在学习了有关声、光、热现象及力学的概念及规律后,对物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识方法积累,再进行电学内容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探究式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1-3]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探究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1 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的前期准备

为了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做深入的分析,并梳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夯实基础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基于中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接受能力,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对于有些知识则要简化处理。为了保证探究教学效果,教师要提供足够的与探究相关的资料和资源,其中包括图书馆的文字、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实验室的实验器材等。[4]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是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一个典型的实验案例,可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观察,从而得出相应的规律。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为探究主线,让学生亲自探究材料、长度、粗细及温度等单一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规律,经过实验得出相应结论,并引导学生运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电学问题。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与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相关的一些图片、多媒体课件、电源、导线、开关、电表等材料,并让学生在课前就要了解相关电学元件、仪器、仪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能使该实验探究顺利进行。

2 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2.1分组

为了避免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及放松,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就应该将男女合理分配、能力等级不同的分在一组,进行“强弱搭配”,实现“互补性搭配”。分组时要注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有利于小组内学生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不同职能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增强自信和激发成就动机。而“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公平竞争,营造和谐而又不失紧张的学习氛围。如果有必要,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探究问题的不同方面,分工合作,完成探究。同时还应该在每一组中设定一名负责人,专门负责协调组员及联系老师。对分组进行优化既为小组同学间的互助提高了客观的条件、也为激发小组间的集体荣誉意识提供平台,可使整体探究活动紧密围绕学习目标,避免探究离题,有效达到探究的要求。

2.2引导

教师应该要根据课程内容,选取恰当的生活实例和现实情景,经过一定的处理和控制,突出要学习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能很快发现核心问题,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中常见的导线的材料、不同功率电炉丝的长短以及不同功率灯泡灯丝的粗细等方面进行动画演示和说明,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聚焦于探究主题。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第一次接触到电学知识,该知识又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他们对电学知识既熟悉又陌生。利用信息技术可将电阻大小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将陌生转换为学生已知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熟悉电学、走进电学。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才能保证探究教学效果。虽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思考进行过多的干涉,但对出现偏离学习目标的情况要给予合适、正确的引导,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有时候,我们发现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此时就要引导学生考虑将问题进行分解,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探究这个问题?”。 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如材料、长度、粗细(横截面积)、温度等等。

对于要探究的问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假设,找到合适的探究方法,有序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适时提出研究电阻的大小可能和其中一个物理量是否有关时,应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探究手段,即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此外,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探究活动不断提出问题,使探究过程变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师可先通过播放视频(不同的材料或长度,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动力。

2.3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讨论,可先组织小组内部交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最后教师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这样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见解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如在进行了导体横截面积、长度及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导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后,针对该探究实验的结果学生讨论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回忆整理后,纷纷踊跃发表各自的观点。通过交流讨论,很多模糊问题或知识点会逐渐地清晰,可从多方面对结果进行修正、完善,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得到拓展。

2.4总结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对实验规律、知识点以及探究方法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强了感性认知,通过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可进行理性思考,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观察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及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通过画出I-U和I-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实验规律掌握得更加透彻,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对探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上面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及图形法。这样学生在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上才会有所进步,当他们遇到新的电学知识时,才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掌握新知识。

2.5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应该采取开放性的、公平的、多元化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方式。其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评价,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团队合作交流能力的评价等等。坚持发展性原则和主体多元化原则,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者、积极参与者和成功者。

3 结语

本文从前期准备及实施两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充分的资料和资源准备是保证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优化的分组、正确的引导、积极的讨论、适时的总结以及合理的评价在实施中学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中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学生在合理的分组中发挥不同优势,在正确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在积极的讨论中拓展思维,在及时的总结中举一反三掌握新知识,在评价中自我反思,最终达到物理电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1] 梅国花.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探究式学习研究[J].时代教育,2013,(8):206.

[2] 张亚娟.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 王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4] 李雪.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光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Analysis of inquiry teaching of electric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As a connecting important stage of physics learn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lectricity is both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physics stud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further study of high school physics.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mplemented, inquiry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for educators. Inquiry teaching is helpful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s useful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Focusing on preparation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quiry teaching of electric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his is useful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ectric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Electric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inquiry teach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G42

A

1008-1151(2015)11-0095-02

2015-10-12

2014年广西教师教育课题项目“基于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三位一体”物理师范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5年广西科学与技术开发项目“高校与科普示范基地合作开展“体验探究式”科普教育的工作模式创新与示范”。

唐平英(1982-),女,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物理与化学。

猜你喜欢

电学中学物理导体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对一个电学故障题的思考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Lesson Seventy-four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a typical arrhythmia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
悬链式交联中大截面导体的连接器技术与应用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