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庄秧歌灯源流考析

2015-03-20刘廷新吴蕾施志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流传起源

刘廷新,吴蕾,施志霞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2.金坛区档案局,江苏常州213200



谈庄秧歌灯源流考析

刘廷新1,吴蕾1,施志霞2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2.金坛区档案局,江苏常州213200

摘要:谈庄秧歌灯起源于常州市金坛区的谈庄村,入选江苏省和常州市的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目前,关于谈庄秧歌灯的起源时间有“清咸丰年间”“明末”和“抗战初期”等几种观点,有关文献和口述中也存在不少与历史不符或缺乏说服力的问题。文章认为,谈庄秧歌灯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兴盛期,谈庄秧歌灯是融江南秧歌、民间小戏与花灯为一体的歌舞艺术,并与皖东秧歌灯有一定的渊源,同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

关键词:谈庄秧歌灯;起源;流传

谈庄秧歌灯是流传于常州市所属金坛区①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近年在学术界和江苏省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纷纷对其进行了报道,《秧歌本》的出现颠覆了“江南无秧歌”的观点,“谈庄秧歌灯是江南秧歌灯的代表”的说法激发了业界人士的极大兴趣。通过两年时间的考察研究,我们对谈庄秧歌灯的源流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现将研究所得论述如下。

一、谈庄与谈庄秧歌灯

(一)谈庄简况

谈庄是常州市金坛区经济开发区②三村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金坛东北部,距离城区约8公里,处于金坛区与丹阳市的交界处。谈庄村一带是因河流常年冲刷而形成的冲积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该地河湖众多,沟渠交错,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是江苏省著名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达75%以上,有“江苏粮仓”之称。谈庄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村中自古就有擅唱歌谣的习惯,是远近闻名的“歌谣村”,每到春耕播种和插秧时节,村民们便会在田间地头边劳作边歌唱,一时秧歌声声,锣鼓阵阵,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二)谈庄秧歌灯

谈庄秧歌灯是江南秧歌与民间戏曲和花灯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谈庄村民有在元宵节期间表演秧歌灯的习俗,这一活动既为了愚神娱人,增添节日气氛,祈求平安,也表达了百姓祈盼新年吉祥,五谷丰登的愿望。谈庄秧歌灯的表演内容源于古典名著《西厢记》,表演中有人物扮演、有故事情节、有歌唱、有伴奏,需要空旷的表演场地,有固定的服饰和道具,具备了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其艺术形态属于具有一定戏剧特征的歌舞艺术。谈庄秧歌灯中共有13个表演人物,表演时各人穿相应人物的服饰,左手执形状各异的彩灯,右手拿折扇。其中张生持蝙蝠灯、莺莺持花篮灯、浪子持挑杆绣球灯、红娘持花篮灯、万先生持角牌灯、和尚持荷花灯、车把子持方型灯、渔公持鱼篓灯、渔婆持鲤鱼灯、鞑公持灯笼、鞑婆持鸡灯、莲香姑持花鼓灯、莲香嫂持花鼓灯,形态各异,色彩缤纷。

谈庄秧歌灯一般在夜晚表演,地点选在开阔的场地上进行,观众往往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留有足够的表演空间。表演在锣鼓声中开始,秧歌灯队依次按渔公、渔婆、万先生、车把子、和尚、张生、莺莺、红娘、鞑公、鞑婆、莲香姑、莲香嫂、浪子的顺序出场走圆场,每人边走边做打莲香或翻腕花的动作。行走的舞步也有一些差异,渔公与和尚走跳步,浪子走四方步,其余众人走平步,同时身子左右摆动。表演时走圆场与两两配对表演交替进行,中间有歌唱部分,唱曲有《秧曲》《马曲》《万调》《看花灯》等,伴奏除锣鼓打击乐外,还配以唢呐和竹笛等旋律乐器,载歌载舞,气氛热烈。

谈庄秧歌灯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段子是《浪子回春》,该段根据《西厢记》中的《红娘纪事》改编而成,主要表现多情的浪子与情窦初开的丫鬟(红娘)间的爱情故事。表演中浪子的多情与大胆,红娘的矜持与扭捏一览无遗,二人时而示爱、时而对唱、时而起舞、时而造型,将青年男女间的纯真爱情表现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十分精彩感人,娱乐性和观赏性很强,是谈庄秧歌灯最精彩的表演部分。

二、关于谈庄秧歌灯起源现存的几种观点

据我们考证,在现有的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谈庄秧歌灯源流的记载,无法得出其准确的起源时间。我们见到的关于起源的观点,是近年有关人员的推测和口述传说,缺乏科学依据和说服力。据统计,目前主要存在“清咸丰年间”“明末”和“抗战初期”等几种观点。

