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蒯因关于存在问题的哲学思想

2015-03-2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义学本体论哲学家

杨 朔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存在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话题。哲学家们最初关于存在问题的讨论侧重于本体论,主要讨论的是世界上是否有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东西存在。存在问题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正是由于其形而上学性而在一段时间内被哲学家搁置一旁。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向语言哲学转向,存在问题也因此重新受到哲学家的重视,并被视为哲学体系的基础。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关于何物存在也有着各自的见解。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将存在问题明确分为存在问题与存在者问题,为消解传统存在问题中的形而上学性提供了思路。存在问题讨论的是传统哲学中的存在问题,而存在者问题所讨论的是人们认为什么东西存在。人们所认为的存在的东西或多或少地接近真理,却并不具备终极真理性,并且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有变化。美国哲学家蒯因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基本上接受了海德格尔将存在问题区分为存在问题与存在者问题的观点,并在语言哲学的角度对该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从存在问题转向存在者问题的原因与方法

蒯因是一名传统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实在论者,认为本体论的问题是“What is there”,而答案是“Everything”[1]。从这样一个简单的设问中我们可以看出,蒯因认为“What is there”是本体论的提问方式,而“Everything”中包含着什么是哲学家需要探讨的。解决存在问题的一个困难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断定可能存在的东西。蒯因认为现阶段我们不能否认可能事物的存在,因为它们的确有存在的可能,也不能承认他们存在,因为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些被我们盲目断言存在的东西。蒯因认为这种可能存在的东西应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断定,若自然科学的发展没有结束,我们关于本体论的讨论就不能终止。蒯因认为与其纠结于现实世界何物存在,不如转向讨论存在者问题。其原因在于:

第一,现实世界需要通过人的感觉经验来认知,并且需要通过人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现在所得到的知识都是从许多偶然陈述中得到的,并不具有完备的归约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并不能解决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解决是科学家的事情而不是哲学家的事情。存在者问题则是一个人关于什么东西存在的认知,这种人所认知的存在是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辩论的,这是现阶段哲学家可以讨论的问题,这也就是蒯因为什么认为存在问题需要转向存在者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人类的经验知识是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充的,存在者所认知的什么东西存在会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如果哲学家的眼界从存在问题转向存在者问题,我们就可以消解传统哲学中存在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的困难。

第三,蒯因主张站在语义学的角度谈论存在。语言是我们表达知识的必备工具,只有通过语言的交流才能断定一个人的思想,因此关于存在问题的讨论必须依赖于语法、语境、语义的完善。现实世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思想,但人所认知的存在是可以通过人的语言来断定的。因此,断定存在问题的依据是自然科学,而谈论存在者问题则需要语言这一工具。蒯因的这种语义学倾向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

从以上可以看出,蒯因明显是在弱化形而上学的存在问题,而强调存在者问题。蒯因还提出了一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本体论倾向,这就是著名的本体论承诺标准:存在就是约束变项的值。蒯因希望站在语义学的角度谈论什么东西存在,也就是说,运用摹状词理论以及约束变项符号即“有一东西”“无一东西”等,将语词放入一定的语境之中,来断定一个人的本体论倾向。例如,可以将“《威弗莱》的作者是诗人”写成“有一个东西写了《威弗莱》并且是个诗人,并且没有东西写《威弗莱》”[1]。蒯因认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断定一个人对什么东西存在的认知。需要注意,存在者问题的讨论依赖于一个人的知识背景,也依赖于语言系统尤其是语义系统。

二、对蒯因关于存在问题思想的肯定

首先,蒯因对存在问题研究的重视是值得积极肯定的。存在问题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哲学家建立自身哲学体系的一个基础问题。正是因为存在之物,有理性思维的人类才能够认识世界。也正是因为存在之物,我们才可以通过语言的指称功能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并在此之上建立语言系统。因此,关于“什么东西存在”的认知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蒯因重视从人的角度看待世界。蒯因否定了传统的两个经验主义的教条,即分析综合两分法以及还原论,这使得蒯因成为最彻底的经验论者。蒯因相信只有从人的感觉经验角度出发才能认识世界,更有意义的存在应该是人所认知的存在,存在者问题才是哲学家需要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蒯因对存在者问题的重视是值得赞赏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都依赖于人的感觉经验,尽管人们对什么东西存在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抱有怀疑精神,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我们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大而更正我们的信念。

