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污染对徐州居民的影响及治霾措施

2015-03-26俞群伟李惠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徐州市雾霾徐州

□文/ 刘 沛 俞群伟 刘 隽 李惠娟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江苏·徐州)

一、研究背景

2013年1月发生的雾霾污染事件覆盖了我国整个华北及华东大部分地区,影响8.5 亿人,严重污染暴露人口2.5 亿,其持续时间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高、危害人群之多在全球均属罕见。2013年12月,雾霾污染在中东部地区再次大面积爆发,几十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导致许多地方交通严重堵塞、飞机延误、学校放假,医院就诊人群大量增加。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3月,徐州市大部分时间都被笼罩在雾霾之中,空气质量常为重度污染与中度污染,轻度污染与良好的空气质量较为少见。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雾霾治理,于2013年6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徐州市作为国家环保部重点监测城市,被要求实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014年,大气污染及防治成为各地“两会”讨论的焦点。在31 个省份中,除西藏、宁夏之外,29 个省份的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大气污染治理,其中,15 个省市区提及治“霾”,全面治霾开启。2015年,大气污染仍是“两会”的焦点。

二、雾霾的危害

由于雾霾可以由气流长距离输送而在异地显现,所以雾霾污染属于跨界污染。目前,国内对跨界污染合作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污染方面,对空气污染方面涉及较少。偏煤的能源结构、异常的静稳天气等原因是我国大范围雾霾的主要原因,对治理雾霾污染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要有充分的科学判断。当居民持续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 中时,急性健康损害风险及健康经济损失极大(谢元博等,2014)。但是,我国在雾霾污染法律治理中存在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执法模式条块分割、配套制度欠缺的问题,需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联防联控区域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侵权损害保障体系,力求建立治理灰霾污染的长效防控体系。

雾霾污染的不良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速度比想象得快(Giddens,2009)。雾霾污染产生主要是人为原因,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化石燃料燃烧和建设活动等。雾霾造成的空气污染会引发一些社会、经济、气候事件,如公共健康、交通拥堵、设备故障等。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也可导致心血管疾病,使运动能力减弱,还会对大脑产生损害而造成认知障碍,尤其是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与身心发育也会造成极大影响。对动、植物的生长也有不良影响。

三、研究方法

针对徐州雾霾污染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通过制定科学的调查问卷,在徐州市的各个地区对居民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前徐州居民对雾霾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雾霾的影响、雾霾的防范和治理以及居民对行政部门的建议。通过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徐州居民对雾霾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相应的雾霾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四、雾霾污染对徐州居民影响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利用周末时间在市区及农村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问卷300 份,有效问卷297 份,问卷可信度较高。

(一)居民对雾霾的关注度。首先,随着雾霾天气的逐渐恶化,徐州居民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一直关注、经常关注、偶尔关注的总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各占29.05%、23.46%、39.11%;很少和从不则只占7.26%、1.12%。其次,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居民多通过网络关注天气变化。

(二)居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雾霾的相关知识,根据问卷调查,很多居民对于雾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很多居民认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是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然而我国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 只是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的部分,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然而居民对于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仅占16.3%。说明普及雾霾知识势在必行,只有更好的了解雾霾,才能更好地防治雾霾。

对于徐州近年的雾霾现象,58%的居民认为这种污染是可以避免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经济与生态环境要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雾霾对居民的影响程度。根据问卷调查发现99%的居民认为雾霾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37%的居民认为雾霾已经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对这种现象非常困扰;48%的居民认为雾霾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影响,但是不明显,可以接受。居民普遍认为雾霾对身心健康和交通出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1、身心健康。人体方面:雾霾天气出行时,居民普遍认为,由于身体暴露在空气中,雾霾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尤其是呼吸系统、皮肤、五官造成的危害更大一些,容易造成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皮肤病、鼻炎、结膜炎等疾病,但仍有极少数居民对此表示一无所知。心理方面:居民认为,雾霾天气比较阴沉,因光线较弱及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烦躁的状况,遇事不顺甚至容易情绪失控。

2、交通出行与安全。雾霾天气时,90%以上的居民会减少出行计划,降低户外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其次由于雾霾使得视野能见度降低,居民出行时需减慢行驶速度、或者更换交通工具。这不仅延长了路途耗时,也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1、图2)据徐州交通广播报道,徐州的机场、公路等都曾受到雾霾影响而无法提供正常服务。除此之外,交通堵塞甚至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图1 是否更换交通工具

