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2015-03-26刘芳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666599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雏鸭沙门氏菌周龄

刘芳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666599

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刘芳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666599

育雏是规模化养鸭成败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发病率较高,若无综合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及药物防治方案,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文章总结了生产实践中成功防控该病的案例,以期帮助兽医和养殖者制定更加实用、高效的防治方案。

雏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病;综合防治

1 临床病例及发病状况

2014年6月,镇沅县养鸭大户李某新购进7~15日龄雏鸭1500余羽,在购进1~3天内出现发病、死亡状况,累计死亡50余羽,死亡病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和严重的肠炎症状(粪便异常、下痢或严重腹泻)。采取常规抗菌素治疗方法进行整群防治,肌注、混饮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口服液),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经笔者诊断后,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菌病,经过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 病例典型临床症状

经笔者临床仔细检查,发现病鸭分别具有“病毒性肝炎”和“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对其免疫机能、消化机能、呼吸机能和循环机能均造成极大影响,笔者初步检查发现有以下特点。发病日龄集中于30日龄以内,3周龄以内患病雏鸭病死率最高;多呈急性发病和急性死亡,潜伏期和病程较短,且多伴有神经症状;食欲不佳,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脱水及贫血较严重,有脚趾干枯、眼球下陷等现象;原发病造成多器官和组织继发感染及病变。

3 流行病学

发病日龄集中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易感群);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炎热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污染和密集饲养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养殖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毒灭源工作不到位,该病的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广泛,可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源、接种针头等构成直接或间接传染,与病雏鸭直接接触传染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种鸭相关疫苗接种是否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对子代雏鸭影响极大,种母鸭健康且有效抗体检测合格率达标,则可避免垂直传染和令易感雏鸭(3周龄以内)获得有效母源抗体的保护。

4 鉴别诊断

对该病的初步诊断应结合发病日龄(3周龄以内)、特征性病变及剖解病理变化等作为参考依据,进一步确诊需采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检测。(2)采集病雏鸭心包和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学分离培养,制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稍圆、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经药敏试验发现,该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中度敏感,对盐酸环丙沙星、红霉素低度敏感。至此,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菌病。

5 综合防治

(1)预防控制。对种鸭采取肝炎病毒病和沙门氏菌病相关疫苗接种注射,获得较好的母源免疫抗体保护;控制好养殖环境,抓好育雏室温湿度(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65%~70%)控制,及时清出粪尿和被污染垫料等有机物,加强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可大大降低易感雏鸭的发病率。科学开饮、开食,增强雏鸭体质和抗病力,降低发病风险。加强易感群日常动态疫情检测,一旦发现个别发病和死亡个体,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治疫病进一步扩散蔓延。同时对室内带鸭消毒1~2次。

(2)治疗措施。该病重在抓好预防控制措施,针对已发病的重症病例,笔者认为无实际治疗价值,特别是出现神经症状的病例,综合治愈率不及10%。发病鸭场应及时采取整群综合防治,进一步完善、加强预防控制措施。治疗可采用笔者推荐的处方:(1)复方黄芪多糖散(含黄芪多糖、人参皂苷、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提取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免疫增效因子等),本方兼顾了“抗病毒、抗菌、排毒利尿、增进免疫”等多方面对症控制,发挥了极好的综合防治作用。(2)清瘟败毒散(含黄芩、黄连、连翘、桔梗、知母、大黄、槟榔、山楂、枳实和赤芍等),按0.2%~0.5%拌料投喂,2剂/天,连喂3~7天。(3)辅治方案。无论采取哪种对症处方,均要正视患病雏鸭“营养摄入不足、代谢机能紊乱、免疫能力低下、排毒不畅”等综合问题,笔者建议在治疗期间应配合“高纯黄芪多糖+电解多维+葡萄糖+复合氨基酸”混饮,2剂/天,直至痊愈。实践中,配合辅助治疗方案,效果事半功倍,缩短了治疗期。

猜你喜欢

雏鸭沙门氏菌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褐壳蛋鸡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