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门蒲柳,悠荡芳魂
—— 懦小姐贾迎春性格解析

2015-03-21王密密

文教资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赵姨娘探春迎春

王密密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00)

侯门蒲柳,悠荡芳魂
—— 懦小姐贾迎春性格解析

王密密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00)

贾迎春是《红楼梦》中命运遭际十分悲惨的女性。虽然她一直规规矩矩地遵守封建贵族小姐的本分,但是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却毫不反抗,最终被中山狼孙绍祖折磨致死。她的悲剧人生与她的性格缺陷值得关注和借鉴。本文着眼于她的人生轨迹,探讨她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与悲惨命运之间的联系。

贾迎春 性格 懦弱 命运

贾迎春在《红楼梦》中着墨不多,但通过拼贴,我们仍能描绘出一个逆来顺受的懦小姐形象。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书中曾用“懦”字来形容迎春。在红楼女儿珠环翠绕的身影中,迎春太过平凡,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根枯枝,又或是缤纷色彩中的一笔灰色。学界对于迎春的评价也不高,诸如“可有可无的存在”①,“薄情得很”②,“僵而不死”③等。我们读《红楼梦》时而陶醉于林黛玉的风流婉转,时而又迷恋着薛宝钗的妩媚动人,却不常留意到还有一位名叫迎春的姑娘。迎春让我们对于青春少女的理解更多了一层。这里,笔者从以下方面探讨贾迎春这一位懦小姐的人生轨迹。

一、生命力的颜色

生命力的颜色是鲜艳还是暗淡,这与人的性格养成密不可分。按照出身的差别,显然贾府中的名媛淑女,公侯千金是有巨大差异的。迎春乃贾赦庶出之女,母亲早逝,父亲是个无情的好色之徒,后母邢夫人对她漠不关心,兄嫂贾琏与王熙凤又不常照拂。残酷的生存环境让她早生了一种自卑心理。“家庭中母爱或父爱竞争的失意者,常常呈现出性格的抑郁、内向、冷酷、无情和早熟”④。她在这种出身环境中更能看到人情冷暖,更体验得到被人冷落,孤独无依的酸楚。加之正值青春年华,因而更加敏感。她悟出了封建家庭中血统决定地位的重要性,于是战战兢兢地做着一个中规中矩的贵族小姐,安分、顺从、随遇而安,毫不抗争。

在有关于迎春的段落描写中,常能体味到她暗淡的生活场景。《红楼梦》中出现的几次重大社交活动中,迎春的存在感极低。大观园起诗社,迎春除了限韵,一首未做;元春出灯谜,唯独她与贾环猜不出答案;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只有她错韵。她更像是一颗普通的石块却硬被放在光芒四射的宝石堆当中。然而,迎春自身并不为自己的平凡而感到失望。每每输于人后,她“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22回)。这份与世无争也许能换来短暂的平静,却终将走向最后的毁灭。

(一)生事的代价。贾府是一个什么地方?家族里“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8回)。他们对于每一个人的出身划出三六九等,依照不同的等级表现爱憎。他们又怎会怜惜一个平凡无奇的庶出小姐?迎春将这样的外界环境看得通透,于是发明了口头禅“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73回)等。对于找上自己的麻烦,她选择的是消极避世的态度,用息事宁人的方式求得自己天地中的一方清净。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推测,迎春目睹过因“生事”而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甚至大过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谁生过事呢?《红楼梦》中最活跃的生事者莫过赵姨娘。她是贾政的小妾,生有子女,因而在财产继承上拥有发言权。仅凭这一点,她便生出多少事:勾结马道婆施魇魔法,唆使贾环为恶,和丫鬟们打架……贾府的大家长们看在眼里,表现出对赵姨娘的厌恶。贾母骂赵姨娘“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这样的骂声从上至下地贯穿了整个贾府。赵姨娘可谓声名狼藉,人人唾弃。

