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提琴运弓的教学研究

2015-03-25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琴弓运弓大提琴

李 钢

(沈阳音乐学院 管弦系,辽宁 大连 116650)

大提琴的运弓不同于小提琴及其它乐器,琴体是横向、琴弦向上自然形成了琴弦与琴弓之间稳定的触弦点。大提琴的琴体是竖着的,如果拿不住琴弓的话就会发生在运弓时琴弓向下滑动的现象,很难固定与琴弦的接触点。在为了稳定运弓与琴弦间的接触点的同时产生了许多概念性错误的运弓法,造成整个右手臂及各关节的肌肉紧张,影响到右手各关节间的运动协调,甚至会导致形成不同程度的职业病,直接影响到运弓技术、技巧的发挥和能否演奏出饱满、明亮的音色。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音准及把位概念等问题,尤其是运弓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对于各种弓法的练习目的与运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尽快的完成乐曲的演奏往往只注意到乐谱的完成,却忽略了对右手运弓技术的学习。节奏是音乐进行中的命脉,左手运指是歌唱中的歌词,右手运弓是歌唱中的气息,要是气息不好就不会有好的歌唱。有很多学了几年的大提琴但还是不能做出正确的运弓,更谈不上演奏出圆润、明亮、饱满、干净的音质音色,把握住乐曲中的音乐风格。正确的运弓直接关系好音色的产生,它也是学习大提琴演奏中的一个难题,运弓时琴弓与琴弦间稳定的触弦点直接影响到大提琴演奏的质量,是大提琴演奏中的一大问题。在原则上讲,合乎人类手臂和手的各关节生理自然条件的,能自由、灵活自如和有协调性的运弓和控制运弓的方法,使琴弦能正常的振动和有规律性振幅的运弓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演奏出音色饱满有穿透力的明亮圆润的音色,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并准确掌握住乐曲中的音乐风格是每个演奏者们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可以看出一个正确的运弓是多么的重要。

发音是乐器演奏目的的中心,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独特的大提琴音色和情绪色调音色的变换和复杂情感的演奏活动,使人们产生丰富的音乐联想,而引起人们强烈感情反应的是美妙音色和美丽动听的旋律,运弓决定着琴体的发音,是表现出各种音色、音质、音量及各种弓法技巧的基础。完美运弓的前提是各关节间自然协调性的配合,握弓的科学性是重要的因素,运用自如像肢体-部分的感觉是完美运弓的必备的条件。

一、大提琴的握弓

(一)正确的握弓

首先将手的拇指尖与中指尖做出一个圆形,形成了一个手指造型的兔子头部形状(当人们攥住拳头的时候拇指与中指是贴在一起的这是最自然的手型),将中指放在琴弓的金属圈上,拇指的指尖部位放在琴弓盒突出的内侧凸部上一部分,另一部分在弓杆上,然后将其它手指自然的放在弓杆上,食指是固定琴弓不下滑的重要部位,也是决定音色、音量的关键。无名指与其它手指配合是连续上、下短弓、顿弓等运弓技巧动作的主要动力源点,小手指是平衡弓子和运弓方向的舵手。右手的五个手指都分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的各有分工。在握弓时不要僵硬的一把抓势的将琴弓“握死”,-定要感觉到握弓和运弓时五个手指尖点部位的力量存在,运用这个手指尖的五个力点的自然的握力做为握弓支架,配合将琴弓“叼含”在掌中充分发挥指尖的灵活性,这是握弓原理中的重中之重。这样的握弓有利于各手指各尽其责的灵活性,而且富于各指与手掌间的弹性,容易作出千变万化的运弓,使各种弓法技巧得到没有阻碍的充分发挥。握弓的僵硬、紧张不利于手指间与腕、手臂的自然性的协调配合,给运弓的技巧发挥带来困难,影响运弓演奏技术、技巧正常自然的发挥,给双手相互间的配合带来困难。为了得到大音量不顾琴弦的承受力強调向下的所谓的“压力”力量造成了整个手臂及关节及握弓的紧张,在不正常情况下的握弓与运弓下只能带来不正常的琴弦振动与振幅,所发音的结果像整个琴体在喊叫般地述说它的痛苦-样,这就直接破坏了发音的质量。通过不用琴弓的空运弓来演奏作品,体会在不握弓的情况下的左手各部位的自然运弓动作感觉,对由于错误握弓造成的手、臂紧张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正确的握弓技术是发挥完美运弓的关键。