观点一:起源于“清咸丰年间”。

这一观点是当前的主流,民间的口碑也大多如此。其依据源于清咸丰十年春太平军第二次攻打金坛城,“相传太平军破城克敌后,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戴王府前几度搭台表演各式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的表演。由此可以断定,谈庄秧歌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重整“谈庄秧歌灯”记》(孔章圣:《中华遗产》,2008年11期)、《江南水乡有秧歌——金坛〈秧歌灯〉剧本发现记》(蔡俊、姜玲玲、陆丽华:《档案与建设》,2006年5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谈庄秧歌灯)》(金坛市文化馆,2007年5月)、《试论“秧歌灯”与〈秧歌本〉》(韦中权、凌亚伟:《艺术百家》,2000年3期)、《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许建荣、沈红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常州文联志》(常州市文联志编纂委员会,凤凰出版社,2013年10月)、《中华舞蹈志·江苏卷》(中华舞蹈志·江苏卷编委会,学林出版社,2007年12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编委会,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年8月)等。

观点二:起源于“明末”。

部分常州和金坛的业内人士认为,“谈庄秧歌灯与安徽秧歌灯同源异流,起源于明代”。如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常州民歌》(《齐梁故里考证与齐梁文化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文中写道:“这种秧歌(谈庄秧歌),很可能是明朝传来的民间艺术。明朝,为了解决凤阳地区人烟稀少,田土荒芜的情况,洪武三年从常州等地‘徙江南民众十四万填凤阳’……。《凤阳丐食》中写道:‘常郡等地每岁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遂习以成俗,至今不改’……。凤阳来的乞讨者演唱凤阳花鼓,跳起凤阳秧歌,于是凤阳花鼓便在常州一带流行开来。”另有《谈庄秧歌灯:江南水乡的花灯歌舞》(陈卫等:《金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金坛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2012年)一文也认为:“谈庄秧歌灯源于明朝末年,流传在今城东谈庄村一带,是江南秧歌灯的代表。”

观点三:起源于“抗战初期”。

根据谈庄秧歌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中的记载(金坛市文化馆,2007年5月),谈庄秧歌灯的传承谱系目前已有六代传承人,第一代传承人出现在抗战初期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这一年以谈庄人陈全宝、祁锁庆、郭网庚、蒋木庚等为主,从邻乡延清寺的和尚处学会了秧歌灯技艺,开始在谈庄一带表演,始称“谈庄舞秧灯”,后来改称“谈庄秧歌灯”。一般来说,第一代传人是该项技艺最早的从业者,抗战初期秧歌灯的出现是谈庄秧歌灯最早的历史依据了。因此,也有资料认为谈庄秧歌灯“始兴于抗战初期的民国二十七年”。

三、谈庄秧歌灯有关文献和口述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我们在研究谈庄秧歌灯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关于谈庄秧歌灯的论述和说法与历史不符,或者缺乏科学依据,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考证。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咸丰十年,金坛百姓在戴王府前用秧歌灯欢庆太平军破城克敌”的说法与历史不符

在当代多位作者撰写的文章中,有“据传,咸丰十年,太平军攻打金坛城,破城克敌。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城内戴王府前搭台表演各式节目,其中就有谈庄秧歌灯”的论述。上述内容有两个方面与历史不符:一是金坛城被攻破后百姓不可能去庆祝太平军胜利;二是当时戴王府还没有修建,也不会有在戴王府前搭台表演节目的事实。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四川美丰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上榜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品牌影响力100强,荣获中国氮肥工业发展先进企业、中国重质量守诚信示范企业等多项国家、省市、行业殊荣。实践再一次证明,四川美丰是一家诚实守信、并且经营状况良好、正在稳定发展的、值得大家信赖的优质上市公司。

先说第一个问题。咸丰十年春夏,太平军第二次攻打金坛城,围城三月,战况惨烈,金坛城内青壮年均参与民团把守城门和城内巡防,其余百姓捐粮捐物支援清军守城。可以说金坛城内百姓为了自身安全同清军一道全力抵御 “粤匪”攻城。笔者查阅这段历史之后的金坛县志,关于太平军攻克金坛城均有相似的记载:

