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共项目多方案论证的研究动态

2015-03-21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分析法指标体系决策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安娜

多方案论证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我国关于多方案比选的思想最早是从前苏联引入的。1957年,化工设计院技术经济科在向前苏联学习的基础上指出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进行方案比较工作。由此,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开始进入实践领域。由此,项目多方案论证开始进入我国项目决策领域。国外关于多方案比选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研究相对滞后。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梳理,本文将对我国公共项目多方案论证的研究动态进行描述,对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以期对公共项目的评价与决策有所裨益。

一、关于多方案论证的范式研究

(一)方法研究

钟学义(1984)介绍了模糊集合理论在多目标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着重描述了如何应用这种理论进行可靠的近似推断。杨青(1985、1986、1987)三论多方案选择问题,探讨了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进行多方案选优,指出多方案选优应根据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赵国杰(1987)指出在现有资源约束下,投资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多方案选优应为采用净现值法。当多方案之间为互斥关系时,直接采用净现值指标;当为独立关系时,可将独立方案转化成互斥方案或用内部收益率指标排序选优。梁平(1987)对投资方案的比选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投资回收期法的缺点,提出投资方案宏观比选法,把投资项目的确定和投资方案的选择综合考虑。傅治谦(1992)对差额投资方案比选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案比选方法。

随着决策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方案比选的要求,除了技术、经济因素之外,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最终方案的选择,甚至这些因素对方案的影响更大。由此,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分析方法被引入多方案论证环节,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崔顺英等(1992)提出将数据包络分析(DEA)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多方案比选。杜永峰等(1993)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引入适当的决断函数以选择最佳模数化方案。连育青(1993)运用“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多方案选优的决策分析。杨昌明等(1994)针对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定法等在确定指标权时存在的“主观性”,提出采用主观权与客观权的综合来确定指标权的方法。胡秦生等(1995)提出一种最优多目标方案选优法。姜桂艳等(1995)将理想解逼近法(TOPSIS)用于工程项目多方案决策。唐五湘(1997)将熵权双基点法引入到多方案选优决策中。刘卫国等(2006)采用线性规划法进行方案选优取得较好效果。韦灼彬等(2008)通过LWD和LOWA算子,给出一种算法,可将专家群给出的语言评价信息集结为对方案的语言短语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储萍等(2006)提出了一种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来确定属性权重向量,从而分析优势方案的方法。徐选华等(2008)将单方案大群体决策方法推广到基于多属性的多方案大群体决策中,用于解决多属性多方案大群体决策问题。殷焕武等(2008)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多方案选择。翁依等(2009)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功能指标的权重,再利用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对方案进行综合评定。屈滨(2010)将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及一致性导出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应用到建设方案比选并构建了方案比选模型。杨洋(2010)运用可拓思想设计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各相关团体合理利益的替代方案,并运用可拓优度评价法对各方案选优。张树捷(2010)将价值工程原理与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优选相结合,提高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并尽可能地降低项目投资成本。董静(2012)提出应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理论确定方案比选功能权重的优点和必要性,开发了基于FAHP的价值工程权重计算模型。徐选华等(2014)针对大群体决策偏好具有冲突性以及权重信息未知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好冲突优化的决策方法。

(二)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冯婧(2008)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基础建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方案选优。徐祎琳(2008)通过建立公平、效率、生态持续、美学不同价值观下的公共项目价值体系,分别评价不同价值观下的规划方案价值,建立了多维协同联调模型用于方案比选。邓臻等(2012)以多目标决策理论为基础,从进度工期、成本费用、施工质量、资源均衡性四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并运用关联矩阵法进行综合评分并确定最优方案。齐宝库等(2013)采用层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公共项目方案评价模型。杨龙飞等(2014)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从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建工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滕兰(2015)设计了一套PPP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和基点理论的方法建立了PPP项目方案选择的优化评价模型。

二、关于公共项目多方案论证的应用研究

国内一些学者将多方案论证理念及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公共项目领域,为多方案论证在具体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一)交通工程领域

