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2015-03-26陈静飞张志刚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产业河北

陈静飞,张志刚,王 昭

2009年1月召开的全国体育局长工作会议结束后,关于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异军突起,先后出现了西部大开发体育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振兴体育发展战略,以及地方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体现了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在提出总体体育发展战略同时,指出了各自发展的走向及其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外部环境的推动,为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区域群众体育和区域体育产业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同时,区域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内部之间也保持着协调发展。2014年7月,北京、天津、河北省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该议定书从发展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密切相互沟通联系等4方面勾画了三地体育事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上述研究成果及合作议定书的签订对河北省区域体育的蓬勃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体育发展的关系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显示:体育事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民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必然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运行[1]。丰富多彩的体育产业化实践已经或正在证明,体育改革和体育发展只有顺应社会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才能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使体育事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1.1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区域体育的发展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和人民对体育的发展程度。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体育已完全融入社会生活,很多运动项目已经实现了职业化,形成体育产业。体育在发达国家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落后或不发达地区,体育活动的范围和影响都很狭小,自然发展水平也较低。可见经济发展水平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体育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1.2 经济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制定体育发展战略

当前各个省市、区的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体育发展战略时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制约。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影响了当地政府体育发展的规划。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同,我国各省市、区发展竞技体育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强省利用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大力投入,使得体育发展走在国内前列[2]。如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属于这样的类型。

2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的背景与特色

《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是河北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与北京、天津相连接的独特区域优势和丰富的文化、体育、自然资源优势而提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地区,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区域体育发展体系。其意义是提高河北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河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申办奥运会服务,积极创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当前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形成了以各个城市为重点区域,整合发展健身休闲业,着力发展传统优势健身项目。在沿海区域重点发展休闲旅游等项目;在山地区域主要发展野外拓展等项目;在草原区域主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拉动河北区域体育的健康发展的局面。

3 河北区域体育发展的人文资源

在河北土地中,在河北人的性格成分中,在河北文化中,已经深沉而久远的浸润和渗透进“燕赵文化”,人们有着学习引进与向外开放的特点,融合成了一种以阳刚强壮为主,富有进取精神的北方地域性格。这种性格对河北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化的地形地貌、淳朴的民风,造就了河北丰富的体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深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基础,必将为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河北地区有50多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张承草原已开发了射箭、赛马、狩猎、少数民族体育休闲等多种健身项目;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已成为野外拓展、登山和攀岩爱好者挑战极限、享受自然的良好去处;秦皇岛的奥林匹克大道公园、森林体育公园可使广大群众在健身休闲的同时,领略到奥林匹克精神,增长奥运知识;河北人民勤劳朴实、认真肯干、豁达、粗犷、有冲劲、不仅参与意识强,而且体育氛围营造的好,为河北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体育资源。

4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4.1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竞技体育发展重于群众体育发展

虽然河北省在若干次重大体育发展过程中都将群众体育的发展和普及问题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但是受资金不足与竞技体育政绩观之间矛盾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体育行政部门制定体育发展战略时只能把重点放在奥运会、全运会上。因此,长期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研究备受各级领导、体育工作者、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竞技体育发展重于群众体育,更是多于群众体育。

4.1.2 缺乏融合区域体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之间仍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紧跟本区域体育发展步伐,未能根据当前改革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发展对策[3]。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产业市场的规范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1.3 创新模式不够区域体育发展规划单一

目前河北区域体育发展规划基本是一个发展模式,几乎相同的区域体育发展战略规划。如:当前形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几项指标,规划内容主要提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等几种思路,这种研究还没有涉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规划和决策等框架的总体设计,还缺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作支撑。

4.2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的对策

4.2.1 区域体育发展应体现“体育强省”的思路

区域体育发展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区域体育发展的制定要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服务于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强省是以竞技体育的竞争实力、群众体育的开展水平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作为综合评价标准[4]。目前河北省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在国内仍处在较低水平;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这就需要在制定区域体育发展规划时,统一谋划保证区域体育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更好的服务于体育强省目标的要求。

4.2.2 运用区域发展理论为区域体育发展服务

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在制定规划时应提供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和有效控制手段,指导和规划区域体育发展。对区域体育发展的定位、目标、优势、措施等各个指标的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为实施区域体育发展以及实现科学决策与有效控制,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4.2.3 区域体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制定体育发展战略,寻求体育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趋势。区域体育发展正是为了推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跨世纪发展,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区域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5]。如在沿海区域的广东、江苏、上海等省份,它们的经济投入处在领跑的位置,体育发展为社会的经济服务,具有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4.2.4 区域体育发展研究要突出特色和优势

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制定不仅要着眼于制定目标、实现目标,更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区域体育发展战略中的特色和优势定位,着眼于在特色和优势上做文章。区域发展是以特定的空间区域作为发展对象,独特的体育管理体系,完善的体育服务体系,日渐雏形的产业市场和城市体育特色,以及法制化、科学化的保障体系这将是河北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寻求的突破点。它必将在构建体育强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2.5 区域体育发展应注重区域体育内部协调发展

区域体育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区域内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各领域协调均衡发展。当前竞技体育虽然仍是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研究的全部,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竞技体育能否协调应成为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6]。要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推动区域体育的均衡发展。

5 河北省区域体育发展方向

区域体育发展是区域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为本地区体育发展而做出的事关区域体育全局、长远的谋划,它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区域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体育工作的方向和重心,所以在制定和实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和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充分重视。河北区域体育发展方向是关系到区域体育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性工作。发展过程中可以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带动全区域体育的发展。其中,以实现体育强省下的区域体育发展为代表着眼于构建区域体育发展的动力系统、抓住主要矛盾愈益完善、走科技创新之路、营造体育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继续保持优势项目水平,培育潜优势项目,努力形成符合各自区域体育发展优势[7]。建立与当地经济、资源优势相契合的主导项目,以主导项目来带动各区域体育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上述作为区域体育发展方向的选择,既有利于加快实现全民体育的目标,又体现了实现体育强省的愿望。

6 结语

河北体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各地区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同时,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全民健身设施遍布城乡,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竞技体育在国内外赛场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代的迅猛变迁,使得河北省区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河北区域体育发展研究符合该区域体育自身发展要求,同时也为该区域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1] 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2.

[2] 于 军.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战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3] 丛冬梅.我国东部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优势与发展战略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3(4).

[4] 张 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5] 杨小明,程 杰.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J].沈阳体育学院,2013(1).

[6] 邹 师.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2(4).

[7] 邹 蕾,钱建蓉,王志文.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理论应用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2013(7).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孙婷婷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