(二)右手指尖的灵活性训练

以拇指尖与中指尖为主,其它各手指尖自然的放在弓杆上将弓杆竖起来,五根手指尖从弓杆的底部开始向弓尖方向做手指向上的移动,这就是所说的“猴爬杆”手指运动的练习,到弓尖部分后再向下回到弓根部位之间返复的练习,来培养右手五个手指之间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避免在握弓、运弓时各手指过于紧张,这是握弓、运弓之前的重要练习步骤。

(三)弓尖的自然重量感与平衡

用右手的拇指尖、食指尖与中指尖将琴弓在保有灵活性的情况下“叼住”,(像猫崽在被叼着移动时一样用力过大就会受不了)不但要用手指控制琴弓还不要造成手指僵硬,在整个琴弓的重量都在弓尖部位的感觉情况下将琴弓尖部位自然向下垂直,再用无名指与小指自然的向下力量放在弓尾部位上,将垂直向下的琴弓尖于琴弓尾部达到平衡形成水平直线型这样反复的练习。再做以拇指尖、无名指尖、中指尖为握弓支点,右手臂为轴的只注重弓尖自然向下重力的180 度的以右手手腕为轴中心的左、右扭转和摇摆琴弓尖的练习,这时-定要感觉到整个摇摆运动过程中琴弓的重量-直都在向下垂直着的琴弓尖之上,-定在右手各个关节部位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和在琴弓与右手臂为-体将琴弓当成右手臂的-部分的思维感觉下来练习。这对运弓时的弓子自然重量感觉与握、运弓的自然放松和感觉弓尖力量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运弓前练习,避免握弓僵硬和不自然的“捏死”弓子,使右手各指和手腕,大臂之间达到一定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独立性。训练出在自然放松状态下的握、运弓,使右手各部位及手指的自然握弓力量和各手指间及右手臂在握、运弓时更加富有弹力。

二、运弓及准备

大提琴的运弓就像歌唱中的运气、气息一样,声音在音色、音乐风格、节奏、音乐色彩方面的变化都是通过千变万化的运弓来完成的,以运弓速度变化等各种运弓的技术、技巧作为演奏的基础。运弓是主题,但是在握弓时由于拇指在后面的暗处,往往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造成错误的人很多,也非常的严重。只有拇指尖部分的触握琴弓并与中指尖成为圆形的情况下,才能使右手的握弓避免“捏弓”引起的各指运弓的不灵活,各手指关节的富于弹力性的握、运弓达不到手腕所造成的僵硬感。手臂等关节的自然放松,我认为这是握弓与运弓理论的前提基础。

(一)“杠杆作用”下的准备

首先在拇指尖与中指尖自然形成圆形的状态下,将其它手指依次自然放松各尽其责的放置在琴弓杆之上,运用拇指尖的向上力,通过弓杆将这力量传到食指后,再通过食指的向上力传到弓毛上的杠杆作用的力量传递原理,再通过弓毛的向下将这个力量放置在与琴弦的接触点上,这时会感到整个弓子的重量在弓尖上形成杠杆作用下的自然弓子重量。在初级练习时,假如想做A 弦运弓,要先把弓毛放在D 弦上做准备音,然后通过拇指尖向上力的“杠杆作用”把弓毛运动到A 弦上,做不出声的与各弦之间的换弦移动和感受弓尖自然重力的连续练习。一定注意要感受弓尖上的重量和手指、腕在从准备弦至目的弦两弦之间移动的角度,在协调连动感下反复的练习,在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后再去掉准备弦至A 弦的动作,做在每一根上的练习。这样的运弓练习对于在换弦时右手各关节与琴弦的力量转移和角度感,快速正常启动、打开琴弦的振幅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运弓