迎春活得很清醒。她悟透了贾府的生存哲学,在封建贵族家庭中,道德桎梏对于地位低下女子的残忍。这种残忍换来的是舆论的指责和众人的白眼,越是惹是生非越是活得痛苦不堪。舆论仿佛是悬在女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最致命的软肋。迎春常常目睹惨烈的悲剧发生,她没有控诉命运坎坷天道不公,而是默默地承受。

(二)精神的依靠。迎春在其他女儿眼中一直是木讷的形象。“槁木死灰”(4回)的李纨尚且艳羡过栊翠庵娇艳的红梅,迎春却已是一个 “有气的死人”(57回),“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65回)。这既是长期遭受精神压迫所致,又是她自己练就的保护色,仿佛一只停在枯叶丛中的枯叶蝶。她必须宽容一切,饶恕所有,接受不公的对待,以求得片刻的安宁,了此一生。

她最爱读的《太上感应篇》给了她理论指导:修身保生,趋善避恶,得道成仙。这本道家经典,她常常诵读,甚至痴迷。第七十三回,仆人王柱家的偷了迎春的首饰累金凤,却反来诬赖。迎春一不反驳,二不追究,“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73回)。探春为她抱屈时,她却“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73回)。我们可以看出,迎春确实沉迷于此书,甚至忘了自己正身处险境。究竟此书有什么魅力让她着迷至此?这本书给了她精神上的最大依靠。书中宣扬要“受辱不怨”,回避世间数百过错,以行善来求得成仙。迎春亲身实践着书中的教条,将忍耐看做人生的修行。她相信通过趋善避恶度过此生或许可以修成正果。既能看到生命彼岸的风景,那么此生苦痛已不复再提。

二、性格的对比

迎春是封建时代懦弱贵族女性的代表,是作者力图塑造的女性悲剧形象。在封建贵族小姐中,迎春显得平凡而不起眼。她身上的懦弱、隐忍与那些个性刚强的女性形象形成强烈对比。迎春在文中的形象我们能两个人物身上反衬出来:一个是贾探春,一个是侍奉迎春的丫鬟司棋。

(一)老鸹窝里出凤凰:探春。迎春的悲剧尤其令人唏嘘。如果说薄命司中的其他女儿是大环境下造成的命运坎坷的话,那么迎春的结局有一半却是自己造成的。这与另一位贾府小姐探春形成鲜明对比,从中我们更能看到性格与命运的辩证命题。

探春和迎春都是庶出,而且探春母亲赵姨娘声名狼藉。按常理来说,探春从小承受的舆论压力应该更大,性格应该更加内向。但在众人眼里却恰恰相反,探春的幸福指数要远远高于迎春。她活得更加出彩,不仅性格洒脱,有男儿之风,而且才干出众,理家有道,深得器重。赵姨娘的名声也未能影响她这份豪气爽朗。这就是不同个性下的不同人生。探春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从不以出身来为自己画地为牢。在她眼里,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即使贾府“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75回),即使赵姨娘惹是生非、兴风作浪,她仍可以活出一片天地。她是下人眼里的“玫瑰花”(65回),王熙凤口中的“凤凰”(65回),兴利除弊的管家能手,才情横溢的蕉下客。然而反观迎春,我们在阅读中分明感受到她生命之泉的枯寂。她有性格刚烈的丫鬟司棋和绣桔作为依傍,却依旧被恶仆欺侮,任其偷盗赌博。待到司棋被撵,她也不过挥泪离别,说着“将来终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罢”(77回),无所作为。当她看到同样身份的探春活得如此精彩,内心是否会酸楚,是否会希望自己的生命活力不要被侵蚀至此?这样巨大的差别,只能归结为性格的悲剧,是迎春自己选择了暗淡的人生轨迹。

