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补效应实证研究

2015-03-28陈村坤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存量效应贸易

陈村坤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补效应实证研究

陈村坤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无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坚持出口贸易,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OLS),对2001-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互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从长期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比短期更显著。并对结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互补效应

一、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OFDI)与出口贸易(以下简称EX)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的研究方法不同,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但从众多理论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两个代表性观点:一是相互替代效应理论,二是相互补充效应理论。

第一,相互替代效应理论。国外学者Mundell[1]于1957年提出著名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认为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常常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地避开贸易壁垒,成为对外贸易的替代物,从而出现了“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所以投资与贸易是相互替代的。邓宁[2]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它的核心是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表明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公司区位优势和所有权优势的融合,导致OFDI对母国出口的替代;第二,相互补充效应理论。小岛清[3]的互补模型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国际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也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国内学者古广东[4](2005)的研究,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中国FDI与出口贸易(1984-2006)的内在联系,表明中国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项本武[5](2006)的研究,基于中国对49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检验,运用引力模型,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出口创造型,也是进口替代型的结论。

本文在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后,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OLS),对2001-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互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从长期来看,O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比短期更显著。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补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设

1.假设一: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关系为正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贸易带动起来的,企业先进行出口贸易,在对市场有了足够的了解和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之后,企业才会寻求跨国扩张。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会通过先前贸易累计的东道国的市场知识,在东道国进行投资,这样可能会更有效率地调动生产资源和带动本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也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鉴于以上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本文假设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关系为正。

2.假设二: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关系为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OFDI对出口贸易有正向的带动作用,而且呈现的效果是长期效应。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2013年我国年人均GDP已经达到6629美元,至少处于国际投资的第三阶段,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假设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为正。

(二)模型设定与回归结果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取自2001-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2001-2013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并制成表1。

表1 2001-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和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为了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本文没有考虑影响两者的其他因素,如GDP、汇率、工资水平等,仅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且它们的某些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所以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最小二乘回归(OLS)的估计量不仅是一致的,而且快于平稳时间序列OLS估计量的收敛速度。并且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协整关系,并能使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出口贸易(简称EX)、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简称OFDI)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简称OFDIS)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EX、LnOFDI和LnOFDIS表示自然对数的EX、OFDI和OFDIS。

1. 研究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时,模型的假定和回归结果

0FDI1t=A0+A1EX1t+U1t模型可变形为

模型1:Ln0FDI1t=α1+β1LnEX1t+μ1t(t=1,2,,,,T)

对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表2:

表2 回归结果1

所以,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Ln0FDI1t=-10.82772+1.773006LnEX1t(t=1,2,,,,T) (-6.057475) (9.103380)

2.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时,模型的假定和回归结果

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投资流量与存量均有可能有相关作用,因此加入0FDI与OFDIS的滞后项做回归。

EX2t=B0+B1OFDI2t+B2OFDIS2t+U2t模型可变形为

模型2:LnEX2t=α2+β2LnOFDI2t+γLnOFDIS2t+μ2t (t=1,2,,,,T)

对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进行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表3:

表3 回归结果2

从表3我们可知,如果给定0.05的显著水平,LNOFDI与LNOFDIS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运用EViews软件我们可以得出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OFDI与OFDIS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对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进行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表5:

表5 回归结果3

对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进行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表6:

表6 回归结果4

经比较,LNOFDIS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898435,较大,而且它的t检验比较显著,所以通过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LnEX2t=44.895723+0.596324LnOFDIS2t(t=1,2,,,,T) (11.21750)(9.864333)

(三)回归分析及结论

由回归结果1,我们可知,从2001-2013年,我国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总体为正且统计上较为显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对外直接投资增加1.773006个百分点。

由回归结果4,我们可知,从2001-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对出口贸易的效应总体为正且统计上较为显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出口贸易增加0.596324个百分点。

由回归结果2,我们可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对出口贸易都有促进效应。比较回归结果3、4,我们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出口贸易增加0.497922个百分点,明显小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596324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其对出口贸易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从长期来看,O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比短期更显著。