用“杠杆作用”的方法做运弓时必须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启动弓毛在琴弦上的运弓,启动运弓的瞬间必须打开振幅,用运弓的速度来保持这个振幅的不变。在靠近琴码的触弦点上做极慢速度的全弓运弓的练习,在不改变运弓速度和琴弦振幅的情况下争取获得更长的运弓,让右手臂的各关节感受这种极强的摩擦力,在保持运弓速度和琴弓自然力量下做非常难于控制的运弓,要求在保持琴弦振幅不变下的平稳弓速和弓速统-的运弓。经常用PP 从弓根开始运弓到中弓的地方逐渐加强到FF 到弓尖时又渐渐轻到PP,之后再做换弓后相反过来的同样练习,这对在演奏中的运弓速度变化的运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弓毛与琴弦通过连续磨擦运动形成了运弓,它带动了琴弦的发声、振动,这个振动感通过弓毛和弓杆反传到手指再传递到演奏的大脑,右手臂的各关节-定要在敏感的感受到弓毛与琴弦之间磨擦力下的的运弓感觉,通过在指板与琴码中间部位的接触点上适当提高运弓的速度所发出的音色非常的饱满明亮,这种运弓练习是决定音量、音色的重要前提。

演奏大提琴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脑力与体力的劳动,是需要用力量的,但关键是如何正确的运用力量的问题,良好的发声是有良好的琴弦振动而产生的,而良好的琴弦振动是由正确的运弓而决定的。

三、换弦运弓

换弓直接影响到演奏过程中的乐句连接和旋律线的完美与否,及能否完整的表达出乐曲的音乐风格,是运弓的重要一环。换弓在换弦时要在有意识的准备下进行,不允许影响到换弓时琴弦振幅的忽大忽小的突然变化(除乐曲风格特别要求外),一般情况下必须要求音量、振幅的统一性,用右手臂拖着弓子运弓发出的音色声音就是所说的“大肚子”音、“挂不住琴弦”、“不干净”,也就是说琴弦很容易出现不正常的振动而导致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手腕与手臂动作过大而造成的,手腕的灵活性不等于同甩手腕子,这是两个概念的运弓,如同书法家书法一样,-招一势的动作都与笔体、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又如打乒乓球时球拍与球的关系一样,每一个换弓的动作都必须果断、干净利落,富于弹力、协调、平稳灵活性的换弓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像以前所说的在“杠杆作用”的运弓的同时,还要感觉到好象琴弓的弓尖部与弓根同时被松紧皮筋固定在中间一样,在做下行弓运弓时要感到弓尖的回引力和上行运弓的弓根部位的迁引力的感觉,保持一定运弓速度下练习这种弹力性的换弓与运弓,通过右手臂各关节间的自然协调性来换弓和运弓使琴弦能正常的振动,根据乐曲风格的需要自如地控制换弓与运弓。

四、运弓时的力度

一提到运弓力度的同时,往往就会想到“压力”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一个在运弓力度上的非常严重的误区,但是在实际的演奏中是有一定区别的。通常一提到“压力”就会单纯地把右手臂各关节的力量全部狠狠的压在弦上来运弓。而力度运弓是运弓向下力量与运弓速度结合下的运弓,用运弓的速度保持琴弦的振幅来减轻、解除手臂及各关节向下力量的紧张度,用运弓速度演奏下的音色明亮、圆润、饱满、穿透力强。单纯“压力”下的运弓好象琴弦的振动在告诉你它已经承受不了你的“压力”了,使琴弦处于不自然振动的状态中,表面上听好像声量很大,但它属于一种噪音,谈不上什么音量和音色。不要忽视了右手臂各关节在运弓的工作中只是力量传送的“中转站”,运用“杠杆作用”的原理通过拇指尖的向上力与食指的向下力和运弓速度来解决“压力”和运弓重量的问题。