(二)性格刚烈的丫鬟司棋。司棋这个丫鬟在《红楼梦》中尤为出彩。曹公显然是利用司棋泼辣的个性来衬托迎春的。司棋的性格很是凌厉刚烈。她让小丫头莲花去厨房要碗炖蛋却遭到了柳家的搪塞,因而带人大闹厨房,搅得厨房鸡飞狗跳。她追求自由恋爱,敢与情郎在大观园中幽会。司棋的泼辣来自她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爆发。对于迎春在贾府的地位,众人捧高踩低,处处差别待遇。迎春能忍,而司棋不能忍。她在内心的深处并不以奴隶为自己定性,而是努力争取自己的命运,迸射生命的活力。这样的反差让迎春懦弱的个性更加突出。倘若没有司棋的存在,迎春的生活也许比书中描写得更加凄凉。司棋是迎春情感上的依靠,生活上的帮手。主仆二人的情谊定然深厚无比。当司棋被撵走时,她向迎春哭诉“姑娘好狠心!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也没有?”(77回)。而迎春寥寥几语,欲救不得,就这样送别了长期以来相互扶持的伙伴。这仿佛就预示着迎春将自己内心最为鲜活的一面彻底扼杀。

三、结局:误嫁中山狼

迎春出嫁了,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也许出嫁时的迎春对于婚姻并没有太大期待,只要丈夫能够给予平淡的生活,便能相安无事。可惜这却是一条通往黄泉的不归路。归宁之日,迎春“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80回)。她控诉着孙绍祖的恶行,遣词激烈,夹带愤恨和冤屈,甚至模仿孙绍祖的口吻绘声绘色地转述丈夫辱骂她的原话:“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80回)这是迎春说得最长的一段话。为何她从前没有这般口才?因为现在所受之苦已超越了承受极限,因为孙绍祖对她的人格进行了彻底的践踏,将她视同一笔抵债的物品,狠狠地蹂躏摧残。从前的压力是无形的,只要她充耳不闻便可躲避过去,只要低头不语便可相安无事;如今的压力是正面袭来的,她避之不及又招架不得。当被逼到了墙角,原本安静温和的动物也会变得急躁不安,更何况是养尊处优的公府小姐。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迎春才渐渐像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憎的人。

但这却是她的回光返照。曹雪芹在八十回后安排了迎春“一载赴黄粱”(5回)的结局。归宁之后,迎春必将迎来死亡。此时,她尚且含泪控诉;彼时,她定然惨淡赴死。孙绍祖除了言语上的侮辱外,还变本加厉,逐步升级,实践“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的话语。从未挨过饥饿冻馁的千金小姐将沦为下房里的仆妇,或是更凄惨的下场。今时今日,我们已看不到曹公原笔。一切悲剧都定格在了“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80回),任由读者们想象。

当然,迎春像所有青春少女一样美好。她爱下棋,会独自在花荫下穿茉莉花,虽懒于诗词,文采平平,但生活依然优雅,身影依然倩丽。只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让她走向了一个人生的悬崖,然后跌落下去。生命的活力,意志的坚忍渐渐在她身上褪去颜色。懦弱最终让她走向了死亡。如若迎春现世再生,活得平凡却能热烈追求人生的美满,生活的幸福,不再向不公平而弯腰屈膝,想必不会成为一抹暗淡的灰色,而能活出一片新天地。

注释:

①刘宏彬.金陵十二钗中六对人物形象的矛盾组.红楼梦学刊,1990(4):61.

②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1.

③[美]布莱克曼·珍妮.红楼梦:富贵府中的韵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608.

④沈卫威.文化·心态·人格.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15.

[1]沈卫威.文化·心态·人格[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刘宏彬.金陵十二钗中六对人物形象的矛盾组合[J].红楼梦学刊,1990(4).

[5][美]布莱克曼·珍妮.红楼梦:富贵府中的韵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赵姨娘探春迎春
迎春
赵姨娘为什么总是气急败坏?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最美探春是吐蕊
探春理事
何迎春
让我们携手迎春
探春
迎春
从赵姨娘形象看等级制度与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