第三,蒯因对问题探讨的创新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哲学工作者都在简单地批判他人的哲学思想,很少通过借鉴他人的理论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蒯因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吸纳了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中的部分思想,也吸收了斯特劳森的思想。斯特劳森是一个反实在论者,认为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我们认为世界存在什么,而不是世界存在着什么,世界存在着什么在斯特劳森的思想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2]。蒯因是在二人观点的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使得关于存在问题的思想别出心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并且与蒯因自身的哲学体系融会贯通,为解决存在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出路。

最后,很多人认为蒯因关于存在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具有强烈的约定主义色彩,将存在问题分为事实存在和人们所认识的存在,并且提出了一个本体论承诺标准,这种本体论承诺标准具有非常浓厚的约定论色彩。笔者承认蒯因的这些理论具有约定论色彩,但认为这个约定论色彩是必要的。这是由于我们的语言符号本身就带有约定论色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概念系统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与稳定性,才能知道我们所谈论的东西是什么,并正常地运用语言进行谈论。因此,笔者认为约定主义对于概念系统的建构以及扩大是必须的。在这一点上,笔者认可蒯因存在思想中的约定论色彩。

三、对蒯因存在思想的一些质疑

首先,一些人认为蒯因在论证其存在思想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理论是不正确的,例如对意义理论的刻画。蒯因认为我们应该避开探讨传统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某些问题我们由于缺少完整的感觉经验而不能进行完整的论证,而意义理论是其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论据。蒯因不承认意义这样一个实体存在,也不承认意义有任何外延,也就是说意义不能作为一个领域存在。蒯因的意义理论是刺激-反应理论,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性[3]。笔者同意这一观点。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这一极端的行为主义观点已经受到众多指责。我们面对刺激时必然作出不同的反应,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意义会成为一种极不确定的东西。根据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是无法对语言作出有效的语义解释的。当代哲学对于意义的讨论依然在激烈地进行着,而蒯因的意义理论基础则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很多人都认为蒯因对存在者问题的解决方案过于依赖一阶逻辑,尤其是约束变项。蒯因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与古典语义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古典语义学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但是,现代逻辑表明,古典语义学表达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我们对逻辑哲学的研究需求。在蒯因的哲学体系中,他并不承认在一阶逻辑基础上所建构的扩充逻辑。但是,现代研究以及实践已经表明,在一阶逻辑基础上所建构的扩充逻辑如模态逻辑、认知逻辑等都是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的,这明显与蒯因浓重的实用主义哲学倾向相悖。

最后,蒯因忽视了存在问题在形而上学上的探究,笔者并不十分认同。蒯因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并不认同有先于自然科学的第一科学即哲学的存在,他认为哲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忽视了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即哲学在历史发展中一直具有引导的作用。对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式的讨论是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的,有助于存在者对存在问题的认识,从而促使我们对存在的认识更加深刻、合理,甚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因此,对存在问题本身即事实存在的忽视是不应该的。

四、结语

存在问题是哲学的基础问题之一,一个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认识意味着这个哲学家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础。蒯因的存在思想理论是由其自然主义思想认识论引导的,必然带有自然主义的色彩。蒯因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依然受到哲学界的众多质疑。蒯因试图消解存在问题形而上学的困难以及提出的本体论承诺标准问题对我们关于存在问题的探讨仍然是十分有益的。

[1]蒯因.蒯因著作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怡.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文史哲,2004(3).

[3]陈波.蒯因哲学的体系、特征和缺陷(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9).

猜你喜欢

语义学本体论哲学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情境语义学论的语义质朴性原则探析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哲学家的回答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