清光绪十一年版《金坛县志》和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金坛县志》载③:“自(咸丰十年)三月戒严至城陷,当时金坛城有五个城门(关),凡五关内城中丁口逾七万,得脱者仅千余人。同治三年(1863年),金坛克,复乡之遗民不及三万,城不及三千,呜呼惨唉。……贼以约降逾期,询叛人,对以民团监守甚严,于是阖城七万余人,屠戳殆尽。”1993年版《金坛县志》第四篇之“人口”中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金坛人口约71 840人。到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第二次攻打金坛城,与清军血战110天,双方伤亡惨重,城中丁逾7万,幸存不足3 000人。太平军失败后,乡之遗民不足3万人。”

由此可见,当时金坛城内军民已被“屠戳殆尽”,作为太平军的屠戳对象,城被攻破后,所剩无几的城内百姓不可能有组织地去庆祝太平军胜利。

再说第二个问题。咸丰十年,金坛百姓不可能在戴王府前搭台表演节目。史料记载,太平军攻打金坛城的首领黄呈忠是太平军后期的著名将领,清咸丰十年(1860年)领军攻克金坛后名声大振,清同治元年(1862年)又因击败清英联军,击毙英军统帅华尔,并攻克浙江慈溪而晋封为戴王。同年,在金坛城拆珥陵大王庙兴建其官府,即戴王府。换句话说,戴王府是1862年才开始兴建,并且数月之后(1863年春)清军就收复金坛城。因此“金坛百姓在戴王府前几度搭台表演节目,欢庆太平军攻克金坛城”的说法应该是杜撰的民间传说而已,与历史不符。

(二)将戴王府的彩绘内容作为谈庄秧歌灯存在的证据缺乏说服力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许多资料有“戴王府内彩绘中的戏曲故事和民间风俗图案,与现在谈庄秧歌灯的表演和《秧歌本》中描绘的内容相吻合,据此推断,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的论述。即以戴王府内的彩绘作为物证,来证明太平天国时期谈庄秧歌灯已经存在。为此,我们到戴王府做了细致考察,采访了金坛的民俗专家,并查阅了戴王府彩绘的大量资料,整合出关于戴王府彩绘的如下信息。

戴王府位于金坛县城县前街18号,初建时房屋前后共7进,现仅存4进,其中大殿3间的梁、枋、柱、檐上布满彩绘,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斑驳不清。2014年10月开始,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和保护。据统计,府内彩绘共有戏曲故事11幅、山水人物4幅、民风习俗4幅、龙凤狮兽10幅、雀鸟花卉数幅、藻井图案数幅。其中戏曲故事有《连环计》《空城计》《窦娥冤》等昆曲和徽剧的代表性剧目。咸丰年间昆曲渐衰,徽剧盛行,金坛地处苏皖交界之处,昆曲、徽剧在当地均有重大影响;山水人物彩绘为自然风光和人物揽胜的描绘,为清晚期的画风,显文人雅士之气;民间风俗彩绘已模糊不清,其中一幅是一对夫妻摇橹捕鱼的《捕鱼图》,反映江南水乡渔民的日常劳作生活;龙凤狮兽彩绘是蟠龙、云龙、彩凤、狮兽等吉祥类动物图案,体现了民间信仰和审美观;雀鸟花卉彩绘主要有喜鹊、牡丹、梅花、菊花等雀鸟花卉;藻井图案多绘制在横梁、竖柱、方木等处,图案有民间常见的包袱锦、回纹、荷花瓣等。

(三)“民国二十七年谈庄秧歌灯传自曾参与太平军的和尚”的说法不合常理

我们在多篇论述中看到:“第一代传人陈全宝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从延清寺的一位和尚处学来谈庄秧歌灯的,那和尚本是白塔乡的农民,当年参加太平军,失败后为免遭迫害便出家为僧。”这段文字的内容看似正常,但在时间上经不起推敲。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于1864年,假如和尚当时20岁,即出生于1844年,那么到1938年和尚至少已94岁了。首先,近百岁的老人是否还头脑清晰、动作自如,有能力教习他人唱跳秧歌灯是一个问题。其次,那和尚从1864年到1938年,共70多年没有操练过秧歌灯,是否还能熟练表演这项技艺更值得质疑。因此,“民国二十七年谈庄秧歌灯传自曾参加太平军的和尚”这一说法不合常理,难以让人信服。

(四)《秧歌本》的捐赠人是汤光有,不是汤锡庚

1999年,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将自己珍藏数十年的《秧歌本》捐赠给了金坛档案局,工作人员见该本发黄破损该有些年头了,觉得有一定的保存价值,便做好登记建档保存起来。2006年以后,随着各地“非遗”保护热的兴起,有关人士便想起了这本《秧歌本》。2006年3月,经金坛民俗专家的研究和鉴定,初步认定该《秧歌本》为1920年左右的遗本,其中的唱词、曲谱、花灯制作图例等具有重要价值,“江南发现秧歌灯唱本”一时轰动学术界。但是,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关于《秧歌本》的捐赠人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汤锡庚(这一说法是主流),另一说则是汤光有。

