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思考

2015-03-28曲建光杨金玲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认证工作顶层底层

曲建光,杨金玲,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

(黑龙江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思考

曲建光,杨金玲,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

(黑龙江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仍然处在试点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互认,而且能够促进工程教育在中国的协调发展。在分析中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状、意义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专业认证系统的设计、专业认证的方式和专业认证专家组成三个角度对探索和建立既适应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底层设计;认证标准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经在中国教育界开始实施,该项工作对中国工程型人才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是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认可。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借鉴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推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专业办学实际、反映行业需求、促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由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既能适应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并能不断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培养出能被世界所认同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呢?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对专业认证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1 专业认证工作情况简介

在中国,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始于2006年,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出台了《全国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通用标准与补充标准两部分。专业认证于2009年进入普及推广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2]。经过8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将认证的专业类别扩大到16个,并在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预备成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在构建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 专业认证工作的意义

目前,尽管工程科技人才的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并非工程教育强国,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中国在“面向工程实际”教育方面存在着欠缺。教育部为规范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与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联合推出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通过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增强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3 专业认证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专业认证是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遇到了阻碍[4]。因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使中国培养的工程师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从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建立国际等效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实现中国工程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中国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5]。

其次,专业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座桥梁。专业认证是解决专业人员在国际上持有经过专业认证的学位或经过注册的专业资格,获得便捷、平等、无歧视对待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专业认证可以为跨国人才的专业学位和职业资格提供有国际认可的质量评估与认证[5]。

第三,专业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重要保障。来自教育界、企业界和行业界的认证专家在认证过程中对被认证专业具有指导、规范和督促的作用。从认证结果的反馈中被认证专业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证结果也为专业进一步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同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也由企业界的专家带入到认证过程中,这些信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认证工作的标准

2011年3月颁布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其中,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通用标准共包含7个大项、19个小项[2],专业认证除了对重要课程设置进行规定外,对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非常重视,把校企合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5 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建议

虽然目前中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和体系仍然处在试点和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和制度。因此,积极探索和建立既与国情适应,又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认证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5.1 专业认证宜采用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统的构成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底层设计,底层的实现才是检验顶层设计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标准。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同底层设计与最终应用直接关联,受各方面关注相比,顶层设计是为需求设计的。底层设计基于“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的设计思想,其设计人员具有实践经验,清楚应用中需要什么、如何实现,他们比较切合实际,能够使顶层设计尽可能完善。具体的“底层设计”可以为“顶层设计”的落实提供支撑,否则“顶层设计”只能浮在“顶层”,不接地气。

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除了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之外,还需要进行底层设计,通过底层设计提出更为具体的配套措施作为支撑,提出更多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来弥补顶层设计的不足,最终形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统,并合规地运行。

“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等任务不仅已经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而且部分任务已经实施了一个阶段;相比之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像是执行《纲要》任务的行动计划,《全国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则是对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与评价,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工程教育的顶层设计部分,为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改进提供了建设蓝图。通常这类顶层设计难以用来指导教学一线的实践,这是因为:

1)这些顶层设计在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前需要进一步识别、分解和优化;

2)顶层设计包含很多可变因素,还涉及新旧系统的对接问题;

3)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难免有把改革强加于人之不足,因而可能会影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6]。

只有高校有效识别、分解和优化顶层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形成有具体的配套措施作为支撑的底层设计,才能使顶层设计发挥蓝图的功能。底层设计具有如下功能:①它是自下而上的设计,是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设计的机制,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互补性;②能够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的对接,优化顶层设计的建设目标,增强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③有利于带动以自评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长效评估机制的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引导高校朝着自主办学的方向发展。

