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

2015-03-21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内瘘穿刺针动静脉

汪 璐

(安徽省泾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42500)

目前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动静脉血管内瘘适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是最为理想、有效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线。因此,保护患者的内瘘、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7年来为8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其中男44例,女45例,年龄在27—86岁之间。血液透析时间1—10年,每周血液透析1—3次,每次 4h,血流量维持在(200—280)m l/min,内瘘使用时间6个月—7年。其中发生内瘘闭塞的有9例(完全闭塞4例、不完全闭塞5例),男3例、女6例。

2 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

2.1 压迫因素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在5%以上,常见于透析后压脉带止血时压迫时间过长、过紧,血流缓慢或阻断,导致血栓形成。

2.2 新瘘的养护不当是引起内瘘短期内闭塞的重要原因,患者造瘘术后,由于最初几天,术口局部肿胀压迫或血管痉挛未及时采用防范措施,以及最初1—2个月内造接静脉未A化未充盈好,内瘘弹性差若此时过早使用,则内瘘易于压闭,同时导致内瘘的血管瘤发生。

2.3 穿刺不当也是引起内瘘闭塞的重要原因,由于血透穿刺针针头锋利且粗,若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或经验不足,穿刺针极易划伤血管内膜或穿透血管,导致血管损伤,局部渗血或血管血肿,引起血栓形成、附着、内瘘闭塞。

2.4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高粘患者,血行相对缓慢,若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则透析易在穿刺针孔处形成血栓。另外,平时内瘘上肢不锻炼,血管弹性差、充盈差以及高龄患者血管动脉硬化严重等均易于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总之,以上原因可以相互影响或共存,更多方面防治才可以避免内瘘闭塞。

3 护理

3.1 内瘘使用前的护理每次透析前,嘱用洗手液清洗穿刺部位,在穿刺前观察内瘘侧手臂皮肤有无皮疹、发红、淤青、感染等。并仔细地摸清血管的走向,感觉内瘘的震颤强弱。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用听诊器沿血管走向进行听诊[1]。

3.2 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1)正确选择穿刺点∶首先暴露患者扩张静脉部位,采用碘伏消毒2次,距离吻合>5 cm,针尖向吻合方向做动脉穿刺,然后选近心端顺血流方向做静脉穿刺,两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应>8 cm。(2)正确的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其次为钮扣法,切忌选定点法。穿刺针与皮肤呈15°,针尖斜朝左或朝右侧进针,使针与皮肤及血管的切割面较小,减轻穿刺时患者疼痛和加速治疗结束后伤口的愈合速度。(3)提高穿刺水平∶力争一针成功,切勿反复进退,防止损伤血管壁形成血肿压迫内瘘。穿刺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扎止血带时间过久造成血管损伤。(4)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透析结束拔针后将一块2 cm×3 cm大小的棉球团在针眼处按压15—20 min。(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防止医源性感染。

3.3 内瘘使用后的护理透析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如不慎淋湿要尽快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4 健康教育

内瘘侧肢体不宜负重。睡眠时注意不要使内瘘侧肢体受压。内瘘侧肢体不要佩戴手表或首饰等物品。内瘘侧肢体严禁测血压,输液、抽血。内瘘侧肢体保持清洁干燥,不能穿袖口窄、紧的衣服。每次透析前清洗穿刺部位皮肤。透析后当天不要清洗穿刺部位,以免感染。不宜长时间抬高内瘘侧肢体超过心脏水平,防止血液循环受阻或血流鼋减少,造成内瘘堵塞。指导病人每天检查3次内瘘有无震颤、博动、血管杂音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院联系。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期生命愈来愈长,加强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穿刺成功与否,内瘘保护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透析的效果及内瘘的使用寿命。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的敬业精神和患者共同保护他们的生命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1]杨晓梅.血液透析中心[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4.

猜你喜欢

内瘘穿刺针动静脉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