杨春风等(2005)围绕公路工程多方案决策问题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许野(2006)以可拓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以交通工程方面包括路网布局、公路等级、交通枢纽布局和交通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替代方案的制定及比选的程序和方法。孙传姣等(2008)综合考虑了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11项指标,运用网络分析法建模,用于快速公交系统方案决策。潘玲巧等(2009)基于集对分析原理,构建了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11个评价指标,对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客运站选址方案进行比选。陈冲等(2009)结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长春市的环境、资源和交通几个主要的子系统进行了预测模型分析,通过差异性函数得出各方案的差异性并给出各替代方案的最终评价。吴学伟等(2009)讨论了基于GIS技术的公路选线多方案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以及公路选线多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郑维(2010)提出采用决策网络计划技术及不确定性理论进行工程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李飞(2010)将整个立交按功能、技术、环境、使用、经济等指标分别归类并将其细化,用于公路互通式立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方案选优。杨丽媛(2010)综合应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嫡权法、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和最优度理论,建立以“协调发展,按需设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原则的城市地铁站点选址方案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石丽阳(2011)建立了以模糊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方案选择模型,以绿色、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武喜(2011)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公路路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方案选优。沈要光(2011)采取将Del⁃phi法、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地铁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刘玉增等(2011)构建了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多目标格序决策评价指标体系。Christy Mihyeon Jeon等(2011)论述了使用多个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并应用于亚特兰大大都市区三个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估。高超(2011)根据可拓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心区交通组织方案的评价思路,建立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用于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方案评价。陈婷婷等(2012)采用AH 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值的规范化和排序计算,建立了地铁车站方案优化排序的数学模型。吕明等(2013)根据城际铁路线网布局的特点,从规划者、使用者、相关者及工程实施者四方利益出发,考虑线网结构特征、可实施性、社会效益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具体定义和量化方法。刘卓(2013)提出新建机场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锦州新建机场的七个预选方案进行评价。罗圆等(2013)引入效用理论以及多属性决策的投影法,建立了不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的线路方案评价模型。朱罡(2013)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论证了基于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可行性。许长青等(2014)建立了城市立交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焉学永(2014)运用交通与环境可持续设计发展理念-背景设计(CSD),对高架桥和隧道工程方案从地质情况、施工难度、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毕磊等(2014)建立了耦合进度和成本的隧洞施工仿真数据包络分析的多目标综合方案评价模型。贺倩倩等(2015)利用可达性指标对城市化进程中干线公路绕城改造选线方案进行比选评价。

(二)水利工程领域

王贞琴(2006)建立了基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工程技术模型的浙北引水工程方案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黄俊等(2007)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决策理论建立了城市防洪工程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刘建昌等(2008)提出了调水项目的替代方案多层次比选方法。童芳等(2008)提出了基于水战略方案优选的兼容度极大化动态组合评价模型(CMM-DCEM)。黄辉(2014)分别建立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评价体系、污水运营成本预测评价体系和污水处理项目综合效益预测评价体系,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投资方案评价。

(三)土地整理或治理领域

黄海等(2010)将带AHP约束锥的DEA方法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比选。赵娜等(2010)综合考虑影响橡胶坝和翻板坝方案比选的众多风险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房秀等(2011)针对边坡治理决策,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的多方案大群体决策方法。江坤等(2014)将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并用于某地下洞室群施工方案比选。龙开胜等(2015)提出基于生态地租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选择思路。

(四)其他领域

赵喜等(2008)将多目标决策引入最优质量改进方案选择并构建了决策指标体系。张永宾等(2009)构建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比选模型。柴玉萍等(2010)利用AHP法模型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住宅供暖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张俐(2010)结合协同设计理论、知识重用理论、模糊集理论,从协同评价模型、模糊决策评价方法、模糊模型识别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对概念设计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张矿明等(2010)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数学分析方法,对三个不同的能源发展方案进行了环境与经济评价,找到更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方案。曾群智(2011)将Vague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厂址替代方案选择的辅助决策模型。李志博等(2014)构建了一种基于软集理论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方案选择方法。孔杰(2014)利用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岱海电厂可选择的四种脱硫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多方案选择问题,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张鸣寰(1988)基于价值论的思考方法,提出了在方案选择中决策者心态分类的四个命题。任伍元(1996)选择了资金结构、贷款偿还方式以及目标收益率设定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项目方案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动态评价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公共项目多方案论证从传统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发展到目前的综合评价研究,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我国公共项目的投资决策理论和方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之处。

从理论研究来看,虽然公共项目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的关注点多放在了项目后评价,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而对于公共项目的多方案论证问题,则存在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立足点不高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土地整治等,大多针对对技术工程类的项目,还有很多领域未涉及;缺乏如何设计和制定替代方案的研究;决策行为方面的研究较少,公共项目的特点和复杂性决定了多方案选择并不是简单的方法应用或模型输入输出问题。

从实践来看,我国公共项目特别是地方公共项目的决策水平较低且随意性较大。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惠民为民”的旗号,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很多项目不经过科学论证就盲目拍板,多方案比选工作多流于形式或根本不做,致使投资的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浪费,成为亏损和政府负债的黑洞。

上述这些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成为公共项目多方案论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未来公共项目投资决策领域研究的新视角。

[1]杨青.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技术经济,1985;1

[2]唐五湘.投资方案选优决策的熵权双基点法及应用.统计与决策,1994;4

[3]徐选华,陈晓红.一种多属性多方案大群体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8;23

[4]杨春风,郭玉民,孙建诚等.模糊多属性决策(FMADM)结合层次分析法在可行性研究多方案决策中的应用[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5

[5]龙开胜,刘澄宇.基于生态地租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选择及效益分析[J].生态学报,2015;35

[6]江坤,杨林振.熵权法在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方案选优中的运用.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

猜你喜欢

分析法指标体系决策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