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研究

2015-03-26刘斯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轻纺城柯桥集群

□文/ 刘斯敖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杭州)

一、引言

柯桥是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柯桥的发展是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的历史演化过程。柯桥区地处长三角南翼,区位优势明显,北靠大都市上海,西连省会城市杭州,东接东方大港宁波,属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是中国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柯桥自2000年绍兴县政府搬到柯桥,开始进入“产业、市场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快速发展时期。由小集镇快速发展演变为现代化的新县城,最主要的就是依靠轻纺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化市为城的过程,通过轻纺城快速发展带动柯桥城区的快速发展,城与市有效融于一体。2013年撤县社区,加快了柯桥区融入绍兴主城区的步伐。

二、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现状

(一)柯桥区特色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纺织产业集群作为绍兴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经历几百年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崛起,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大影响力,成为浙江省甚至全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典型。回顾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1760年前)、震荡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我国改革开放前期,1760~1978年)、崛起阶段(改革开放后至20 世纪80年代末)五个阶段。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现有各类纺织企业近万家,年产各类化纤300 余万吨,印染布190 亿米,服装近3 亿件(套),年出口纺织面料近90 亿美元。柯桥区的纺织产业经济生产总量占全国的10%,基本形成了由PTA 等化纤原料到化纤面料、印染印花、服装、家纺等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强大的纺织产能对全国的纺织行业影响巨大。柯桥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是柯桥区纺织产业的立业之本、柯桥区的立城之本和经济强区的立区之本,中国轻纺城是柯桥的金名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4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成交额1,105 亿元,网上成交额59.4 亿元。

(二)柯桥区产业、市场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现状分析。中国轻纺城始建于20 世纪80 代,是全国首家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近年来,柯桥坚持产业、市场与城市建设联动发展,大力推进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市场集群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过20 多年发展,中国轻纺城现有市场建筑面积365 万多平方米,传统区营业房26,000 余间,注册经营户(公司)22,000 余家,常驻国(境)外采购商5,500 余人,国(境)外代表机构近千家。中国轻纺城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常驻中国轻纺城境外企业代表机构近千家,境外专业采购商1 万余人,常驻的境外采购商5,500 余人,拥有自营出口实绩企业1,261 家。

图1 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市化耦合联动发展机理

目前,中国轻纺城已基本形成了“南部的传统交易区、北部的市场创新区、中部的国际贸易区、西部的原料龙头区和东部的物流配套区”。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 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 位。全球每年有1/4 的面料在此成交,与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市场率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现代金融服务,引导培育技术创新、品牌创建、时尚创造和产业链整合的新型公司化经营模式并取得良好成绩。

三、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机理

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机理可以用图1 所示。(图1)柯桥在打造“国际纺织之都”过程中,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模式可以概括为:

(一)市场空间与产业空间的协同创新有效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发展。柯桥纺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专业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并形成全球性的纺织贸易市场。生产性纺织企业主要分布在柯桥城区外围,柯桥县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调整和推动,将生产性纺织企业引入各类工业园区,淘汰一些生产技术落后的、高污染的生产性纺织企业,引导纺织企业之间进行整合、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既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也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贸易性专业市场则分布在城里,中国轻纺城市场空间与柯桥城市空间呈互动发展,市场空间的拓展拉动着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空间的发展也为市场空间发展提供了各种基础设施。

(二)各类工业园区和创意园区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与创意经济集聚的协同创新发展,也推动柯桥向创意型城市发展。柯桥自2002年来一直全力打造滨海工业区,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的省级开发区面积10.2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0 平方公里,其中纺织产业基地规划面积为20 平方公里。2008年,滨海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218.31 亿元,其中纺织产业总产值达到1,599 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70.5%;主要产品包括合成纤维(PTA)、化学纤维、布及丝织品、无纺布、印染布、服装等;亩均投资约236 万元,亩均产出约388 万元。以滨海工业区扩容、提升为重点,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纺织原料PTA 生产、印染企业产能压缩和集聚发展为重点,推进形成工业废弃物回收和再资源化的循环产业链。

同时,柯桥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以科技园、创意园建设为重点,大力优化科技政策,完善创新环境,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创意产业基地规划建设规模50 万平方米,由F5 创意园、科技园和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三个园区组成,目前已建成近20 万平方米,投入使用面积17 万平方米。2012年科技园建设,全年实现投资1.32 亿元,完成项目审批、工程设计、土地挂牌、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桩基全面完工。中国轻纺城创意园建设,全年实现投资4.68 亿元,新建10 万平方米办公研发组团主体结构结顶。瑞雪大厦、宝龙大厦全面投入使用。