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收集《秧歌本》的当事人——现金坛区档案局的蔡俊副局长,蔡副局长确认捐赠人是汤光有,而且在档案盒中还附有一页捐赠人的原始记录,上面清楚地写有“捐赠人:城东乡三村汤光有”。另外,谈庄秧歌灯第五代传人、江苏省和常州市二级“非遗”传承人、谈庄秧歌灯表演队现任队长汤金龙也确认,谈庄秧歌灯《秧歌本》的收藏人和捐赠人是汤光有。据汤金龙介绍,当时因汤光有老人对秧歌队其他队员产生误解,加上秧歌灯也不景气,考虑到自己年老多病,怕《秧歌本》遗失,汤老便将其捐给了国家。由此可以确定,《秧歌本》的捐赠人是汤光有,而非汤锡庚,说成是汤锡庚应是误传。

四、有关谈庄秧歌灯源流的几点结论

(一)谈庄秧歌灯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

如前文所述,“清咸丰年间金坛百姓用秧歌灯庆祝太平军克敌攻城”的说法证据不足,也不能以戴王府内的彩绘说明秧歌灯的存在。那么,再往后清光绪十一年修纂的《金坛县志》卷一之“节习”载:“上元节扮神逐疫,大张灯,放花炮,打元宵鼓。”其中未见秧歌灯的相关记载。上元节即元宵节,是谈庄秧歌灯每年必须出演的时节,既然县志中没有记载,就不能确定当时是否已有秧歌灯。为此,我们可以从同一地区其他艺术以及遗存的《秧歌本》上来考证和查找依据。

谈庄秧歌灯是南方秧歌、民间小戏和传统花灯相结合的产物,与安徽皖东、江苏西南各地的秧歌灯同处于河网密布的长江下游地区,在形成时间、表演内容和艺术特征上有诸多相近之处。据考证,安徽来安县一带的秧歌灯源于明末秧歌,约在清中后期加入花灯表演和人物造型,形成歌舞相间的秧歌灯艺术形式,之后相继传入相邻的江苏六合、浦口、金坛、丹阳一带,并与当地的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谈庄地方个性的秧歌灯艺术。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秧歌本》的书写法、字体、使用的纸张以及工尺谱记谱法等信息上可以基本判断,谈庄秧歌灯的形成大致在清末民初时期。

(二)谈庄秧歌灯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兴盛期

通过对谈庄秧歌灯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谈庄秧歌灯自形成至今先后经历了三个兴盛期。第一个兴盛期为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至1966年,即从陈全宝等第一代传人在谈庄复兴秧歌灯开始,到“文革”之初的破四旧时期为止。这一时期谈庄秧歌灯经历了四代传人,发展中虽有起伏和曲折,但总体比较顺利,其表演内容和艺术形式基本成型。新中国成立后,谈庄秧歌灯受到了省市专家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扶持。第二个兴盛期为1979年至1989年。这一时期适逢“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百花齐放,万象更新。在第三代传人汤锡庚、何双喜等人的努力下,谈庄秧歌灯得以恢复,并诞生了第五代传人汤金龙、陈荣庆、陈锁听、汤达保等骨干。其间秧歌灯参与了香港回归庆祝活动,1983年参加江苏省民间歌舞汇演并获奖,1988年,谈庄秧歌灯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及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谈庄秧歌灯失去了基本观众,秧歌队难以为继而自行解散。第三个兴盛期为2006年至今,这一时期可谓谈庄秧歌灯的鼎盛期。在国内外“非遗”保护热的大环境下,当地政府积极申报“非遗”项目,谈庄秧歌灯于2007年先后入选常州市和江苏省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五代传人汤金龙被确立为谈庄秧歌灯省级传承人,汤金龙、冯罗庚为市级传承人。谈庄秧歌队受到政府扶持,得到一定的资金资助,表演道具和服饰得以更新和补充,表演设施得以改善,汤夕刚、陈军、张铃、汤夕连等一批年轻人加入秧歌队,成为第六代传人。同时,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扬子晚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媒体均对谈庄秧歌灯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一批专题研究论文相继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谈庄秧歌队到南京、常州及金坛各地进行展演和交流。现在,当地政府正组织人员完善谈庄秧歌灯保护的各项工作,全力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可以预见,谈庄秧歌灯在未来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谈庄秧歌灯是融江南秧歌、民间小戏与花灯为一体的歌舞艺术