5.2 专业认证宜采用国际和国内相结合、多样化和统一性并存的方式

在构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统的过程中, 既要采纳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认证程序和标准,又要分析国际相互承认的条件和专业认证标准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在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巨大、情况复杂,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认证主体的意愿需求和认证客体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的现状,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密切关注师生对认证活动的相应反馈信息, 力求形成多样化与统一性并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设计补充标准时建议坚持底层设计的原则,即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大学的特点,在课程方面应该只限定部分主干课程,其它特色课程由不同类型大学自己设定,并且在进行认证时应采用部分认证专家必须具有相同类型大学工作经验,这有利于专业认证时对此类大学的客观评价。

另外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设计认证标准时建议根据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大学自身的定位设计相应的门槛,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在专业认证时,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具有相同的第一道“门槛”,即:相同专业的通用标准和基本的课程要求应大体相同。在此基础上设置第二道门槛,第二道门槛应该定位于不同类型大学的专业特色[7],在以上两道门槛的基础上考查专业水平的高低。专业认证考查的重点应是申请专业是否达到了“门槛”要求,而非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如果达到了“门槛”要求,则认证结论是“通过认证”。从某种角度来说,专业认证时“就低不拼高”,并且专业底蕴、专业内涵和办学历史等多年沉淀下来的无形资本在专业认证时需要予以重视。

5.3 关于专业认证专家的组成与再培训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教育经验表明,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产业界紧密结合。中国要想真正实现专业认证制度,需要建立一支由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组成的认证队伍,充分发挥产业界专家在专业认证中的作用;同时产业界专家对专业的评价来自教育系统外部,这有利于看到培养学生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但是,目前参与认证工作的产业界专家,大多数是行业企业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通常具有繁忙的行政性事务,在认证工作上能够投入的精力有限,同时他们对教学管理等情况不是非常熟悉,难以真正发挥其行业专家的独特作用,不具备担负专业认证职责的素质。同时,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缺乏像国外高校那样规定的有专门的志愿工作任务,参加认证完全是凭个人兴趣或服从相关部门的特定安排。相关调查表明,与国外认证专家相比中国专家在进校前普遍存在阅读自评报告时间不够的问题。以上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目前中国教育界和行业界的联合认证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为此,可考虑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高校为主、行业参与的专家队伍。专职认证专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够认真钻研认证工作业务,把认证工作当作自己的真正事业,而不是临时兼职的心态。高校教师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营比较熟悉,一般也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和工程活动,熟悉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因此,高校为主的专家队伍有利于发挥高校教师对教学熟悉、行业专家对行业熟悉的要求,有利于发挥两者的优势,共同做好认证工作,提高认证工作质量[8]。

建议增加对认证专家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考查专业认证人员是否清楚认证工作流程、是否熟悉认证内容、是否了解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区别等。

6 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行业和用人部门对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价, 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 它对高校专业办学定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是产业界与高校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仍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认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1] 刘静,郭银章,阎临霞,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7(13):63-66.

[2] 万志军,张东升,屠世浩.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5):32-33.

[3] 赵建国,韩学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问题的认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7(S1) :72-72.

[4] 张志英,王启明.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体制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46-48.

[5] 秦彦.关于构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22):3-4.

[6] 李奇.学习结果评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底层设计[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4):56-60.

[7] 刘志军,朱泓,曲景平,李志义.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5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22-23.

[8] 都昌满.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27-32.

[责任编辑:陈 克]

Thoughts o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pecialized certification in China

QU Jian-guang,YANG Jin-ling,LI Xiu-hai,CAO Xian-ge,ZHANG Wei-che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 China)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pecialized certification system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xperimental and exploratory stage, which hasn’t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The star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pecialized certification can help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of certification, and also can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ertification status,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in China, the relevant proposals are made, which not only adapt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ut also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rom angles of the system design, the way and the experts.

engineering education; specialty certification; underlying design;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2014-09-1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10480)

曲建光(1964-),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测绘工程教学与管理.

G642.0

A

1671-4679(2015)02-0059-03

猜你喜欢

认证工作顶层底层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 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略论“底层”
基于ISO 9001认证可简化CMA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