图2 居民出行的速度变化

图3 对政府治霾的建议

3、居住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居民认为雾霾污染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宜居性,对于举家搬迁到空气质量清新的城市,有14%的居民想法非常强烈;46%有点想,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有那么坚定;27%的居民表示从来没考虑过。居住环境是居民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居民愿意在徐州市新城区购买住房,即使新城区尚未完全发展,但其周边环境却比老城区要好得多,雾霾污染程度也较低。

4、工作与学习问题。工作方面,超过半数的居民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选择一家收入较高并且稳定、但是稍微有点粉尘污染的企业,而是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方面,在孩子选择就读大学时,26%的家长对雾霾污染这一因素会考虑较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上学,而52%的家长会考虑一点。

5、消费支出。据相关文章中的淘宝数据显示,2014年淘友们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花掉了几亿元。在淘宝网上购买口罩的人,与之前相比大幅增加。因此,雾霾天气增加了居民的不必要开支。但从本课题组实地调查来看,90%以上的居民反映雾霾对他们的家庭支出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52.3%的居民对于抗霾所支付费用低于50 元,说明居民虽然知道雾霾的危害,有抗霾的意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在抗霾行动上,付出甚少。

(四)居民采取的抗霾方式。根据问卷调查,居民通过佩戴口罩、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开门窗换气、外出归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等方法避免雾霾对身体的侵害,46%的居民在雾霾天气佩戴口罩,29%的居民雾霾天气时偶尔佩戴口罩,并且居民普遍反映佩戴专业PM2.5 口罩或者吃一些食物和药品有助于降低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而从不和每天都佩戴口罩的居民各占21%、4%。

(五)对政府治霾的建议

1、为了更好地防治雾霾,居民认为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监控和治理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气象局加强雾霾天气的预报,相关部门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如图3 所示。(图3)但是,居民认为环保部门对防范和治理雾霾付出一般甚至很少,仍有很多不足。居民认为自身主要可以多乘公共交通、多骑自行车、多步行、购买小排量汽车以防治雾霾。

2、根据问卷调查,居民认为提高居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与行动是治理雾霾的重要环节,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居民科学防治雾霾污染,其次科技的进步、国家相关法规定的完善在雾霾的防治工作中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根据统计局的数据,过年期间,雾霾天气急剧恶化,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急剧上涨。居民普遍认为是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造成的影响,并赞成适当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用电子烟花、彩纸礼花、无污染烟花等代替传统的烟花爆竹,或者政府可以统一组织花灯会、庙会、年会等活动。居民普遍接受环保型的烟花爆竹,但由于价格原因很多居民只愿意买一小部分。

五、徐州市雾霾治理措施建议

(一)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相关法律。在应对雾霾的各种对策之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无疑是降低PM2.5 的必由之路。所以市政府应该严格控制新增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业。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同时,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等,建立完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控制PM2.5 的法规体系。徐州市政府可借鉴日本经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规制。严格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设计安装过滤器,已上路行驶而没有安装过滤器的汽车须补装过滤器。

(二)加强绿化建设,鼓励绿色交通。众所周知,绿化带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能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因此,绿化建设也是雾霾治理的重要手段。到2014年9月为止,徐州市的城市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 平方米。此外,绿色交通也是治霾的重要一环,徐州目前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有效作用。所以政府应继续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努力引进电动汽车,对买主实行高额返利,允许免费停车等措施。政府方面,应提倡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多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起到榜样效应。应对雾霾绝不仅仅依靠广大市民,也是政府的职责。

(三)减少污染排放,转变能源结构。面对徐州雾霾日益严重的形势,徐州市政府必须通过现有机制、体制的改革,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企业则可实行“三步走”战略,首先应反省自身,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好颗粒物排放控制;其次应节电节水节气,采取清洁燃烧技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努力推进清洁生产,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气,以高效用、低排污为目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四)提高思想认识,提倡低碳生活。在小组成员的问卷调查中,市民对于雾霾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应对雾霾。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普及雾霾知识是广大市民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应时刻关注雾霾动向,了解如何抗霾,时刻绷紧安全弦。市民有责任采取措施应对雾霾,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应成为每个市民的准则。

[1]谢元博,陈娟,李巍. 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 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 环境科学,2014.1.

[2]Anthony Giddens.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Cambridge,UK,2009.

[3]董春艳.雾霾天气的影响及治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徐州市雾霾徐州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疫散待春回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