三、结论分析

(一)O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

OFDI流量和存量对出口贸易正的显著系数,表明OFDI导致出口贸易水平的增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创造效应,与相关理论的预期一致,这些理论包括贸易创造的FDI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网络理论。其中新贸易理论认为,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或相似收入水平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创造效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对外直接投资使企业构筑了国际营销网络。企业通过在世界其他地区设立贸易服务机构,构筑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打造自身品牌与生产加工企业形成销售对接,产生显著联动效应。我国是制造大国,中间产品的内部贸易将随着被投资国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从而促进本国母公司的出口。例如海尔在国外创建生产基地,就地取材完成生产,形成的制成品就地销售,这部分销售使海尔的贸易额得到绝对的增加,而不是取代国内的出口。(2)跨国并购投资方式的影响。在一个企业的产品知名度还有待认可和销售渠道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收购国外品牌成为进入新市场的一个捷径。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和资源,借助品牌背后的营销渠道和消费群体,可以快速切入市场,规避风险。通过对并购资源的重新整合,促进企业产品的出口。例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利用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吉利的整体形象,并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吉利的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形成能够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

(二)出口贸易对OFDI的促进效应

首先,这符合企业国际化理论,即企业先进行出口贸易,在获得了国际市场并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和积累了市场知识后,转为在国际市场上投资,进行生产的国际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贸易方面获得的成就为国内企业进一步对外直接投资积蓄了必要的动力。国家在此阶段仍应坚持鼓励出口战略,出口可以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其次,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和出口竞争的增强,已经或将要遭遇的外国政府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越来越多,为规避已经存在的贸易壁垒而进行的“关税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会相应增多,为了化解潜在贸易保护威胁而进行的“补偿投资”也会相应增多。

(三)比较OFDI与出口贸易之间促进效应的大小

我们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的OFDI历年来的规模都还很小,与出口贸易额相差甚远,所以出口贸易对OFDI的促进效应大于O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OFDI进一步增大,OFDI与出口贸易的正相关关系将会显著增强,且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也不断增大。

(四)从长期来看,O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比短期更显著

相对于OFDI流量,OFDI的存量对出口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将带动国内的原材料、资本品、管理等的出口。我国OFDI存量比流量的出口效应更大,与产业网络理论所预期的结果一致。产业网络理论认为,所有公司都处于网络中,通过购买和供给,经济单位连结在一起。国家间已经形成的联系将同时刺激投资和贸易,导致其互补关系。当贸易国家间的联系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巩固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将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回归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出口创造效应一致。

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互补效应的建议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论,我们认为要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互补效应,必须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大力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二是保持出口贸易的增长。

(一)大力加快对外直接投资

1.完善法律体系和提供更好的投资平台

首先,要建立促进和保障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关于企业走出去的立法明显滞后,应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立法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法律制度,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兼顾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例如,制定《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明确海外投资的基本战略,使得海外投资有法可依,切实维护我国投资者的利益。其次,为海外投资提供更好的平台。发挥政府双边政治和外交活动的作用,通过高层互访和双边协商,推动一些大型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进行。对在海外开发战略性资源、获取先进技术及开拓高风险市场但符合国家经济战略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减免税优惠。加大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

2.做好各方面的投资选择

首先,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可将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保持和扩大产业优势,维持这些行业的市场份额。改造制造业的对外投资结构,因为该行业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能够有效地带动国内中间产品的出口。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可重点考虑东盟国家、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与我国存在一定的产业梯度,我国有比较优势,这些地区可以成为我国转移“边际产业”的重要场所。最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灵活选择海外并购或新建企业、独资经营或合资经营的方式。

(二)保持出口贸易的增长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占了较大的份额,但利润水平较低,竞争激烈,经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因此,为了保持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我们必须改变出口的现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我国应该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企业的利润,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拓展服务贸易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标志,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品是进入流通的无形商品,消耗所在国资源少、对环境破坏少、市场风险少、产品附加值高。各国实践都证明,服务行业对外投资不仅会直接带动国内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仍然很低,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因此,中国的服务企业急需走出国门,为本国的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1]MUNDLL 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or Mobil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47(3):321~335.

[2]Dunning,J.H.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al Approach [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e,1981,117:30~64.

[3][日]小岛清. 周宝廉译.天津: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437~442.

[4]古广东.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分析[J].亚太经济,2008,(1):55.

[5]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J]. 统计与决策,2005,(24):84~85.

(责任编辑:梁小红)

Empirical Study of Complementary Effect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in China

CHEN Cun-kun

(College of Economic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With China’s further opening up, bo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h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China’s economy. This article uses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OLS) to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 between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from 2001 to 2013, and then three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ly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has complementary effect, secondly export trade has more effect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irdl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a remarkable impact on export trade in the long run,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port trade; complementary effect

2014-11-12

陈村坤(1989-),男,福建龙岩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收入分配。

F832.6

A

1008-4940(2015)01-0014-07

猜你喜欢

存量效应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腐败存量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