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党员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15-03-30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李德琴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团体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杨 越 曾 欣 李德琴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党员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杨 越 曾 欣 李德琴

党员的自身素质在评选党员、提升、考核干部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应当尝试利用现代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针对当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团体训练 党员队伍 素质教育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落实学院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的指导思想,实现“两强四带建五好”的总体要求,我们将尝试利用现代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针对当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践,希望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一、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党员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素质在我们评选党员、提升、考核干部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一个没有固定情感支撑,对待感情冷漠、不专一的人很容易出现作风上的问题,他要么孤注一掷、特立独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么缺乏人性、同情心,做事蛮横决绝,这样的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因此要完善学生党员对的生活应激、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定期考评,在抓作风建设的同时,关注党员的自身素质,随时随地测评党员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水平。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党员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要提高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两者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正确贯彻思想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引导学生党员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并延伸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换句话说,团体心理辅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共同的工作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养和思想素养。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学生党员的德育活动,建设积极的德育环境,为学生党员进行相关思想和道德品德的教育。

二、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选拔入手,发挥心理素质测评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中的辅助作用;以团体心理辅导为载体,引进激励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增强党员形象示范作用。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发展党员的“源头”和“入口”。通过对全专业230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的心理素质测评,结果显示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少数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自律意识薄弱,缺乏发挥作用的勇气和动力,思想认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党员没有认清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不进则退的形势,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感,没有进取心,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党性锻炼。

2.在支部生活会中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加强党员间的学习与交流,增强学生党员行动力,加强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关心与服务制度,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及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

3.团体训练的过程

(1)项目开始阶段

在第一次训练前,让每一位学员签下了“学员约定”,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我有一个约束,每次参与活动时保证做到: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培训活动,保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要求每个学员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畅谈自己参加训练班的目的,让每一个人对团体目标、活动方式及自我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活动阶段

活动阶段是本次训练的核心阶段。活动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利用团体动力学原理,从活动开始到组建小组,再到活动结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体验团队中。构建六次团体活动,将培养目标融入每一次培训活动中,通过活动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团体合作的意识。

本团体由四个活动单元构成,分四周完成,每周一次,为期一个月,单元结构主要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活动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的形式结束活动。活动主题分别为穿越障碍、合力起身、盲人方阵、穿越雷区,每个活动的目标为让同学们从训练中体会协作的乐趣和技巧,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能够突破自我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会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与队友进行分享,培养了非常状态下的沟通和决策能力。

(3)结束阶段

活动的结束阶段非常重要,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同学们的交往能力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彼此之间的情感也会加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建立起了联系。项目结束后,团队成员需要集中进行分享活动,请每个队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学员回顾活动内容,学习到的经验与自我的改变;②团队工作方法,团队工作流程;③有效的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短时间)要迅速做决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后就要坚定的去执行,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适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有限代替绝对,满意代替最佳;④在非正常的沟通状态下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怎样用不擅长的沟通方式有效表达或者接受信息。

4.团体训练活动成果

根据团体训练情况,我们设计了十项认为能反映训练效果的评价项目,要求成员以刚参加时的状态为零,根据自己参加团体活动后的主观感受评价自己在各方面改变的方向和程度,变化尺度为- 5分~+ 5 分。测量工具为团体训练后自我评价表。通过汇总得到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成员表示自己通过参加团体培训的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更愿意理解他人,乐于关怀他人,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加能控制自我的情绪,责任感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我们的团体心理辅导已经运用于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比较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它比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这项新兴事业在我国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将会更加密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

[2]广 晖.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华章,2013

[3]王红丽.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

[4]徐 畅.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5]官锐园,樊富珉.10 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 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此文系2013年-2014年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工作项目)

ISSN2095-6711/Z01-2015-01-0130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团体
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探究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