五、跳弓运弓

在跳弓的演奏中首先要解决弓子在跳跃中的控制能力和音色音质的干净度问题,否则所说的跳弓往往变成了“砸弓”所发出的的声音是一种噪音。在跳弓运弓前,首先要掌握保持琴弓在平衡下的直线型,然后调整好手臂各关节与琴弓的协调与放松下的平衡,然后用右手腕、手指的自然向下力的握弓在“杠杆作用”原理下,感觉向下重量的落点在弓尖部位,在与琴弦落弓时产生的反弹力的向上高度之间作下弓、上弓的弹力练习,像篮球运动员拍球时一样的练习,一定要感受到在-定高度下弓毛、琴弦的向下、向上受力后的反弹力,控制好琴弓的高度严格的在节奏之内做由慢到快的一拍一跳至一拍八跳的练习。跳弓中的弓毛与琴弦的运弓像“青蛙点水和打水漂”一样的横向型的弹力跳弓运动,禁止单纯的上下运动的砸弓。在跳弓开始一定要有一个“起飞”点的准备运弓动作,这样对下面的跳弓演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加便利的进入跳弓的状态中去。

六、变速运弓

变速运弓是正常运弓下的-个变体运弓,通过运弓弓速的快、慢来控制声音及力度的大小和相互交替的变化,是大提琴演奏中运弓技术最高形势综合性运用的总和,是作品演奏时的音乐气息变化和喜恕哀乐情绪表达的重要的运弓技术,所以我认为掌握好变速运弓是弦乐演奏者们最高的理想追求。我们演奏每一首乐曲作品都包涵着作曲家们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风格。通过各种变化性变速运弓来完成表达作品的音乐内容的情节,变换交替的音乐的语气来打动听众的心扉。变速的运弓包括了长、短弓、分弓、跳弓等技术运弓上无处不在,千变万化的运用于作品的演奏中,精湛的演奏技术出之于对细小部分的研究与严格的练习。

在“杠杆作用”下形成的运弓三要素的运用来解决运弓“压力”所造成的右手臂紧张等问题,使轻松自如的右臂各关节在运弓时对运弓的重量使用变得十分的敏锐。轻快灵活的运弓是好音色和变速运弓的条件,要想做到得心应手的变速运弓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运弓手臂的“放松”,各个关节与运弓运动达到一个“通”字,但是这个“放松”并不代表有气无力的运弓演奏,而是右臂各关节在保持“杠杆作用”力量下的肌肉放松下的。在变速运弓时一定要注意到琴弓运行中的“失速”这个问题,“失速”下的运弓会出现不正常的琴弦振动与发音,说明了正确运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对乐句、乐段划分的分析能力,开发引导他们对什么样的乐曲、乐句用什么样的运弓技巧来表现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达到完美演奏的目的。

七、运弓的接触点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也很突出,不顾作品风格和运弓速度的需要,总是盲目的在靠近指板的接触点上来运弓。运弓中接触点的变化是随着作品风格也是演奏出好音色的-个条件之一,总之,除特种风格和音色色彩要求外接触点的变化是随着左手运指高、低把位而变化高、低的。虽然接触点有比较细致的划分,但基本分为:在靠近指板的点,它适合快速运弓和情绪低弱、朦胧音乐色形的演奏;大部分的运弓都处于指板与琴码的中间的接触点,因为在这个点上的运弓适合琴弦的最佳振动和振幅的保持,通过左、右手的相互配合比较容易发出好的声音和音色是旋律歌品性的运用点;在靠近琴码的位置点大都用高音区把位的演奏,这个运弓接触点上会使在演奏高音区时有更好的音色和坚实的音质。

猜你喜欢

琴弓运弓大提琴
二胡琴弓形制规范数据化探究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十九世纪低音提琴琴弓
琴弓“父子兵”占领世界八成琴弓市场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浅析二胡运弓技术与方法
杠杆力量作用下大提琴演奏的教学研究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谈二胡演奏时的运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