江南秧歌有别于北方秧歌,本是江南水乡农民栽秧劳作时调适劳累、抒发情怀和自娱自乐的歌唱形式,后发展为有锣鼓伴奏的对唱与合唱,并走出田间地头成为民间表演艺术。江南秧歌按照劳动场合不同分为水田秧歌和薅草秧歌。谈庄秧歌灯表演的内容源于名著《西厢记》,其中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扮演的人物除了《西厢记》中的张生、崔莺莺、浪子、红娘以外,还有渔公、渔婆、莲香姑、莲香嫂、鞑公、鞑婆、万先生、车把子、和尚等各式人物,表达了谈庄百姓渴望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了他们淳朴的审美观和传统美德。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和元宵节展现,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谈庄秧歌灯以江南秧歌的艺术形态为基础,在《西厢记》的内容上,加以扩充和完善,使之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更加丰富的各类人物形象,再给每个人物配上各式彩灯加以装饰,用适合人物角色的多种舞蹈动作进行绕场和配对表演。这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具有一定戏剧属性的民间歌舞艺术——谈庄秧歌灯。

(四)谈庄秧歌灯与皖东秧歌灯有一定的渊源,同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

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秧歌灯当属皖东来安县和全椒县的秧歌灯,历史记载在清中期那里就有秧歌灯表演了,艺术形式也是具有一定戏剧属性的民间歌舞,表演人物有张生、崔莺莺、红娘、渔公、渔婆等。但其表演的人数多达数十人,用万民伞来引头表演,使用的彩灯以荸荠灯为主,彩扇是表演的主要道具。可见,谈庄秧歌灯与皖东秧歌灯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区别。我们认为,谈庄秧歌灯与皖东秧歌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原因有二:一是皖东秧歌灯在清光绪年间传到了相邻的江苏省六合、江浦和浦口(属南京市)等地,这一地区的秧歌灯肯定对临近的句容、金坛、丹阳等地的秧歌灯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因为明清二朝政府都曾将常州等地的人口迁居到凤阳、滁州,使得皖东和常州的交流变得频繁,从而促进了皖东与常州在文化和习俗上的交流和融合,导致常州民间艺术具有了皖东的烙印。

从艺术形式、表演内容和道具等方面来看,谈庄秧歌灯与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首先,丹阳秧歌灯主要流传于与谈庄相邻的里庄镇东褚村和导墅镇后庄村,此二地与谈庄村距离不过二十里,民间交流频繁,语言、风俗习惯相同,民间艺术一致自是必然;其次,我们将丹阳秧歌灯与谈庄秧歌灯加以对比,发现二者在表演内容、表演人数、扮演人物,使用的彩灯、折扇、伴奏乐器,唱腔音乐,表演动作和传承情况等方面近乎相同,两种秧歌灯应该同源同流,一脉相承。

注释:

①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金坛市撤市建区,金坛区成为常州市的第五个市辖区。

②谈庄村原属金坛市城东乡,20世纪90年代撤销城东乡,划归金坛经济开发区管辖。

③出自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版《金坛县志》(丁兆基主编)卷十七之《守城日记》;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金坛县志》(冯煦主编)卷十二之《附守城日记》。

[参考文献]

[1]蔡俊,姜玲玲,陆丽华.江南水乡有秧歌[J].档案与建设,2006(5):48-49.

[2]韦中权,凌亚伟.试论“秧歌灯”与《秧歌本》[J].艺术百家,2013(3):104-110.

[3]胡继艳.秧歌灯:融汇民俗、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J].滁州学院学报,2008(4):120-121.

[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908-928.

[5]中华舞蹈志江苏卷编委会.中华舞蹈志:江苏卷[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138-139.

[6]陈卫,施志霞.谈庄秧歌灯:江南水乡的花灯歌舞[Z].金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2012:72-81.

[7]陈婧.常州有秧歌?有,还曾是过年大戏[N].扬子晚报,2013-02-09(A8).

[8]符志成.丹阳地区的秧歌灯[EB/OL].(2014-02-07)[2015-08-10].http://www.tinooa.com/read-tid-17889-fpage-55.html.

责任编辑:庄亚华

中图分类号:G127;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6-0001-05

作者简介:刘廷新(1967—),男,教授。

收稿日期:2015-08-21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01 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02

猜你喜欢

流传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经典“咏”流传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奥运会的起源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吗?
万物起源