(三)实体专业市场空间和各类网上专业市场的发展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和城市发展空间。柯桥通过实体交易平台与虚拟交易平台空间集聚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促进了柯桥城市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水平。

实体交易平台建设。柯桥区政府为促进纺织相关产业的交易,成功打造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市场两大在国内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专业市场和交易平台。1988年10月1日,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柯桥轻纺市场(中国轻纺城)应运而生。接着,第三代的中区和东区(1991、1992年)以及第四代的北市(1992年)和西市(1993年)相继建成,终于在柯桥本地组建了由东、中、西、北四大交易区19 个专业市场为主体的核心市场网络。其中,含纺织品市场13 个、轻纺原料市场1 个、纺机及轻工类产品市场5 个,它们在区域内既独立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区块,又遥相呼应、相互配套,编织成一张规模庞大的纺织品及相关原辅材料交易流通的市场网络。中国轻纺城占地面积11,600多亩,已形成“南北中西东”五大市场区域格局,总建筑面积达326 万平方米,包括主体市场面积275 万平方米和仓储、物流、会展、研发等配套市场面积51 万平方米,拥有市场营业房20,348 间,注册经营户19,085 家,其中公司化经营户3,470家,常驻国(境)外代表机构682 家;钱清原料市场占地350 亩,拥有五大交易区,总建筑面积达19 万平方米,包括1,800 余套营业用房、百余幢配套仓储用房,现有经营户970 多家。2012年实现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市场成交额分别达973.32 亿元和415.29 亿元。

虚拟交易平台建设。在中国轻纺城实体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全新意义的中国轻纺城也即将诞生——由“网上轻纺城”开发组建的中国轻纺城虚拟市场并于2013年6月8日正式上线运营。中国轻纺城虚拟市场以中国轻纺城实体市场为模本,凡在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区域的门市部经营户,均可报名注册。首期,老市场、东市场、北市场、联合市场、北联市场、坯布市场、天汇市场、东升路市场等8 个市场先行进入虚拟市场,其中有1,000 余家门市部已注册入市。

整个虚拟市场就像一个浓缩版的实体市场,各个专业市场入口、市场通道清晰可见,首期8 个专业市场共有网上门市部1 万多间。虚拟市场门市部拥有网络地图一一对应、线上线下买家发展、款到发货安全支付三大主要功能,前期网络公司500 名专职人员将辅助经营户运营网上门市部,今后,前来采购的客户,可以按图索骥逛市场、下订单。

(四)专业市场商业人口集聚和产业人口集聚有效带动了城市人口集聚。纺织一直是柯桥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中国轻纺城现有市场建筑面积365 多万平方米,传统区营业房26,000 余间,注册经营户(公司)22,000 余家,常驻国(境)外采购商5,500 余人,国(境)外代表机构近千家。中国轻纺城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常驻中国轻纺城境外企业代表机构近千家,境外专业采购商1 万余人,常驻的境外采购商5,500 余人。柯桥纺织企业众多,仅规模以上企业就有3,400 多家,从业人员达26 万多人。庞大的市场商业人口和产业人口有效形成柯桥城市人口集聚。据统计,柯桥城区户籍人口是20 多万,常住人口在40~50 万。市场空间发展、产业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发展和城市人口发展有效实现了“城”与“市”的融合创新,形成产业、市场、人口、空间协同创新发展,柯桥形成了富有创新、创意和繁荣的“国际纺织之都”。

四、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进一步创新发展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柯桥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联动要进一步创新发展,具体发展对策如下:

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构建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联动创新发展的衔接点。通过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更好经济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市场功能创新实现城镇扩张和信息化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为载体,实施园区化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同步提升纺织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品位,为产业和市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动力。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功能创新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协调发展。

二是以产业为抓手,继续经营集聚经济,通过产业和市场的集聚带动城镇人口集聚。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统一发展,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这都必须以产业集聚创新发展为基础。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继续推进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建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柯桥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吸引产业人口和商业人口集聚,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三是以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打造纺织产业国际创新中心。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要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先进的国际理念,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先进的城市功能,吸引国际资金、技术和人才,纺织产业国际化过程也是柯桥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两者的耦合联动创新可以进一步推动柯桥成为纺织产业国际创新中心。

[1]龙微琳,张京祥,陈浩.强镇扩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4.

[2]郭丽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11.

[3]刘耀彬,王启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4.24.5.

猜你喜欢

轻纺城柯桥集群
游柯岩风景区
稳中求进,中国轻纺城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柯桥印象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柯桥产业五记
纺织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访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CEO韩冲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轻纺城建管委APP和手机站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