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艺术歌曲的早期风格

2015-03-20胡东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诗词

胡东冶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系,辽宁沈阳110000)

20世纪早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制国家建立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整个社会体系的巨大变革。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和影响,无论是文学、艺术、戏剧还是音乐方面,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对我国的音乐艺术而言,“西学东渐”与其说是一次文化浪潮,不如说是一次文化融合、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这次融合过程中,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及较强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艺术歌曲也应运而生。

艺术歌曲是一种极具人文性的综合性音乐艺术体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成熟完善的艺术形态。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当时欧洲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其于20世纪早期在我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样源自我国当时社会文化的变革。艺术歌曲作为一种极富人文性、综合性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最为直接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精神状态。20世纪早期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发展、进步甚至是动荡都能够直接地反映在那个时代的艺术歌曲中,使我国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艺术显得尤为绚烂多姿,具有极强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迄今为止仍堪称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中的巅峰时期。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真正精髓和要义,厘清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找到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与道路,就必须站在历史、社会、文化的高度和视角去审视、研究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

一、传统的内在与“洋气”的外表

民国时期,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东西方文明在这一浪潮中开始不断地融合。如传统京剧剧目《定军山》被拍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人们在继续光顾传统的酒楼茶肆时也开始光顾新式的酒店、夜总会;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深厚传统国画基础的美术人才在政府的资助下出国留学,为我国的美术注入了现代艺术的血液,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表现力;著名戏剧学家齐如山用现代戏剧理念对京剧的改良;甚至是人们的衣着穿戴、生活习惯也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极具魅力的时代风情与特征。这并不是说当时的我国社会和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虚无”的状态或已经“全盘西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时首先并没有将其拒于千里之外,而是虚心地了解并逐步接受,这是自信与勇气的体现;同时,这种接受是真诚的,它反映出当时在国家的变革、发展和进步阶段国人的自省、奋发、图强的思想和情感状态,体现出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但这一时代的文化风格最可贵之处恰恰在于这种接受和融合是完全以自身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为出发点的,并不是要盲从于某种文明、某种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文化艺术精英们始终坚持和秉承“以我为主”“为我所取、为我所用”的原则,在保持自身特质与风格的基础上用西洋文化来补充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必然体现,也说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自我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兼收并蓄的,具有极强的可持续发展性,而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强大根源之所在。

艺术歌曲作为当时出现在我国的一种全新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时代风格和特征无疑体现得更加鲜明和具体。当时我国一大批文化学者和音乐家以古典诗词为创作基础和艺术源泉,同时大胆地运用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理念和音乐创作方式来诠释和表现中国古典诗词。事实证明,我国的古典诗词和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在艺术歌曲这一特定的音乐体裁中做到了完美的兼容。例如青主根据宋代伟大文学家苏轼词作所创作的“我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及根据宋代词人李之仪词作创作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既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开篇之作,也是最优秀、最经典之作。从音乐创作的层面来看,这两首作品完全符合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手法、音乐形式、音乐结构和音乐特征;而从歌词的角度看,这两首作品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韵味。虽然作曲家创作的手法是西洋化的,但其创作思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诗词的直接影响,现代作曲手法与我国诗词音律的完美结合使得这些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

二、源于传统的浪漫主义情怀

艺术歌曲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标志性音乐体裁,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产生和形成则与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联。欧洲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风潮的巨大影响下应运而生的,它源自人们思想的觉醒和对自由民主思想的追求。同样,民国时期的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在神州大地上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人们对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的热情和渴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种社会风潮必然孕育出人们极具理想化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果说19世纪是欧洲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话,那么20世纪早期就是我国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必然产物和代表性艺术符号,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怀。

三、民族性的彰显

德国与奥地利的艺术歌曲严谨、规范、理性,具有极强的哲学思辨性与理性思维特征,而法国艺术歌曲典雅、唯美、朦胧、抒情而又不失理智,这既是各自民族性格的直接、鲜明体现,同时也是其最核心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之所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在民族性的彰显和表现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显得更加鲜明和强烈。

清朝后期,我国社会各阶层人民饱受西方列强的凌辱。清政府被推翻以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荣誉感及爱国情怀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社会文化精英阶层的情绪尤为激烈,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来证明自己,希望藉此真正唤起同胞的民族自信心,使中华民族真正得到复兴。

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作品虽然在具体音乐形式、结构和创作手法上完全是现代的、西方式的,但很多作品在具体的音乐细节、音乐元素、音乐审美特质上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调式的选用、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主题以及音乐意境的营造等都可以说是完全中国式的。我国的文学创作讲究含蓄、空灵、写意之美,诗词创作开头一般不会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内敛、含蓄地透漏一些信息,然后逐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最后才真正揭示和阐明主题。我国的音乐家也大多具有这样的思维,因此我国的艺术歌曲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意境的渲染,写作方法更具有抽象化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这一点在我国很多艺术歌曲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玫瑰三愿》《春游》《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

我国艺术歌曲早期的成功是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成功的经验和理念值得我们总结、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着眼于未来,使我国的艺术歌曲在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继续进步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刘再生.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2]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3]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诗词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谈福雷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梦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