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再思考

2015-03-28刘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共产党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再思考

刘健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摘要:如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中流砥柱作用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主要是由于对“抗日战争”的误解、对当今社会存在一系列问题的不满和对国内外反动势力通过网络的宣传。对于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军队所起到不同的作用。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应当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本着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来分析。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

收稿日期:2015-05-08

作者简介:刘健(1991-),女,辽宁本溪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

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对峙。在这十年中,国共两党冲突不断,而此时,日本侵略者趁机侵占了东北,并对华北虎视眈眈,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民族大义面前,外来的侵略者成为促使水火不容的共产党与国民党重新开始了合作的重要原因,并且持续了八年之久,直至解放战争的爆发。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既是合理调节党派矛盾的范例,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御敌的共同愿望。

一、中国共产党为处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两党矛盾所做的努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公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此时的共产党一面进行“反围剿”,一面组织力量抗击日本的侵略。1934年7月15日,毛泽东、朱德等联名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表明了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而此时的蒋介石政府则不顾民族危亡,在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不顾日本侵略者践踏中国的土地,继续对工农红军进行围剿,企图将其彻底消灭,“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原则深刻的表现出蒋介石对于消灭共产党的决心。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当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的时候,当日本侵略者侵犯了蒋介石背后的英美国家的利益时,尤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来临大局已定。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合作。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两党军队领导体制、番号的矛盾,做出了接受国民政府领导的决定,并将中国工农红军的部队番号与国民政府军队保持一致。然而,国民政府却是要中国共产党全面交出政权和军权,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有利、有理、有节的斗争。最终国民党正式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合法地位,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尽管国共双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相同,但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合作,选择了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成为关键。

二、国共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

(一)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作用,共产党军队的协助作用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面对凶残的日军,尽管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但是蒋介石没有向日本求和,迁都重庆,坚持抗战。在日军猛烈进攻的同时,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中的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日本军队“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对于牵制日军主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发动了广州作战。1938年10月11日夜,日军进入广东大亚湾,而中国守军却毫无察觉,战争开始后中国守军未作多少抵抗即撤退轻弃广州。使得日军控制了华南部分地区,为其以后的南进作战建立了一个前进的基地,切断了一条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重要通道,给中国长期抗战造成了重大困难。这也就暗示以国民党为主力的阵地战、消耗战在此时已经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了。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在这一阶段同样延缓了日军侵占中国的速度。平型关伏击战、七亘村战斗、广阳伏击战、晋察冀边区1937年反围攻作战、晋西北反围攻战役(1938年2月22日~4月2日)等,不仅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期间牵制日军所不能忽视的力量。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解放所做的贡献和努力是不能忽略的。

(二)面对战略相持阶段的国共摩擦,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努力

在1938年10月日军攻克广州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转入了相持阶段。日军在对国民党正规军进行不断的军事打击。国民党的正规军虽然装备不如日军精良,但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英勇御敌,这也是日军所不愿看到的。由于日军陷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日军的后续补给困难日益突出,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此时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面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已经由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转为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对蒋介石实行了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了毁灭性的军事打击。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对日军艰苦长期的斗争,人民军队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这不仅大大的减轻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压力,也使日军陷入战争中不能自拔。但是随着日军的侵华策略的转变,以及蒋介石领导的军队自身拥有反人民的特点,一些国民党将领选择了投降和妥协,再加上国民党与共产党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国民党政府最终转变为积极反共、消极抗战。

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叛国投敌。而蒋介石则在统一战线内部大搞反共摩擦活动,并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8000余人倒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枪口之下。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积极同国民党政府协商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虽有摩擦,但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巩固。相反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当了伪军的约有五十万之多,而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56万”。[1]也就是说,侵华日军死亡人数低于国民党军队投敌人数。对于这些伪军,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竟然还给他们发饷,这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些投降的将领对日本的冈村宁次说:“我们不是办过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我们至今仍然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希望能谅解。”[2]这足以看出即使在国难当头之际,蒋介石政府仍然与日军相互利用,企图趁机消灭共产党,消灭人民军队。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从抗战初期比较积极地抗战转为消极抗战,这时期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并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英、美盟军并肩作战。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重创日军,扬威域外。从1941年开始,日本为了建立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集中侵华的大部分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极大的毅力坚持敌后抗战,主动出击敌人,发展人民战争,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扫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使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成长为抗日阵营中的坚强堡垒。

三、对质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原因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有些人开始质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当代的中国社会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质疑声音愈加激烈。其原因值得我们去分析。

(一)对于“抗日战争”一词的误解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从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期间长达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评价国共双方的作用,应该以最早的、最坚决的、持之以恒的标准来评判。早在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便对日宣战,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抗日战争的大旗。这一点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事根本没有做到的。而所谓的抗日战争,也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抗战。军事反击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还包括文化抗战,即对抗日战争的宣传工作。从这一点来讲,蒋介石的国民军仅仅重视正面战场的军事抗战,而几乎没有涉及到文化抗日这一方面。同时,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蒋介石表现的并不是一直积极。当日军触及了自己与英美等国的利益时,国民党军才对日宣战。对于日军侵犯广大人民的利益则视若罔闻。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并且在这14年中从来都不曾动摇过。

(二)对于当今社会一些现状的不满

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加唤起了广大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生活的向往。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更是因为共产党的威望而拥护党在当时的政策。广大农村大兴人民公社、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久而久之便使人们产生了懒惰的情绪。随着历史的发展,共产党也适时的做出了调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政策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却逐渐的与没有富起来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没有富起来的人,面对随着发展导致的高房价、高医疗费、高教育费、高养老费等问题望洋兴叹。在这群人中逐渐产生了对于改革开放的怀疑与憎恶情绪。他们怀疑的不是改革开放是不是能促进生产力的问题,而是怀疑日益发展的中国会不会最终抛弃了那帮没有跟上中国发展脚步的人;他们憎恶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一些让自己无钱买房,无钱治病、无钱上学的官员。随着对个别党员的不满及对个别政策的不满,这群人逐渐怀疑共产党,怀疑社会主义是不是真的能为自己带来福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带有个人情绪的声音。

(三)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宣传,妄图扼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在人类历史上,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到目前为止只有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但是国内外反动势力却试图通过舆论的宣传、文化的渗透等手段,阻碍中国的发展,否认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贡献,其手段极其老道、狡诈、阴险、恶毒,妄图颠覆人民政权。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将历史事实呈现在人民面前,

巩固人民政权,使反动势力无藏身之所,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的历史作用,弘扬爱国主义思想

正确认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就要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尽管国共两党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但是共产党向来敢于直视历史。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领导的军队所起到不同的作用,他们相互配合,为中华民族的利益奋斗着,并且指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如淞沪会战、忻口战役、徐州战役、武汉战役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新时期,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予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积极肯定,充分表明了共产党是尊重历史的。对于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不但在学术界及政治方面予以肯定,而且还拍摄了大量歌颂国民党正面战场功绩的电影,如《七七事变》《喋血孤城》等。当然,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认识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3]在目前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国共双方应该正确面对历史、面对现实,相互包容,争取早日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稻叶正夫.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冈村宁次回忆录[M].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张文生.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共同谱写的民族史诗[J].两岸关系,2010(9).

责任编辑:董凤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共产党国民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快过关了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