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5-03-28贾志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保定市招商引资产业结构

□文/贾志芳 史 岩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保定)

一、保定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现状

保定县域当前消费需求的提升、就业压力、环境压力以及资源压力等问题的亟待解决都要求保定县域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与要求,通过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高新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来推动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需要对首都部分功能进行承接,在此过程中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很大机遇,但是同时也要求保定县域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然而,从保定结构发展现状来看,保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保定市是河北省第一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起步晚,规模小。目前,保定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

二、保定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可以凭借自身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教育资源优势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与要求。在此过程中,保定市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做出肯定,同时也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来看,在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百强中,河北省中只有三个县入选,而保定所有县市均未入选,这说明保定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并不乐观;其次,保定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2∶52.7∶35.3,这一比例说明保定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而农业则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第三,相对薄弱的技术创新能力导致了保定县域产品欠缺科技含量,并出现了产品低端与产品单一的情况;第四,保定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包括定州、涿州、白沟与高碑店在内的一些县市经济比较发达,而顺平、涞水、满城、易县等现实的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从制约因素来看,农业的产业化以及工业的品牌化程度不高、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招商吸引力欠缺、交通有待完善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主要因素。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机制

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机制的研究中,保定市可以对珠江发展模式做出借鉴。珠江模式是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14个市县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总结。珠江三角洲在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并吸引外来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中十分成功的案例。从珠江模式的成功原因来看,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对经济模式转变与招商引资的重视以及科技经济辐射是主要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为保定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是基础。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并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在此方面,保定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从而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发挥出保定农业所具有的优势:一是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土地流转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保定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是在此过程中,保定市需要重视遵循自愿原则与有偿原则,并通过确保农民利益得到保障来凸显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同时保定市有必要对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其他实际情况做出调研,从而因地制宜的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策略;二是要重视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为凸显保定农业优势创造良好条件。在保定,野县错季蔬菜、满城草莓、涞水香菇、蠡县麻山药等农产品在京津冀地区都占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当将保定农业所具有的优势当作重点,并根据县域优势来构建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与较大生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从而让保定农业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推动现有农业优势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新优势的创建,所以对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推动也不能忽视;三是要重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形成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结合,对于提高保定农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农民增收以及实现保定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在此方面,保定各个县域应当从农产品加工投资扶持、人才培养以及税收等方面来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当前,许多国内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在保定落户,如哇哈哈、蒙牛、伊利、康师傅等,这些企业为保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保定市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通过构建农业工业园来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业品牌化是重点。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还应当重视推动工业品牌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保定市要对自身所具有的工业优势资源做出有效整合,从而为龙头企业的打造以及支柱产业的壮大提供良好条件。首先,保定需要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对工业体系做出改革与优化。工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体现出保定特色,同时要发挥保定优势,在此方面,保定市要对优秀企业和各类产业做出良好的布局,在将品牌构建作为主要战略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以及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保定需要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并重视先进工艺以及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并推动保定工业向现代化发展;其次,保定工业品牌建设工作不仅要以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对象,同时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此方面,保定有必要构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并重点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与品牌构建中融资难的问题,从而让保定中小企业能够在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为保定本土工业品牌的培育构建坚实基础;三是推动保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无论是产业结构转型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都要求企业能够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生产力,因此,推动保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保定需要对各个县域中具有创新意愿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有必要组织科研单位、高校以及社会企业构建技术创新机构,并在实现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从而为保定企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保定工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构建基础。

(三)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与引进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认清自身优势,从而通过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来为保定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给保障。保定县域中的多所高校是保定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和优势,从当前保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新技术人才仍旧相对匮乏,然而市场发展却对人才表现出了旺盛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定需要重视教育的发展,通过合理进行人才培养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来为保定县域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出自身的行政职能,引导各级院校与社会企业开展广泛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就业,从而在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推动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开展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招商引资是保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保障的重要途径。首先,在推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招商引资项目。保定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在对自身优势产业做出重点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兼顾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与劳动力密集三种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推动保定市技术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聚集是提高保定市外资吸引力的重要策略,由于产业聚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所需要投入的配套成本,所以产业聚集在一些情况中会比减税更具吸引力。同时,保定市要对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本地资源利用以及就业消化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从而避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盲目性问题;其次,保定市要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在此方面,保定市需要重视强化市场法制的完善工作,从而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的有序性与公平性,同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避免职能交叉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外资投入信心的重要策略;最后,保定市有必要完善自身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构建招商引资沟通协调部门来负责招商引资中的沟通协调问题,从而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服务。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保定县域需要强调两型产业的发展,并在重视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发挥出保定县域所具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势。首先,保定县域有必要在重视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县域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通过实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来推动保定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方面,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物流行业以及电子信息等应当做出重点扶持与发展的产业;其次,保定县域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够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通过杜绝高污染、高耗能来降低保定县域各个产业的发展成本,因此,保定县域需要重点做好污染整治工作,通过推动绿色生产审核机制来对企业行为做出控制,从而对保定县域中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指标制定、检测与考核职能,从而确保各类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最后,保定需要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通过强化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等重要产业基地的建设来为产业的发展形成支撑,并强化保定的首都服务承载功能。

(六)完善保定县域交通,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交通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交通设施如同人类所具有的血液系统,而交通运输则相当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设施作为支撑,交通运输也就会如同人类血液系统组织坏死一样陷入困境,因此,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保定县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保定市需要以城市铁路和客运专线为核心,以轻轨为辅助来构建铁路网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来实现保定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方面,保定市需要考虑县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确保发挥出交通在推动选育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如保定市需要重视白沟新城到二机场之间交通的构建,从而在充分返回白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白沟经济的发展。另外,保定市需要重视“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建设,通过打造京津石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保定交通环境所提出的要求。

[1]刘巧茹.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

[2]张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3]刘松颖.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8.

猜你喜欢

保定市招商引资产业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岂能以招商引资论老促会?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